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攝影首頁攝影

時評之道·星訪談| 龍清霖:評論寫作需要“視角轉換”的想象力

由 紅網 發表于 攝影2023-01-19
簡介在大賽啟動前後,為促進全媒體時代的評論寫作,創新話語表達,加強新聞評論業務交流,紅辣椒評論欄目特邀往屆“評論之星”獲獎大學生作者、組織獎高校教師代表,以及紅網“青椒計劃”優秀作者,暢談“時評之道”

視角變換什麼意思

編者按:

2022年10月1日,紅網第八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盛大啟航。在大賽啟動前後,為促進全媒體時代的評論寫作,創新話語表達,加強新聞評論業務交流,紅辣椒評論欄目特邀往屆“評論之星”獲獎大學生作者、組織獎高校教師代表,以及紅網“青椒計劃”優秀作者,暢談“時評之道”。

時評之道·星訪談| 龍清霖:評論寫作需要“視角轉換”的想象力

龍清霖,湖南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學生,獲得紅網第七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佳作獎。代表作品:《後真相時代,李田田事件呼喚“延時表態”》

紅辣椒評論:請簡單介紹下自己,並說說你的獲獎感言吧。

龍清霖:

我是龍清霖,現就讀於湖南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全媒體新聞專業。在我看來紅辣椒評論是一項含金量很高的競賽,同時也是一個極具包容性的意見表達平臺。兼聽則明,我很榮幸這篇評論能夠獲得各位評委老師的肯定與批評,也很高興能借此渠道讓更多關注時事的網友們看到我的觀點。

紅辣椒評論:談談這篇獲獎評論的寫作過程,包括如何確定選題、角度以及論證等方面。

龍清霖:

新媒體時代下,網路技術與媒介平臺“把關”缺失的現象一直是我很關注的話題。無論是“後真相時代”“網路暴力”還是“資訊繭房”,當人們身處以“匿名性”為前提的擬態環境中時,現實將被重構,輿論便如懸浮在虛空的大地,會被操縱、影響、利用,形成輿論的公眾亦然。

最令我心驚的是,這樣的事件屢見不鮮,屢禁不止。

部分網友“升堂”意在“擊鼓”,不在“鳴冤”,儘管已經有很多反轉的前車之鑑,有許多被輿論錯殺的受害者,但常常哀之而不鑑之。

所以我一直想寫一篇關於在網路上理性發言的評論,希望可以引起部分人的思考,然後恰好碰到了合適的新聞事件。

李田田事件的話題敏感度和符號複雜性,使其曾在網路上掀起輿論的軒然大波。我身邊的親友、師長也對此事件保持了高度關注,並發表了立場不同的觀點。我也與其中幾位詳聊過,最後我確定了這篇評論的立意——“延時表態”。

我希望用以點破面的方式,去呼籲網友在輿情事件發生時容許更多的聲音,在真相未明前擁有更多的理性。

因為我本人是新聞專業,又是關於網路輿情的主題,所以在論證時可能更側重於一些傳播學、社會學中理論的運用。

紅辣椒評論:分享你第一次寫新聞評論時的體驗,或者參加評論之星大賽的故事。

龍清霖: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評論之星大賽,也是我第一次嘗試完整地寫一篇新聞評論。無論是行文的邏輯性,還是語句的措辭表達,都是刪改多次後才定稿的。雖然在框架的構建過程中有時很焦躁挫敗,但現在看到完稿也很有成就感。在此之前,面對一些社會熱點話題,我多是片段式、碎片化地進行一些構思,此次評論寫作於我而言,是一個成長的過程,也是一段難忘的歷程。就像我現在還記得,下雨天帶著電腦去咖啡廳裡,敲字時桌邊立著的燈是熾白色的光。

紅辣椒評論:你認為寫評論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大學生如何塑造和培養這種能力?

龍清霖:

我之前曾讀過《社會學的想象力》,這本書裡提到,社會學的想象力實質上是一種視角轉換的能力。我認為寫評論同樣需要這種“視角轉換”的想象力。

新聞評論在我看來是很奇妙而矛盾的,新聞強調事件過程的客觀性,但評論肯定作者意見表達的主觀性。所以,

撰寫新聞評論,既需要從第三人的客觀角度闡明事實,又需要從第一人稱的視角對事件加以評析;既需要深入事件之中傳遞個人立場,又需要抽離事件之外以示公正無私,這恰恰是一種視角轉換的能力。

關於如何塑造與培養這種能力,依我拙見,還是需要把自身抽離出“被動接受資訊”和“迴音室效應”的網路困境,堅持獨立思考和打破資訊壁壘。

資訊容量有限,當我們被動接受網際網路上海量資訊時,我們處理資訊的能力將會減弱,甚至變得麻木,以至於逐漸失主動思考的能力。迴音室效應和資訊繭房都是群體極化的一種表現,上文我曾提到過,兼聽則明,儘管平臺的個性化推送極大符合使用者的偏好,但是長此以往,我們可能會喪失作為人的主動權和選擇的多樣性,成為智慧演算法的資料客體。因此,個人認為還是需要警惕技術發展帶來的倫理問題,多做思考,保持個體的思辨性。

紅辣椒評論:你所學專業是否開了新聞評論課程?如果有這門課,請簡要介紹這門課的內容、老師、以及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龍清霖:

我們專業開設的課程是“新聞編輯與評論”,由肖魯仁老師授課。肖老師上課比較注重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往往是輔以實際的新聞稿件進行講解,或者在課上給出資料讓同學們親自動筆,實操性比較強,收穫還是挺大的。由於我們班在大二分為了視聽傳播、新聞評論、深度報道和大資料四個方向,新聞評論組的平臺課應該更側重對新聞評論的指導,我選擇了視聽傳播組,對於新聞評論的學習還是尚淺。

紅辣椒評論:請為紅網開展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提出幾條建議(比賽形式、賽制等方面都可以,暢所欲言)。

龍清霖:

“評論之星”選拔賽歷經數屆制度還是較為完善的,單就我個人出發可能有兩點建議。

其一,希望決賽選手可以自願選擇對月賽晉級稿件根據評委的意見進行一些修改。

短期寫作的新聞評論難免有瑕疵,如果能在得到點評後結合自身觀點及時修稿,決賽評委看到也會覺得新鮮一些,有一個成長的過程。

其二,希望評分制度細化。

例如從立意、論證、邏輯等方面進行量化評分以及評析,也便於選手看清自己的不足究竟在哪一方面,可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