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支撐:培育高素質農民 黑龍江省高素質農民培育素材

由 樂居網哈爾濱 發表于 音樂2023-01-30
簡介2016年起,進一步面向產業、融入產業、服務產業,將加強農民教育培訓作為推動鄉村人才振興和產業振興的重要保障,將高素質農民培育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解決“誰來種地”“如何種好地”問題的根本途徑,重點組織實施農業經理人培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

招標報名表怎麼填

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支撐:培育高素質農民 黑龍江省高素質農民培育素材

自2015年以來黑龍江省正式啟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2019年轉型為高素質農民培育),按照農業農村部有關要求,黑龍江維尼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近幾年重點在龍江縣、泰來縣、 甘南縣、 富裕縣、 克東縣、 拜泉縣、 依安縣、 克山縣、 樺南縣、 樺川縣 、湯原縣、同江市、撫遠市、蘭西縣、青岡縣、望奎縣、勃利縣、孫吳縣、綏濱縣、明水縣、海倫市 林甸縣、延壽縣等23個示範縣組織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試點,經過一年探索實踐,各試點縣起到了良好的示範帶動作用,在全省營造了積極參訓的氛圍高素質農民是家庭經營的基石、農民合作社的骨幹、社會化服務組織的中堅力量,也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重要組成。

高素質農民是家庭經營的基石、農民合作社的骨幹、社會化服務組織的中堅力量,也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重要組成。2016年起,進一步面向產業、融入產業、服務產業,將加強農民教育培訓作為推動鄉村人才振興和產業振興的重要保障,將高素質農民培育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解決“誰來種地”“如何種好地”問題的根本途徑,重點組織實施農業經理人培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輪訓、現代創業創新青年培養、鄉村治理及社會事業發展帶頭人等計劃,在全省13個市(地)、69個農業縣(市、區)實現全覆蓋。截至目前,全省培育壯大了一支14。8萬人的高素質農業生產經營者隊伍,為推動我省農業高質量發展、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提供了堅實的人力基礎和保障。

(一)實現“四大轉變”,提檔升級增活力。

一是培訓層次由“單一平面”向“立體育人”轉變。近年來,黑龍江省探索省、市、縣分級、經營管理型、專業生產型、技能服務型三類協同的立體式培育模式,省級按照精準辦班、合理佈局,公開申報、綜合評定,創新模式、精細管理的原則,委託涉農科研院所、大專院校開展精準培訓,培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青年農場主、職業女農民等各類物件1萬餘人。同時,圍繞區域特色優勢產業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明確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培訓學校等各類市場主體開展省級創新試點培訓,培育創業創新帶頭人、產業脫貧帶頭人、數字農業、智慧農業、農村資訊員3萬餘人。市縣兩級採取“因素法”按照全省鄉村人口數量、農民合作社數量等因素分解至全省各市(縣),確定做到了思路明確、層次清晰、重點突出。

二是學員遴選由“層層攤派”向“靶向精準”轉變。改變過去市級、縣級領任務、鄉鎮、村屯壓任務的局面,運用全面摸底、精準對接、學員動員相結合的手段,提高培訓針對性和有效性。採取向各鄉(鎮)、村主要領導傳送招生簡訊,在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發工作資訊,在公共場所醒目位置公示培育機構、任務、透過參訓學員口口相傳等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宣傳發動,結合培訓類別在報名學員中精準對接。三是培訓物件由“普通農民”向“職業精英”轉變。改變撒芝麻鹽、攤大餅式培訓,嚴格准入條件,立足優勢和特色產業,開展高階職業經理人、職業女農民、青年農民、專業農機手培訓,聘請金融、品牌營銷、融資擔保、法律、數字農業、農產品質量安全等方面的高階教師,圍繞合作社經營管理、品牌建立、金融貸款業務、經理人能力培養、網際網路+農業等內容開展全方位培訓。

四是培訓方式由“被動灌輸”向“多元互動”轉變。改變過去“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把課堂講授、現場教學、研討路演、線上培訓、跟蹤服務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了一套與產業發展相銜接、與創新驅動相適應、與農民需求相一致的農民培訓模式。省級強化農民田間學校主體作用,按照有依託主體、有產業基礎、有實訓場所、有設施裝置、有管理團隊、有專家服務團的“六有”標準。今年在線上直播平臺開展了關於《加快建成農業強省(上)》、《加快建成農業強省(下)》、《黑龍江省休閒農業實踐與探索》、《黑龍江省農村室內戶廁改造重點技術講解》、《農村集中下水道收集戶側建設技術規範》、《我們身邊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轉基因技術的發展與認識》、《農產品直播賣貨怎麼說才有效》、《農產品電商發展安例分析》、《鄉村振江戰略下休閒農業爆款打造》、《如何降低農業創業的風險》、《深化我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深化我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等13節直播課程,每場直播課程點選量超100萬人次。

(二)健全“三個體系”,強基固本打基礎。

一是培訓體系更多元。形成上下聯動、社會參與、多方發力的工作新格局。

二是管理體系更健全。堅持培訓全程跟蹤監督管理,建立培訓、考核、發證、監管全環節檔案。培訓前召開“全省農民教育培訓暨農業科技教育工作培訓班”,進行政策解讀和操作培訓。培訓中建立規範化、精細化培管理機制,完善開班培訓審批制度、班級管理制度、學員檔案管理制度、抽查檢查制度、臺賬制度等制度建設。開展培訓需填寫《學員資訊採集表》、《教育培訓臺帳》、《辦班申請表》,培訓中會採取不同方式和手段進行隨機抽查,填寫《現場核查表》、《培訓驗收表》,並全部存檔,保證培訓工作順暢有序。招標採購專案驗收全部採取專家論證方式,確保資金使用有效。推動全國農業科教雲平臺的推廣使用,所有的培訓班、培育學員、教師課程安排均實現線上可查。培訓後統一規範培訓證書,省農業農村廳統一製作全省培訓證書,並統一格式、編號規則,統一發放,確保培訓規範有序。

三是教學資源體系更充實。組織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學資源,編寫《產業扶貧政策檔案彙編》、《黑龍江省產業扶貧典型案例選》、《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帶頭人》等省級精品教材3本,製作“關於培育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的實施意見”、“全省農業產業十三種扶貧模式”、“扶貧小額信貸政策問答”、“鄉村振江戰略下休閒農業爆款打造”、“樺南縣特色農產品加工業”、“同江市綠色水稻產業”、“富裕縣水稻產業”、“林甸縣奶牛產業”等精品內容。

(三)圍繞三大效應,聚力共贏促發展。

一是圍繞素質提升,致富引領效應顯現。經過培訓,“誰來種地”“如何種好地”問題正呈現出可喜變化,成千上萬具備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理念和科學種養能力的高素質農民成長起來。

二是圍繞脫貧攻堅,輻射帶動效應顯現。堅持以產業扶貧主體帶動為手段,以幫助貧困群眾戶戶有產業、人人有增收為目標,實施農業產業精準扶貧培訓計劃,專案實施以來,在脫貧縣下達資金1億元,透過精準培育,幫助周邊貧困戶實現增產增收,脫貧攻堅扭轉了被動局面。

三是圍繞產業發展,結構最佳化效應顯現。黑龍江幅員遼闊,農業物產豐富,各地圍繞粳稻、大豆、玉米、雜糧雜豆、食用菌、漿果、亞麻等區域特色優勢產業,開展特色產業栽培技術培訓,有力推動了當地結構最佳化調整。

同江市江都水稻農民專業合作社目前已發展社員至10戶,種植水稻面積達3000畝,合作社綠色食品水稻種植基地位於同三公路起點兩側,面積1300畝,品種有軟香米、黑米、長粒香、小粒香、珍珠米共五大類優質品種,基地配有太陽能生物除蟲燈24盞、溯源監控6處,在水稻生長期間不用化學殺蟲劑,和實時監控田間管理過程與病蟲害資料。合作社已發展成為集種植、生產、線上線下銷售於一體的農業企業。目前透過832平臺向全國各單位銷售大米180噸。特別是為了助力鄉村振興,透過國家市場局積極與北京位元組跳動科技公司對接,依託紅網路達人利用抖音進行大米推廣銷售,帶動同江鎮新發、新中兩個村42戶脫貧戶增收,實現了促農增產增收。目前,江都水稻農民專業合作稻米產品遍銷全國各地,並與北京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國家民族幹部學院、國家民族機關黨委、國家質監局等部門建立長期銷售合作關係,產品回饋意見良好。

樺南縣有機黑木耳示範種植園區是一家以食用菌研發、菌包生產、食用菌標準化種植、產品加工與銷售為主的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是國家食用菌產業叢集重點專案。華騰有機黑木耳示範種植園區佔地35萬平方米,建設有標準化吊袋大棚500棟,年可種植黑木耳1000萬袋,創造臨時就業崗位1000多個。以華騰有機黑木耳示範種植園區為中心,公司還相繼扶持建設了樺南鎮、金沙鄉、孟家崗鎮、石頭河鎮、明義鄉5處吊袋木耳種植示範基地,帶動成立黑木耳種植專業合作社6個,並且與黑龍江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共同建設黑龍江省產業協同創新體系樺南食用菌綜合技術示範園,使黑木耳產業在樺南縣迅速發展,成為富民強縣的優質產業。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樂居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