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寵物首頁寵物

曾鞏《邪正辨》與《說言》,除了“察”字,關鍵在於“擇”字

由 一心讀悟 發表于 寵物2023-01-14
簡介否也,期為有補於治而已”當君主的應當聽取各方面的議論,聽地位高的人的,也要聽地位低下人的,上下兼聽,正反對照,就知道哪一種意見是比較好的、對國家有利的了

察字的結構是什麼結構

要說世上最複雜的生物,那還得是人,人心難測。

過去下邊的人要去猜測和揣摩“聖意”,實際上聖上也在猜測下邊人的真實想法。因為大家明面上說的,不一定是真的,察人與察言,都是很重要的。

學者曾鞏透過兩篇論說文《邪正辨》與《說言》,討論了這兩方面的問題。

曾鞏《邪正辨》與《說言》,除了“察”字,關鍵在於“擇”字

《邪正辨》的核心思想是講察人的問題,君主對於人的正邪識別是很重要的,這是關係到國家治理的重大問題,用對了人國家大治,用錯了人禍害無窮。如何辨別人的邪與正,曾鞏也提出了一個基本的方法,那就是要“循其跡”、“本其情”,就是要看其外在的表現,還要看是不是符合具體的實情。有點類似於我們今天說的要“聽其言,觀其行”,然後才能得出最後的判斷。

《說言》主要講察言的問題,“上之收群言,其務當而已。誠使貴且信者,其言非必不可以聽也。賤且疏者,其言是則必可舍乎?否也,期為有補於治而已”當君主的應當聽取各方面的議論,聽地位高的人的,也要聽地位低下人的,上下兼聽,正反對照,就知道哪一種意見是比較好的、對國家有利的了。一旦君主偏信讒言,就會導致小人得志,後患無窮,並列舉了秦、漢、晉、唐,國家出亂子的例項來加以佐證。

我們綜合起來看,就是如何察人,如何擇言的問題,這些問題到今天也依然存在。不但在國家層面,就是在更下邊的層面,在某個不大不小的組織與單位的層面,也需要考慮,用誰,聽誰的,才能把一個集體一個單位的事情辦得更好。反向說,國家也是由一個個的集體與單位組成的。

歷史經驗教訓告訴我們:歷來好人嘴賤,小人嘴甜,君子淡如水,小人甘若醴。與其說區分出好人與壞人,有能力與沒有能力的人,“察”這項工作很關鍵,不如說到底用誰,聽誰的,後邊的“擇”字更為關鍵。

曾鞏《邪正辨》與《說言》,除了“察”字,關鍵在於“擇”字

被人奉承、虛榮、好面子,聽到好聽的話就感覺到“受用”,渾身舒暢,自然講話的人就看起來順眼。明知道他說的是假話,也還是很開心。

我們相信,看不出好壞的是極少數,壞事往往壞在“選擇”這個環節上。明知道這個人是有問題的,還是心存幻想,他不至於那麼出格吧?明知道他說的話是有水分的,還在猶豫不決,他說的也不至於全是假話吧?要知道真正的高手,從不全說真話,也從不全說假話,他總是有真有假,這樣才更能讓人真假難辨,才更像是真的。

曾鞏《邪正辨》與《說言》,除了“察”字,關鍵在於“擇”字

這給我們提出了兩個課題:

不要明知壞人而用之,

卻盲目自信任何時候自己都有能力駕馭他,導致最終大意失荊州。壞人,從一開始就不能放在關鍵位置上,而是放在可監控的範圍內用其所長。

不要明知不可行的意見卻要去聽取,

不計長遠,只顧眼前的短期行為,只能帶來一時之喜,卻能夠導致加倍的損失,最終得不償失,小錯鑄成大錯。

這兩種不察,或不當的選擇,帶來的禍害:可以是事業受損,也可以是無以存身。為人,為事,為業者,也不可不察,慎加選擇。

柳宗元駁《復仇議》一文的現實意義

歐陽修“雙記”的核心思想是:對“小人當道”政治現象的一種譴責

蘇洵的《張益州畫像記》,算是早期的政治畫像了

曾鞏《越州趙公救災記》,有些方面寫得隱晦而藝術

本人是思想販賣者,請謹慎閱讀文章。

圖片為網路所得,如有侵權告知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