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攝影首頁攝影

語言要生動

由 退休教師談教育 發表于 攝影2023-01-23
簡介‘為了把事物的形狀和事件的情景,繪聲繪色地呈現給讀者,就必須認真考究語言的色彩的明暗,感觸的軟硬及聲調的響亮與沉鬱,使人讀完文章以後,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象摸得著,看得見似的

怎樣使語言更生動

寫文章,在內容正確,情感健康的前提下,語言還要力求精美,生動,切忌死板,老套。

文章的語言,要講究一點形式美,因為,語言作為表達內容的工具,不是消極地,被動地為內容服務的,它的“形式美也對內容起著一定程度的反撥的作用‘,如果語言不但明確,簡練,而且生動,形象,有音響,有光澤,它就能夠在反映內容的同時,產生一種美感,以強烈的藝術魅力,吸引讀者去深刻地領會文章的內容。

語言的生動性怎樣體現出來呢?

(一)立體感。

語言的生動性和形象性是分不開的,而形象化的語言最主要的特色是有立體感。郭沫若說:‘語言除掉意義之外,應該要追求它的色彩,聲調,感觸。同意的語言或字面有明暗,硬軟,響亮與沉抑的區別。要在適當的地方用有適當感觸的字。‘為了把事物的形狀和事件的情景,繪聲繪色地呈現給讀者,就必須認真考究語言的色彩的明暗,感觸的軟硬及聲調的響亮與沉鬱,使人讀完文章以後,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象摸得著,看得見似的。這就是語言的立體感。

例如,讀柳宗元的《至小丘西小石潭記》,你就會覺得象是在遊覽一個有山有水的園林,又象是在聽一首悠揚悅耳的樂曲。作者選用“有感觸的字眼‘,觸發讀者豐富的聯想,如那潭水中游動的魚兒“皆若空遊無所倚‘。空遊一詞,明寫魚群的動態,暗示水的透明,好象遊動的魚群,剛從你的眼前閃過。如那遠去的潭水“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寥寥八個字,寫了那麼多情景:先用兩個比喻,寫出了水貌的動態和靜態,然後透過視線和溪身的交錯,借光線的明暗,表現出水面的光亮,象正在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二)音節美。

語言和音樂一樣,也是有節奏的。文章的語句中,靈活地運用平仄格式,在上下兩句自然而然地交替出現,就可以利用聲調的高低,升降,長短的變化,形成抑揚頓挫的音響,使語言具有優美的節奏感。

如,劉白羽巜長江三日》的一段話就體現了這一點:

……聽說長江發源於一片冰川,春天的冰川上佈滿奇異豔麗的雪蓮,而長江在那兒不過是一泓清溪;可是當你看到它那奔騰叫嘯,如萬瀑懸空,砰然萬里,就不免在神秘氣氛的“童話世界“上又塗了一層英雄光采。……

作者在有意無意之間,讓川,蓮,溪,空等平聲字和嘯,裡,採等仄聲字在意義停頓的地方交替出現,給文章的語言帶來了一種抑(仄聲)揚(平聲)頓挫的節奏變化,拍節協調,鏗鏘悅耳,猶如滔滔江水,順流而下,自然而優美。

語言要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