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寵物首頁寵物

從五千年前玉兔到“兔圓圓”專家揭秘中國人的兔情緣

由 北青網 發表于 寵物2023-01-27
簡介中新社合肥1月21日電 題:從五千年前玉兔到“兔圓圓” 專家揭秘中國人的兔情緣中新社記者 張強“安徽凌家灘遺址出土的‘兔形玉梳背’上,兔子形象被運用在梳子和冠飾上,這說明早在5000多年前,兔子不僅走進了中國先民的生活中,更是被他們所喜愛

為什麼中國人是兔子

從五千年前玉兔到“兔圓圓”專家揭秘中國人的兔情緣

中新社合肥1月21日電 題:從五千年前玉兔到“兔圓圓” 專家揭秘中國人的兔情緣

中新社記者 張強

“安徽凌家灘遺址出土的‘兔形玉梳背’上,兔子形象被運用在梳子和冠飾上,這說明早在5000多年前,兔子不僅走進了中國先民的生活中,更是被他們所喜愛。”安徽博物院策劃交流部副主任孟倩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

隨著中國農曆兔年臨近,安徽博物院漸成旅遊打卡地,遊客、市民熱衷在館藏文物和展覽中“覓”兔。其中,“兔形玉梳背”備受關注。

凌家灘遺址位於安徽省含山縣,是一處距今5800年至5300年的新石器時代中心聚落遺址,被稱為“中華遠古文明的曙光”,凌家灘文化亦為“中國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之一。“兔形玉梳背”呈灰白色,表面琢磨光滑,上部雕琢為兔形。

“按照中國民俗文化十二生肖,我就是屬兔的。能近距離體驗中國傳統文化、感受中國過年氛圍非常開心。”在安徽博物院舉行的凌家灘文化展現場,還吸引了來自亞塞拜然的安徽大學留學生王梓的關注。

今年是王梓在中國過的第三個春節。看到凌家灘出土玉兔,他非常激動:“簡單的幾筆雕刻就把兔子可愛靈動的形象表現出來了,這還是在5000多年前,中華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其實,兔文化貫穿於整個中華文明程序中,歷朝歷代的中國民眾對兔子都情有獨鍾,這從出土文物中可見一斑。”安徽博物院策劃交流部主任、長三角區域文物專家庫成員卞堅說,安徽博物院的館藏文物裡,與兔相關的各個年代的文物達幾十件套,以兔為主體、題材的藏品,包括繪畫作品、銅鏡、擺件、鑲件、古籍善本等。

卞堅介紹,中國傳統文化中,兔具吐春開物、豐衣足食、長壽等吉祥意蘊,十二生肖中“卯開天門,兔迎萬物”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吉祥寓意。“中國的十二生肖相傳為黃帝所立,最早的文獻記載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十二生肖的形成反映了早期人類的動物崇拜意識,體現了中國人與動物的親善關係。”

兔兒爺、兔頭帽、兔子燈、“鷹踏兔”,剪紙圖案“蛇盤兔”……卞堅說,兔子形象還大量出現在中國神話故事和民間藝術創作中。如今,中國民眾還將生肖作為春節的吉祥物,成為年俗文化的象徵。

坐落於安徽省安慶市天柱山世界地質公園南部的楊小屋古生物化石點,是迄今發現的世界最早的兔形動物——安徽模鼠兔的化石發現地。今年春晚吉祥物“兔圓圓”標誌性的四顆門齒,就取自於安徽模鼠兔化石生態復原形象的典型特徵。

在楊小屋古生物化石點,記者隔著保護圍欄仔細觀察岩層,還能看到很多新裸露出的細小化石碎片。

據安徽省地質博物館古生物學博士茅磊介紹,安徽新生代古生物產地較多,而最具代表性的是潛山動物群,該化石產地也是中國國家級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產地,是天柱山世界地質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安徽模鼠兔生存時代為距今6200萬年的早古新世,它不僅是中國目前發現最早的“兔子”,還為古生物學上的“鼠兔同源”提供了佐證。

天柱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副主任舒寒冰說,隨著遊客掀起“尋兔源”熱潮,天柱山依託“亞洲哺乳動物發源地之一”“古脊椎動物化石的寶庫”等自然資源優勢,同時釋出了安徽模鼠兔微電影和冬遊系列產品,以促進旅遊市場恢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