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寵物首頁寵物

「廣州公交文脈|BRT與城市發展2」快速公交十二年,一位公交車長眼中的變與不變

由 人民融媒體 發表于 寵物2023-01-22
簡介廣州BRT和這座城市共生長,在快速發展的城市空間裡,B5路公交的車況和公共交通環境得到改善,承載的乘客也在更新換代,但不變的是李建敏做好公交服務的匠心,他堅信,“要以一顆平常心,走好每一趟車,服務好每一位乘客

廣州brt是什麼意思

本文轉自:金羊網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徐振天 實習生 周琪

B5路“黨員示範車”的車長李建敏是一位退伍軍人,十二年前,他將原來在50路的“陣地”,轉移到新開通的廣州快速公交系統(下簡稱“廣州BRT”)B5路。廣州BRT和這座城市共生長,在快速發展的城市空間裡,B5路公交的車況和公共交通環境得到改善,承載的乘客也在更新換代,但不變的是李建敏做好公交服務的匠心,他堅信,“要以一顆平常心,走好每一趟車,服務好每一位乘客。”

「廣州公交文脈|BRT與城市發展2」快速公交十二年,一位公交車長眼中的變與不變

「廣州公交文脈|BRT與城市發展2」快速公交十二年,一位公交車長眼中的變與不變

李建敏

路況改善,用時減半

2010年2月10日,廣州BRT正式建成通車,也就是從這一天開始,廣州市一汽巴士有限公司的司機李建敏的駕駛室從50路轉移到BRT線B5路上。相比50路,B5路的起訖站點未變,同樣是連線寶崗大道總站和黃埔港總站,不過,李建敏駕駛著全新的B5路走在這條邂逅了13年、連哪裡有個坑都一清二楚的老路上,卻又發現一切都變了。

就車內環境而言,李建敏用“非常大”來總結50路和B5的區別。“50路是煤氣車,故障多,而且座位也不舒適,空調也不涼,現在B5路是純電動車,車況好,故障少,車廂更寬,載客量比以前的50路多出近20人,大大提高了開車乘車的舒適度。”

開進BRT線路,李建敏花了兩天來適應這個新事物。以往,他到站停車是對準站牌停靠在路邊,車身和站臺的距離保持在80公分左右即可,而新的BRT站臺則要求車離站臺35公分以內。即便李建敏是十多年的“老司機”,這對他也是有一定的挑戰性的,他坦言:“剛開時花了兩天才適應過來,之後就學會了提前減速、憑感覺穩穩當當地停靠在20公分以內。”

讓李建敏深感變化大的,還有沿途的公共交通環境。BRT開通前,從天河區到黃埔區的路面比較堵塞,人車混雜、社會車輛亂竄的情況經常出現,BRT開通後,路況得到了明顯的改善。“以前從起點到終點站要2個多小時,現在只要75分鐘。”沿線裡,變化最大、讓李建敏記憶最深刻站點的當屬崗頂站,“之前附近交通很亂,進站容易出站難,如果遇到下雨天水浸街,有時會塞上幾個鍾。BRT開通後,我們有了專屬車道就暢通無阻了。”

乘客在變,匠心未變

上個世紀末,在文衝造船廠、廣州石化廠、南方制鹼廠、黃埔化工廠、貨運港口等工業基地,大量工人每天上下班都離不開市區往返工業區的公共汽車線路,行經海珠區、越秀區、天河區和黃埔區的50路便是其中的主要線路。

二十一世紀初,隨著廣州“東進”戰略的提出,越來越多的資金和人口湧入黃埔,普通的公交線路已無法滿足通行需求,這片創業熱土急需一條能和中心城區快捷聯通的公共交通走廊,被譽為“東部彩虹”的廣州BRT應運而生。

廣州BRT和這座城市共生長。開行B5線路十二年,李建敏敏銳地觀察到,以前黃埔道路兩旁的村莊變成了高樓,隨著城市景觀同時在變化的,還有公交車上的乘客。他回憶:“以前在終點站黃埔港附近,上下車的大多數是上下班的中年碼頭工人,到如今,車廂裡學生、遊客、上班族……形形色色的人群都有,就業地點也越來越豐富,從產業園到寫字樓都有,整體而言乘客的年齡層變得越來越年輕了。”

沿途城市景觀越來越美,車廂乘客素質越來越高,BRT線路帶給李建敏更舒適的開行體驗,使他能夠一心一意地做好乘客服務。走過25年、88萬公里的安全里程,李建敏也和B5路共成長。適應BRT線路後,他養成了一個行車習慣——車輛到站時,只要看到站臺有老人、小孩及行動不便的乘客,他會盡可能地將車子停靠得更貼近車站一些。“儘量讓他們邁一小步就能上車。”李建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