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攝影首頁攝影

對標手機,無反大光圈組合的輕型化設計解讀

由 玩機小胖 發表于 攝影2021-09-15
簡介以我新入手的旅行組合:佳能M6 II+適馬30mm F1

光線較亮用凹面鏡和大光圈嗎

一般家庭出行用什麼器材拍攝記錄?這個問題的答案十有八九是手機,而且藉著小屏+低解析度的先天環境buff(高頻資訊完全脫離大腦敏感區),手機在演算法端的爆發已經很大程度可以彌補硬體端的先天不足……但這並不意味著相機就失去了生存價值,更高的解析度、更強的銳度在現在的播放平臺上或許看不出明顯的優勢,但再過一些年,隨著播放平臺規格的逐漸攀升,硬體效能優勢就會逐漸顯現出來,畢竟照片和影片最大的實用意義就是回憶,泛黃的照片雖然更文藝,但我相信,在多年後大家更希望自己的回憶是細節清晰且色彩準確的。

小屏+低解析度這麼神奇?你們應該都在手機上看文章吧,那舉個例子,下面是4800萬畫素的手機和3000萬畫素的全畫幅相機的樣張,因為比例不同,所以我把它們裁到近似的構圖,然後縮略到1080*1920:

對標手機,無反大光圈組合的輕型化設計解讀

很明顯,得益於機內HDR和演算法銳化處理,手機拍攝的照片不僅寬容度更好,畸變也更小,更適合直接發朋友圈,相對而言相機就要粗鄙不少,產生這個差別的核心原因在於相機的本意為“儘量把後期空間留給使用者”,而手機是“儘量替使用者做決定”,兩者誰更親民易上手不言而喻。

但如果我們把解析度進一步放大,也不難發現,大底成像系統的高頻優勢迅速體現:

對標手機,無反大光圈組合的輕型化設計解讀

相同的,大家可以把同一張手機拍攝的照片放到相同解析度(比如1920*1080),但尺寸不同的螢幕上(比如6。1英寸手機和23。6英寸顯示器)鋪滿全屏觀看,相信我,你也一定能一眼看出區別來……所以,與其說是手機實現攝影效能的超越,不如說是播放平臺限制了相機的優勢。

但手機的小型化、零門檻優勢是絕對的,在相同的技術前提下,相機一定比手機更笨重繁複,這也正是“手機攝影愛好者”群體不斷壯大的最大原因,畢竟從褲兜裡掏出來就能拍,so easy。而在這種大環境下,相機廠商就萌生了一個很明顯的策略傾向,就是在低價民用市場推出更小尺寸的器材(與高階器材大型、專業化形成對比),實現絕對重量的小型化。

機身靠摘掉反光鏡箱和光學取景器的無反結構,鏡頭方面隨便舉舉例子:索尼佳能騰龍的35mm F1。8都輕巧又不貴,騰龍更是拿出了20/24/35mm三顆都只有200克出頭的全畫幅F2。8小微距定焦,適馬則主攻APS-C,16/30/56三顆F1。4的DC DN鏡頭(最重的一顆也就400克出頭,其餘都不到300克)近期推出了EF-M卡口版。

對標手機,無反大光圈組合的輕型化設計解讀

以我新入手的旅行組合:佳能M6 II+適馬30mm F1。4為例,這個組合的重量只有678克(機身408+鏡頭270),什麼概念?跟600ml塑膠瓶可樂差不多,比EF 24-70mm F2。8L II(805克),或EF 35mm F1。4L II(760克)更輕,和主流級M43(比如E-M10 III+30mm F1。4)基本沒有差別,相當於3部華為Mate30 Pro……如果說單反時代大多數機身鏡頭組合幾乎沒有考慮過便攜,那現代主流無反是明顯在這一方向開始發力。

30mm F1。4在佳能APS-C機上約為等效全畫幅48mm視角和F2。24景深/信噪比,這是一個很“標頭”的規格,關鍵是能保證F1。4的快門速度並且非常輕便。原廠32mm F1。4相對更輕,只有235克且直徑和長度都更小,但價格貴了近千塊,而且是外對焦設計(但因此有了更高的放大倍率),並不太美觀,所以總體來說適馬30mm F1。4還是要更香一丟丟。

這價格的鏡頭,結構其實沒啥好分析的,不過相對來說適馬30mm F1。4要比佳能32mm F1。4更合常理一點,特別是第一面,佳能32mm F1。4選擇了凹面設計,而這個設計相對會更容易導致軸外光線折射到邊緣消光漆,並反射進入光路之中,導致更明顯的雜散光:

對標手機,無反大光圈組合的輕型化設計解讀

適馬30mm F1。4更為傳統,因此反倒穩妥一些,當然極限條件下也會看到眩光:

對標手機,無反大光圈組合的輕型化設計解讀

在設計前提相同,比如均為短鏡後距無反結構的情況下,鏡頭效能的上限取決於成本,下限取決於製造,從現代工藝的角度來說,得益於化學制備和冷加工產業鏈的不斷進步,新款鏡頭基本都具備比較高的效能門檻,但天花板基本就是“看菜吃飯”,活動時價格不到2000的鏡頭就別想著會有多逆天的效能了,基本訴求是滿足家庭生活的高效記錄,在升級到3230萬畫素的M6 II上使用,光圈全開焦內有還不錯的解析度和銳度。

但適馬30mm F1。4軸外光束存在比較明顯的彗差和像散,這會導致邊緣區域的點光源結像不實,解析度下降嗎,在收縮在F2之後就會好很多(下圖左為F1。4,右為F2):

對標手機,無反大光圈組合的輕型化設計解讀

跟大多數中低價格大光圈鏡頭一樣,適馬30mm F1。4存在明顯色差,特別是軸向色差校正乏力的問題,在高反差部分可以說不用放大也一眼就能看見:

對標手機,無反大光圈組合的輕型化設計解讀

點光源光斑也能直觀地看到前景紫邊、背景綠邊的情況:

對標手機,無反大光圈組合的輕型化設計解讀

對標手機,無反大光圈組合的輕型化設計解讀

順便還能看到一定程度的口徑蝕和波前差洋蔥圈:

對標手機,無反大光圈組合的輕型化設計解讀

對標手機,無反大光圈組合的輕型化設計解讀

色差校正是一個在成本上牽一髮動全身的難點:小型化的機身限制了材料選型,即便使用低色散玻璃組合校正色差,但為體型不太超標就要上大麴率組,這又要引入非球面負組調和匹茲凡和及球差……光學設計註定就不寬鬆,定型後還要面對定心、銑磨、拋光、鏡筒設計等加工裝配問題,復現紙面設計的難度陡增,而且這一系列操作必然會導致成本暴漲,作為零售價2000塊的產品,就別YY了。

所以面對30mm F1。4,細節的要求就不要太高,畢竟這不是一顆數毛鏡頭,拿它拍的照片當電腦4K顯示器桌面(也就829萬畫素,縮圖後使用綽綽有餘),列印一些日常幅面的照片做相框都沒問題,而且很多像差可以配合後期或縮小光圈的方式來降低影響,總體來說,相機攝影在引數設定上需要更靈活的使用方式,這一點對普通使用者來說依然有一定的門檻。

對標手機,無反大光圈組合的輕型化設計解讀

說實話,雖然適馬30mm F1。4的光學效能可能不算特別高,但依然帶低通的M6 II顯然在這基礎上又補了一刀,實在不知道佳能為什麼對低通如此鍾情,特別是在畫素密度已經相當高的前提下(沒概念?3230萬畫素佳能APS-C等效全畫幅為8450萬畫素,這個畫素密度下低通濾鏡反倒成為負面影響解析度的累贅)。

機身動態範圍方面,M6 II的基礎ISO為200,零輸入1/30秒曝光,後期在加到5檔的情況下,100%放大才可見明顯的讀取噪聲,而加4檔時要輕微很多:

對標手機,無反大光圈組合的輕型化設計解讀

增加到30秒曝光,後期加5檔之後噪聲更為明顯,可見小機身還是有一定的限制:

對標手機,無反大光圈組合的輕型化設計解讀

不過實際拍攝並不會是零輸入這種信噪比為0的場景,這裡簡單舉一個例子,夜景拍攝時,向右曝光保證亮部不過曝的前提下,暗部就會很明顯的欠曝,曝光組合為ISO 200、F1。4、1/10秒:

對標手機,無反大光圈組合的輕型化設計解讀

一般的解決方案要麼是多幀,要麼就是強吃單幀動態範圍,這裡選擇後者,在後期加2檔曝光並亮部+100、暗部-100簡單粗暴調整後,明顯平衡了許多:

對標手機,無反大光圈組合的輕型化設計解讀

如果裁切壓縮為標準4K顯示器3840*2160解析度並100%放大,雖然仔細看暗部有一定噪聲,但做桌布依然是堪用的:

對標手機,無反大光圈組合的輕型化設計解讀

上述的暗部欠曝原因是光圈不夠大或快門速度不夠慢,但實際拍攝中還有另一種情況就是我不想快門太慢,光圈也無法或不像開更大,那麼這種情況就需要增加ISO來解決,在光圈快門恆定的情況下,依然是向右曝光,對比ISO 3200暗部加2檔和ISO 200暗部加5檔,可見後者有明顯的噪聲色彩飄移現象:

對標手機,無反大光圈組合的輕型化設計解讀

所以,對於M6 II而言,特別是在弱光下你想要暗部有較大的可調整空間且希望手持拍攝,提高ISO RAW後期比較靠譜。

回到適馬30mm F1。4,它還有一個優點是對焦相當快,它採用步進馬達單獨推動倒數第二片的內對焦設計,結合M6 II著實讓我意外的人臉和眼部識別追焦(且支援觸控選擇追焦點),以及非常粗暴的14fps連拍,對家庭人像拍攝來說出片率比我之前的M100簡直不要強太多。

對標手機,無反大光圈組合的輕型化設計解讀

如果你覺得14fps還不夠快,還有1。33倍裁切(30mm變等效64mm)輸出1816萬畫素(感謝原生3230萬畫素吧)12bit RAW的30fps連拍(快取為全影象打包,而非單張獨立,所以想玩30fps RAW堆疊暫時沒戲),拍攝張數與機身快取和儲存卡速度直接掛鉤,UHS-II可以連拍80張,UHS-I則是57張左右,也就是都能連續拍攝2秒或多一點點。而且這個模式還支援預拍攝功能:半按快門就自動開始連拍並快取你全按快門前0。5秒的影象(也即15張),下圖顯示屏左側的柱狀條就是用作快取示意,開始連拍後柱狀條內的一個個空槽會按照快取工作狀態,動態顯示為白色實心,以提示使用者操作。

對標手機,無反大光圈組合的輕型化設計解讀

可以對比一下非裁切的視角:

對標手機,無反大光圈組合的輕型化設計解讀

RAW連拍預拍攝在應對無法掌控其動態的主體時相當有用。當然,豐富的連拍機制也意味著照片數量一不小心會相當龐大,不過M6 II的JPEG檔案體積並不大,多在7~8MB,全幅面RAW檔案不過30MB出頭,寫卡速度也足夠快,簡單介紹功能後借給幾乎沒有相機使用經驗的朋友拍了一場小朋友的生日趴,讚不絕口……

對標手機,無反大光圈組合的輕型化設計解讀

而且M6 II+適馬30mm F1。4也是一個相當適合影片應用的組合,M6 II的全寬抽行取樣最高支援4K 30p/25p、IPB壓縮120Mbps位元速率,以及低幀率低位元速率的全高畫質60p/30p規格,而且還有全高畫質120/100p(也就是4倍慢速)、IPB壓縮120Mbps位元速率,這也是拍攝VLOG時會主要用到的規格之一,甚至還有一個更進一步壓縮的“輕IPB”模式。

簡單來說佳能APS-C無反影片終於不用再裁切了,都1。6x了還裁切,廣角端真的沒朋友……當然,佳能並沒有賦予M6 II任何Log記錄形式,但加入了長短幀HDR,對普通家庭使用者來說比較實用。

對標手機,無反大光圈組合的輕型化設計解讀

而適馬30mm F1。4則可以保證足夠淺的景深,觸控對焦相當方便,並且步進馬達運轉很安靜,在弱光環境下結合大光圈,可以在保證以180度快門角+較低的ISO進行拍攝,獲取自然的動態模糊效果。而在強光環境下拍攝時,適馬30mm F1。4的52mm濾鏡口ND8/ND16/ND64(也就是降低3/4/6檔快門,1/4000變1/500、1/250、1/60)價格也並不浮誇,海大等靠譜的國產品牌也就200出頭,準備個2~3片就能在陽光沙灘上以合理的快門速度實現淺景深拍攝了,門檻還是很低。

對標手機,無反大光圈組合的輕型化設計解讀

而且M6 II還支援3。5mm外接麥克風,但只有一個機頂熱靴口,如果要用外接機頂電子取景器就只能上個兔籠來掛麥克風(如果要自拍的話,機頂最好啥也別接,否則上翻的螢幕會被擋住),但即便如此,系統重量也基本可以控制在900克以內,幾乎主流的微單穩定器都能輕鬆駕馭,配合手機端無線控制APP還能實現取景角度無拘束的穩定影片拍攝。

總體來說,佳能M6 II操控直觀簡單:觸控、三轉盤、無線傳圖、USB-C充電(但不支援邊充邊放),拍一整天基本上也只需要2塊電池。適馬30mm F1。4則是便宜量足的APS-C標頭,在原生EF-M卡口鏡頭稀缺的情況下,DC DN的三顆F1。4定焦都很有實用價值,轉接方案雖多,但能做到這種小型化的卻很少,因此也更符合家庭使用者日常或旅行拍攝需求,是一個性能表現還不錯的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