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攝影首頁攝影

景區商業化運營,應以服務遊客為重

由 紅網 發表于 攝影2023-01-05
簡介過度商業化使得旅遊衍生產品逐漸趨於全國統一,使得遊客原本的期待的旅遊目的地帶來的驚喜感被落空,只重視商業而忽略了對景區的風俗文化進行特色化打造,無疑是本末倒置,得不到遊客的口碑,商業化的道路也註定走不長遠

如何更好的服務遊客

景區商業化運營,應以服務遊客為重

□盧夏嬌(河西學院)

《法治日報》記者近日在一些社交平臺搜尋發現,今年暑期有很多旅客投訴景區過度商業化的問題,包括景區內購物場所數量較多、面積較大、經營秩序欠佳;商業街過長,景觀質量差,普遍存在不明碼標價、服務質量差等經營不規範問題;廣告較多,影響景區旅遊品質……(9月19日 《法治日報》)

暑期旅遊季剛剛過去,翻看各個社交平臺的相關內容,可以發現很多旅遊吐槽貼。景區門票80元,如果開車進景區,還要另交停車費;如果坐景區直通車,則需交50元車費;景區內只能去客棧吃飯,一份土雞160元,量很少還不夠一個人吃;景區內的網紅小火車乘坐收費50元,本來一排3個人的座位非要塞4個人、雖然工作人員說15分鐘一班,實際上人不坐滿就不會開……不少網友認為“景區過度商業化破化了遊客體驗感”,但也有網友提出“景區如果不商業化,遊客的飲食出行也會不方便”。

旅遊業作為服務性行業,景區的商業化是出於自身發展需要,本就無可厚非。這樣既能為遊客提供便捷的服務,也能透過促進當地特色產品銷售、增加當地就業來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景區商業化能夠帶來諸多好處,為何惹人厭煩頻頻招來吐槽。

其實,招人厭煩的不是景區的商業化,而是不規範的商業化。景點五花八門的套票、門票、車票、停車費收起來沒完沒了,然而觀光車提供的卻是諸如3個座位擠4個人、距離景點還有一段距離便讓遊客下車自己走過去此類的“服務”,遊客明明花了錢卻沒能享受到更加方便舒適的出行體驗;遊客在景區內只能在客棧吃飯,老闆一直推薦高價特色菜,如果不點便甩臉色,但點了一份上百元的菜居然不夠一個人吃,商家如此明晃晃的態度擺明是服務了自己,“坑”了遊客。遊客花了錢,但沒能得到良好服務,自然會心生鬱悶,認為這些出現在景區的商業化服務有了還不如沒有。

另一個讓遊客對景點感到無趣的便是景區同質化嚴重。大家出門旅遊,自然是希望可以在旅遊地感受到當地的風土人情,然而到了景點入目的只有零星幾棟保留下來的老房子,周圍幾乎全是現代化的酒店;本想品嚐當地特色美食,然而到了目的地得到的卻是任何一個城市的商業街上都會有的奶茶、臭豆腐、烤肉。過度商業化使得旅遊衍生產品逐漸趨於全國統一,使得遊客原本的期待的旅遊目的地帶來的驚喜感被落空,只重視商業而忽略了對景區的風俗文化進行特色化打造,無疑是本末倒置,得不到遊客的口碑,商業化的道路也註定走不長遠。

什麼樣的商業化模式能夠得到大家的喜愛?前段時間,靠醜萌火出圈的甘肅省博物館的玩偶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醜萌的玩偶一下子打破了人們心中博物館嚴肅的形象,變得可愛親近起來,也讓更多人瞭解到甘博的鎮館之寶“馬踏飛燕”,甘博也因此走進了大眾的視野,被很多人列為了蘭州旅行必去“打卡”的一站,同時玩偶線上線下不錯的銷量也為甘博帶來收益,實現了“商業+旅遊宣傳”的完美雙贏。

景區商業化的方式自然不止一種,但無論採取什麼方式,將遊客放在首位、為遊客提供滿意的服務是所有景區商業化的基礎要求,在此基礎上景區應該更加全面綜合地規劃招商引資的店面、品牌,避免出現同質化現象。同時還應加強創新,依據當地文化,打造出具有濃厚的本地特色的文化氛圍。並且相關職能部門也應出臺更加完善的政策條令,更加嚴格地監督、監管當景區的商業化運營,使之更加規範、提供更好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