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攝影首頁攝影

“海平線”展第19度啟幕:輝映兩年來上海及長三角地區斑斕奪目的藝術光譜

由 文匯網 發表于 攝影2023-01-10
簡介最終入選的藝術家陣容整齊,展出的200餘幅組作品,以油畫、雕塑為主,兼具水墨、水彩、綜合材料、裝置藝術、攝影影像等多元藝術語言形式,整體呈現了在中西文化交流交融的時代背景下,中青年藝術家的創作狀態和學術思考,以及在新觀念、新手法、新媒介等

有機玻璃會反光嗎

“海平線”展第19度啟幕:輝映兩年來上海及長三角地區斑斕奪目的藝術光譜

豎起巨型氣模藝術裝置,鋪開一整面牆的攝影矩陣,30位/組中青年藝術家亮出新近力作與創新銳氣。今天登陸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的“發光·反光——第十九屆海平線繪畫雕塑聯展”,再次聚焦中青年美術家的成長。

“發光·反光”的展覽主題,是圍繞都市文化與文明、兼顧長三角獨特藝術生態的提煉,以期形成城市之光、時代之光、藝術之光三光輝映,立體呈現近兩年來上海及長三角地區藝術重要發展與變化。展覽宛如一曲情緒跌宕的視覺交響樂,以一位/組藝術家一面展牆或一個空間的佈局,形成若干個風格迥異的藝術場域。多變的動線節奏串聯起藝術家們或高昂熱烈、或清新明快、或含蓄內斂的藝術表達。這種多維度的觀展體驗,讓觀眾感受到廣闊的藝術光譜,也從感官層面的刺激步入理性層面的思考。

“海平線”展第19度啟幕:輝映兩年來上海及長三角地區斑斕奪目的藝術光譜

30位參展藝術家平均年齡38週歲,均來自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各藝術委員會和策展組的推薦,學術視野從上海本土及長三角地區進一步向全國和國際延伸。最終入選的藝術家陣容整齊,展出的200餘幅/組作品,以油畫、雕塑為主,兼具水墨、水彩、綜合材料、裝置藝術、攝影影像等多元藝術語言形式,整體呈現了在中西文化交流交融的時代背景下,中青年藝術家的創作狀態和學術思考,以及在新觀念、新手法、新媒介等方面的有益探索。

“海平線”展第19度啟幕:輝映兩年來上海及長三角地區斑斕奪目的藝術光譜

田學森《嵐境》

田學森此次帶來去年冬天在崑崙山創作的系列油畫。曾以十年如一日畫華山而聞名的他,此次畫崑崙山有意識地從以往相對的具象,走向心中的意境。他告訴文匯記者,從地理上講,華山像一個拔地而起的點,而崑崙山縱橫幾千公里,其半圓形的山峰看上去溫和,內在連綿不絕的力量卻很驚人。畫崑崙山,田學森借鑑傳統山水畫意境,以加強的雲霧創造留白,這用油畫材料技法並不容易做到,在捕捉山巒氣韻的同時,也在探索一種相對永恆的時空。值得一提的是,田學森的創作之路從來都與寫生不可分割。在他看來,天地是有靈氣的,畫山即需要長期與山相處,有了觀察、體悟、沉澱、提煉,才能畫出山中的氣象萬千,否則畫面容易蒼白無趣。像是他此次展出的《嵐境》足足在實地畫了三個半月。

“海平線”展第19度啟幕:輝映兩年來上海及長三角地區斑斕奪目的藝術光譜

秦嶺《平行空間》

一整面牆大大小小的反光裝置,是秦嶺的綜合材料作品《平行空間》。光是人類感知世界的媒介,這位藝術家坦言想透過特種對光與色的折射與變幻,重新思考所見和真實之間的關係。細細凝視,會發現這件作品中的每一個小獨立體都具有多面性,在不同角度的鏡面映出不同的影象,像極了今天人們看世界時呈現的多維狀態。

“海平線”展第19度啟幕:輝映兩年來上海及長三角地區斑斕奪目的藝術光譜

王一系列作品

有著鮮豔色彩與抽象表達的系列繪畫及裝置作品,構成王一獨具辨識度的藝術空間。這是他以視覺上的閃爍、象徵性的形象等觸控城市的一種方式。牆上的繪畫,有的呈現出明晰的色彩邊緣,可被視為城市工業化的抽象,有的趨於朦朧柔和,成為自然元素的象徵。與這些繪畫相呼應的,是地上堆疊的裝置作品,方的,圓的,長條的,三角的,大大小小,呈現至上主義般的構圖,由藝術家用繪畫所剩的樹脂材料製成。俯瞰它們,有俯瞰城市的錯覺。

“海平線”展第19度啟幕:輝映兩年來上海及長三角地區斑斕奪目的藝術光譜

孫源《群體的寓言》

擅長水墨人物畫的孫源,此次以系列裝置作品《群體的寓言》令人眼前一亮。她告訴文匯記者,以往自己常用的水墨媒材更多反映出雅逸、溫潤的概念,但在當代藝術展覽裡往往被淹沒。她特地為這個展覽將水墨畫延伸成立體的裝置作品。只見反光的亞克力板疊了幾層,上面是孫源用彩墨繪製的一個個都市裡的人,在燈光的照射下,在白牆上投出深深淺淺的影子。孫源坦言想以單一重複的形式建構社會與城市,讓觀者透過經驗在重複的形式中看到秩序,看到自身對世界的“追逐”。

“海平線”展第19度啟幕:輝映兩年來上海及長三角地區斑斕奪目的藝術光譜

陳彧君《天才夢》

陳彧君的系列繪畫作品是在鏡面亞克力上創作而成,透過不同屬性的材質、技法、物件、時空以及文化之間的對話、碰撞與交融,來分享個人對鄉愁和基因的持續探索。

李雪的系列繪畫作品以結構秩序傳達哲學思考,以精緻製作呈現女性的視覺優雅。

“海平線”展第19度啟幕:輝映兩年來上海及長三角地區斑斕奪目的藝術光譜

張寧系列作品

張寧的系列作品,在觀念上拓展傳統雕塑的邊界和表達方式,而且力圖賦予作品以一種文化身份,以作品來反觀自心。

夏存的系列繪畫作品,透過描繪一些破舊的機械,嘗試尋找它們存在過的證據,觸發內心的情感。

皋翱的系列繪畫作品以“褶皺和鏡面反光”等生活中的平凡客體為表現主體。他認為,“不論是柔軟質感中游走的光還是在工業化冰冷反射中的光,都是附著在物體上的情感之光”。

“海平線”展第19度啟幕:輝映兩年來上海及長三角地區斑斕奪目的藝術光譜

朱佩鴻《Space O》

朱佩鴻的《Space O》巨型氣模藝術裝置,透過對光與空間深入的探索與思考,表達了在無窮宇宙之中色彩能量的膨脹與變化。

“‘海平線’可以說是全中國最持久的一個雙年展,雖然它沒有叫雙年展,可是它兩年一次,今年持續到第十九屆,所以我們更加珍惜這個品牌。”此次展覽的策展人李曉峰坦言。他指出,“發光·反光”是本屆展覽的主題,也是觀看這些參展藝術作品的維度,參展藝術家從天文學、物理學,到心理學、社會學,從科技到文化,從自然到精神,用自己的作品對“發光·反光”做出了精彩詮釋。

“海平線”展第19度啟幕:輝映兩年來上海及長三角地區斑斕奪目的藝術光譜

此次展覽的聯合策展人之一傅軍告訴文匯記者,這次的參展藝術家以80後為主體,還有70末、90初,這樣的年齡段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較為強調個人主體意識,但另一方面他們又成長於中國社會高速發展的時期,這種變遷對他們的內心是有衝擊的。“這樣的特徵在此次展出的作品中都有反映。難得的是,這些藝術家不立足於狹隘的個人感受,而是用藝術的方式去呈現他們對當下現象的一些思考。我覺得是一種對城市文化、社會現象,乃至包含著歷史文脈的一種綜合的‘反光’。”

“海平線”展第19度啟幕:輝映兩年來上海及長三角地區斑斕奪目的藝術光譜

兩年一度的“海平線”展,至今走過36個年頭,陸續推出400多位中青年美術家,見證他們相繼成長為上海美術創作的中堅力量,並不斷擴大和提升輻射面和影響力。未來,作為上海美術界發掘和推介中青年藝術家的重要平臺,“海平線”將進一步厚植學術交流土壤,最廣泛地團結凝聚上海及長三角優秀的中青年美術家,在自覺融入到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大局中,邁向更加廣闊的創作天地。

“海平線”展第19度啟幕:輝映兩年來上海及長三角地區斑斕奪目的藝術光譜

作者:範昕

編輯:周敏嫻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