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明星首頁明星

鄉土與鄉愁的味覺記憶——哈達街小吃

由 風瞬 發表于 明星2021-06-30
簡介赤峰地區風味小吃歷史悠久,品種繁多,較具名氣的有哈達餅、對夾、缸爐燒餅、哈達火燒、經棚餡餅、林西燒麥、林東切糕、敖漢撥面、烏丹碗坨、喀喇沁豆包、蒙古涼粉等

碗坨的坨怎麼寫

鄉愁是味覺的思念,食物最能忠實地反映一個人的性格。餐桌展示人們的幸福感,而觥籌交錯則顯示了社會的世道人心。要說最能勾起回憶的,必然是味蕾帶來的享受。

清代以來,漢族的移民大規模地湧入赤峰等內蒙古地區,移民帶來了經濟,同樣移民也帶來了文化。在漢文化的影響下,赤峰人也逐漸改變了飲食習慣和飲食結構,更趨於豐富和風味。蒙古人、滿族人以前沒有炒菜的習慣,一般都是大鍋煮肉燴菜。而漢族的移民,帶來了魯菜、京味菜餚、燒烤、燉煮、爆炒等烹調方法在蒙地被人們所喜歡和掌握,食譜、菜譜日漸豐富。蒙古族單調的飲食文化隨著與漢族的融合而豐富起來,赤峰地區蒙古人食肉類、奶類、糧類三大類,在添加了內地豐富的食譜後而大放異彩,五味均善、沖淡平和的魯菜,典雅高貴、色味俱全的京菜冀菜等,與蒙古人大氣豪爽、自然本色的飲食相結合。赤峰地區有名的傳統名吃全羊席、手把肉、曬肉乾。而赤峰對夾、敖漢撥面、公爺府燒雞、范家馬兒爛等都是漢族和回族移民帶來或在赤峰發明的。這些名優食品,是內地與草原飲食文化交織、融合、協調的產物,盡顯調和之美,形成了四季有別的赤峰地域獨特的飲食文化。

赤峰地區風味小吃歷史悠久,品種繁多,較具名氣的有哈達餅、對夾、缸爐燒餅、哈達火燒、經棚餡餅、林西燒麥、林東切糕、敖漢撥面、烏丹碗坨、喀喇沁豆包、蒙古涼粉等。

哈達餅

鄉土與鄉愁的味覺記憶——哈達街小吃

赤峰獨具風味的食品。解放後瀋陽等地曾來赤峰延師學藝,並載文於《遼寧日報》進行介紹。哈達餅面世事出偶然,大約在150年前(清乾隆初年),赤峰街麵點師在做南沙豆沙餅時,由於劑頭無酥、油多、少餡,成了餘面。師傅們就想了個法子,把劑頭擀開,包上酥(油麵)和糖烙制,結果此品很受歡迎。繼而赤峰各大飯店競相製作,名噪一時,因此食品產於哈達,故稱“哈達餅”。傳至清末民初,做哈達餅以華馨飯莊的於泉老師傅為最佳。於泉傳於米正國,米又傳於孫景貴(今已退休)。哈達餅屬糕點類,造價較高,具有酥、脆、香、甜等特點。做哈達餅,油麵和水面各半,軟硬一致。面餳好後,分開揪劑,然後將水面擀開,包上酥(油麵),再擀開,包上白糖、香精、瓜仁、青紅絲等,再擀成薄餅。烙時需小火,翻轉時要輕,否則將酥成碎片,餅呈金黃色即可出鍋食用。

對夾

鄉土與鄉愁的味覺記憶——哈達街小吃

舊時赤峰街最負盛名的對夾鋪是復生隆。民國6年(1917年)農民蘇文玉創辦。蘇祖居河北省,幼年在北京三里河北橋灣“裕生隆”肉鋪學徒,後來赤做小買賣。賺了資本便在頭道街開辦復生隆對夾鋪。復生隆對夾鋪的對夾,是仿照河北津唐地區“驢肉火燒”,並把皇宮裡御膳坊的燻肉技術結合在一起製做的。因蘇在北京學徒時,其親屬梁某在宮內“奏事處”當廚子,常到“裕生隆”買肉,於是便把宮內燻肉、燻燒雞技術傳給了蘇。蘇對夾鋪煮肉所配用料達10餘種,有花椒、大料、砂仁、豆蔻、丁香等。肉煮熟後進行燻烤,把鍋燒熱,熬煮紅糖,用糖鍋冒出的熱氣燻烤豬肉,至略帶紅色即可。做燒餅先把白麵和好,摻好一定比例的油,用小米麵或糜子面浸飽酥油糊,塗在剛捶好的燒餅面上,放入吊爐內烤熟。這樣做成的燒餅外脆內軟,且有一股清香味,用刀從一旁割開,填進切碎的燻肉,亦菜亦飯,方便可口。

哈達火燒

鄉土與鄉愁的味覺記憶——哈達街小吃

又名槓子火燒。在赤峰已有200餘年的歷史。其形狀若上下合在一起的圓盒。特點不怕擠壓,不怕冷凍,不怕日曬,不怕黴變,是遠途旅行既方便又實惠的食品。製作火燒的主要原料是小麥粉。先將麵粉和硬,把一根槓子一頭插進案面準備好的牆眼鐵環套繩中,雙手握住另一端來回移動擠壓,面揉壓好揪劑,搓成蘑菇狀,裝入模子(模子木製,大如拳,寸厚,中間印有本飯莊鋪名字),用手壓實,隨即磕出裝爐烤制。烤爐亦圓形,長寬高各1。8尺。烤時要分面烤,烤熟一面,翻個過用針鏵子在火燒腰間劃一圈再烤另一面,呈金黃色熟透出爐。赤峰街做火燒的以回民為多數,清末民初20餘家火燒鋪中,“火燒劉”、白起財、李鳳清幾家最有名。

缸爐燒餅

鄉土與鄉愁的味覺記憶——哈達街小吃

缸爐澆餅是用火爐燒缸烤制的燒餅。民國年間由凌源人王子云傳入赤峰。製作方法:搭一米長的火爐,取陶缸的一半,放火爐上面,中間間隔1尺寬。麵粉用溫水和成硬麵,擀成圓餅,取黍子粉加油和成糊狀,抹在面上(叫酥),然後將兩面對摺,團成卷兒,揪成劑子,再擀好,掛簷,加芝麻,做成上有花簷圖形狀,放在燒好的缸面上,進行烤制,餅成黃色即熟出爐。這種燒餅的製法火候上極講究,因缸裡呈凹形,涼或者熱燒餅都要滑下來。缸爐燒餅的特點:不糊、面光、香酥脆。

經棚餡餅

鄉土與鄉愁的味覺記憶——哈達街小吃

經棚餡餅是光緒年間由山西人單姓傳入的,又吸取了本地給王爺烙餡餅女奴的絕技,實為蒙漢技術合成品。製法:餡為二歲色白嫩牛肉(肋骨花白肉),切碎,然後把蔥(山蔥最優)、姜、花椒、大料、豆蔻、丁香、鹽等各種調料放在一起剁成能看出塊狀的肉泥,裝入瓷盆蓋嚴悶2—3小時取用。皮要上等精粉,用溫水和好後,用手或杵(木製)揣,餳一小時面揉軟後再用。烙時用略凹的平鍋,油澎入餅,外焦後轉用中火,一面烙熟用平鏟翻轉烙另一面,全餅呈黃色即可出鍋。包制也有技術要求,劑擀薄透清,餡要排勻,包上用手捺平再擀。特點:皮薄(烙熟後隔皮可看出餡的形狀、顏色)、肉厚、外焦裡嫩,濃香可口,有“河西烙餅,河東聞到香味”之美稱。

林西燒麥

鄉土與鄉愁的味覺記憶——哈達街小吃

林西小聾子(王玉貴)小屜燒麥,民國初年就很有名。燒麥選用優質精麵粉做皮,用澱粉做醭,皮擀得薄如紙片,再用走槌滾壓出麥穗狀花紋。燒麥餡選用上等新鮮牛羊肉,佐以蔥花、鮮姜、五香粉等調料,再摻入少量鮮韭菜或白菜心,包制後放入小屜蒸熟。味道獨特,香而不膩。小聾子燒麥有時坐莊營業,有時挑擔沿街叫賣,供不應求。

烏丹碗坨

鄉土與鄉愁的味覺記憶——哈達街小吃

民國初年農民陸喜財自凌源逃荒到烏丹,為生計,從朋友處學得碗坨手藝開鋪做碗坨。主料為優質蕎麥糝子面,不論冬夏先加涼水硬和,再加淡鹽水揸稀,置盆內糗數小時。盆不得加蓋,以防升溫變酸。然後把糗好的面裝入小瓷碗內,擺在秫秸運算元上,蒸時用急火一氣呵成。蒸熟的碗坨晾涼,用小刀打成魚脊形的小長條,薄而不碎,勻而不爛,攢成一簇,澆入蒜泥、醬油、醋、芝麻醬等調料,柔韌可口,味美耐咬,為消暑美食。若麵糊中摻入適量鮮豬血,則碗坨色紅如朱,味道醇美絕佳。陸死後傳藝於兒媳張金芝,金芝再傳女兒瑞蘭、瑞琴,迄今仍為本地小吃一絕。

林東切糕

鄉土與鄉愁的味覺記憶——哈達街小吃

民國年間由赤峰傳入,以“劉小辮切糕”最有風味。原料是白音敖包旱川石崗地大紅黍,米粘性大,色黃,做出的糕不懈、筋道、味醇。林東切糕用大鍋蒸,每鍋下黃米麵80斤、紅芸豆(煮熟)20斤、大紅棗5斤,三種原料各成層次,熟後成一坨子,放置案上,用棉被捂嚴推出切賣。賣切糕一般趕早市,與豆腐腦配賣,味道獨特,價錢便宜,很受農民歡迎。

敖漢撥面

鄉土與鄉愁的味覺記憶——哈達街小吃

敖漢旗以出產蕎麥聞名國內外,用蕎麵製做的食品撥面在清代已傳入日本。撥面炊具:面板1塊,擀杖1根,撥刀1把。刀面比一般菜刀窄而長,兩端有把,以便雙手操作。製作方法:鍋裡將清水燒開,將長方型面板一端卡在鍋沿上,另一端用腹部頂牢。板上放和好的蕎麵團,稍加擀壓,雙手執刀拍撥,邊撥邊推進沸水裡。撥出的面類似麵條,但撥時刀與板之間有一縫隙,用刀一拍面從縫隙中擠壓而出,麵條不是方的而是三稜條。盛在碗裡,蘸上辣子肉丁、酸菜肉丁或炸醬滷,口感富有筋性,味道別具一格。

喀喇沁豆包

鄉土與鄉愁的味覺記憶——哈達街小吃

為蒙古人有別於漢人做豆包的一種特殊製作方法。原料為黍面或小米麵,和前用鍋將面炒得半熟再加溫水和成稠糊狀入盆發酵,這樣做出的豆包酸甜適度。同時,蒙族人做豆包紅芸豆或紅小豆餡不搗碎,內放棗、栗子、核桃仁、瓜籽仁或青紅絲,皮略厚,個略小,吃時蘸葷油、黃油及紅糖,味道極其醇美。據稱,此種食品是喀喇沁王膳食房從皇宮學來的,後傳入民間,統稱“蒙古豆包”。這種食品春節期間家家做,除自食外,還是饋贈親友的一種禮品。

蒙古涼粉

鄉土與鄉愁的味覺記憶——哈達街小吃

原屬清宮小吃。康熙年間,和碩端靜公主下嫁喀喇沁王后,傳入蒙地上層人家,為夏季消暑冷食。蒙古涼粉以蕎麥為原料,碾成糝子,再軋成面,用粗籮過勻,以清水和成糊狀,入鍋煮熟,舀出攤於蓋簾或案板上,冷卻後呈半透明狀。吃時,用一種斜下穿孔薄鐵片一層層向下刮,成長條,盛到碗內微微發顫,澆以醬油、醋、芫荽、芝麻醬、蔥絲、芥末等佐料,稍滴香油,清香撲鼻,涼爽可口,迄今仍是寧城、喀喇沁一帶傳統小吃。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許多飲食習慣隨之改變。但是一個地道的赤峰人,提起兒時的舌尖美味,仍然牽腸掛肚:黃米粘糕、小米煎餅、莜麵炒麵、小米圪圪豆、烙糕、餄餎、散狀,甚至是鹹菜疙瘩,依然是你我的思鄉之味。傳承了百年的赤峰小吃讓我們擁有“同一個胃口”,同樣的“味覺依賴”。

家常滋味是對故鄉的最好記憶。

圖片:馬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