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寵物首頁寵物

朱䴉再度飛舞

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寵物2023-01-13
簡介40多年來,中國建立起“就地保護為主、易地保護為輔、野化放歸擴群、科技攻關支撐、政府社會協同、人䴉和諧共生”的朱䴉保護模式,朱䴉保護拯救工作實現了從搶救性、無差別個體保護向改善和擴大棲息地、增大野外種群的歷史性轉變

朱䴉是什麼種類動物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朱䴉再度飛舞

兩隻朱䴉在陝西省洋縣謝村鎮一片收割後的稻田裡嬉戲。

新華社記者 陶 明攝

長喙、鳳冠、紅首、白羽——美麗優雅的朱䴉並不“高傲”,而是習慣飛入農田低頭覓食,與正在勞作的農人相依相伴。這般場景,如今在陝西洋縣不時可見,但在從前無異於天方夜譚。

將時間的指標撥回20世紀,曾在東亞地區廣泛分佈的朱䴉由於棲息環境遭到破壞,種群數量急劇減少,瀕危的警鐘不斷敲響:60年代,俄羅斯遠東地區朱䴉滅絕;70年代,朝鮮半島最後一隻朱䴉消失;80年代,日本捕獲境內最後幾隻野生朱䴉,實施人工飼養,卻未能見到後代的身影……野生朱䴉是否仍有一線生機?世界將目光投向中國。

“找了3年,行程5萬多公里,走遍全國十幾個省份、260多個朱䴉歷史分佈點,才在這裡發現當時世上僅存的7只野生朱䴉。”今年86歲的劉蔭增,是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鳥類專家。1981年,他和團隊的尋䴉之旅,終於在陝西省洋縣的姚家溝村抵達終點。

為了守住這7只“寶貝疙瘩”,劉蔭增等人在朱䴉築巢的樹下駐紮,成立“秦嶺一號朱䴉群體臨時保護站”,24小時監護朱䴉的一舉一動。“爬田埂,蹲巢區,朱䴉飛到哪兒,我們就跑著跟到哪兒。”時任洋縣林業局幹部的路寶忠記得,為了不讓朱䴉離開視線,大傢伙經常跑得滿頭大汗,卻也樂在其中。

“貼身”護䴉儘管初顯成效,但並未讓朱䴉擺脫極小種群的滅絕風險。想盡快擴大朱䴉種群,野外保護和人工繁育“兩條腿”都要“跑起來”。於是,洋縣一邊改進野外保護措施,發動更多群眾參與朱䴉監測與巡護工作;一邊加強科研攻關力量,探索朱䴉飼養繁育技術和種群管理等方法。合力之下,朱䴉數量低位徘徊的瓶頸終於被打破。

隨著天然林保護工程等專案有效修復秦嶺地區森林、溼地生態系統,建立朱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提升保護管理能力,朱䴉種群進入加速復壯階段,人工種群和野化放歸種群不斷建立。2012年,朱䴉種群數量突破1000只;十年後的今天,全球朱䴉種群數量已擴充套件至9000餘隻。

日漸龐大的朱䴉家庭,總有“旅行者”飛出秦嶺、回到祖輩曾經生活過的地方。從洋縣一隅到安康、商洛等更廣闊的秦巴地區,不少朱䴉自然擴散;從長江流域到黃河流域,人為擴散、野化放歸的朱䴉正“自在生活”;從陝西到河南、浙江、江蘇等地,朱䴉易地保護愈加成功;在日本和韓國,中國專家幫助重建的朱䴉人工種群已實現野化放歸和野外繁殖……

40多年來,中國建立起“就地保護為主、易地保護為輔、野化放歸擴群、科技攻關支撐、政府社會協同、人䴉和諧共生”的朱䴉保護模式,朱䴉保護拯救工作實現了從搶救性、無差別個體保護向改善和擴大棲息地、增大野外種群的歷史性轉變。

如今,朱䴉這一被譽為“東方寶石”的旗艦物種,不僅自身脫險,還傘護了秦嶺等地的其他野生動物種群。洋縣人當初為呵護朱䴉而禁止狩獵、砍伐、使用農藥的矛盾心情,消散在發展有機農業帶來的切實回報中。截至2021年底,洋縣累計認證有機農產品達15大類85種,併力推“朱䴉有機產品”品牌,其品牌潛在估值超過93億元。

從7只到9000只,朱䴉再度飛舞,倖免於全族之殤,新一代的朱䴉保護者也有了新的夢想:他們將持續保護朱䴉野生種群,推進朱䴉野化放歸,提升科研創新能力,增進國際交流合作,為讓更多朱䴉重現歷史分佈地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