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明星首頁明星

雍也篇-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

由 湯味兒 發表于 明星2021-07-19
簡介有一句話,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就是一種空間思想,一個人快餓死了,我們給他吃魚,這樣的做法仁德麼,答案是肯定的, 但是這隻能解決一頓溫飽,我們不在的時候,他怎麼辦,我們不可能永遠幫助一個人,那麼這樣的仁德雖然也是高尚的,但是影響力太有限

博施濟眾何如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基本釋義:

1、堯、舜.傳說中上古時代的兩位天子,是孔子推崇的聖人。病.心有所不足。

2、夫(fú):助詞,用於句首,提起下文。

*子貢說:“如果一個人能廣泛地給民眾以好處,而且能夠幫助眾人生活得很好,這人怎麼樣?可以說他有仁德了嗎?”孔子說:“哪裡僅僅是仁德呢,那一定是聖德了!堯和舜大概都難以做到!一個有仁德的人,自己想樹立的,同時也幫助別人樹立;自己要事事通達順暢,同時也使別人事事通達順暢。凡事能夠推己及人,可以說是實行仁道的方法了。”

湯味兒:

空間是阻礙仁德之人向聖人走近的最大障礙,一個人小到樂於助人,大到募捐慈善,只要發心純正,都是踐行仁德的榜樣,想要做到這些,一方面需要有心,一方面需要努力,我們自身的能力越強,我們能夠幫助的人也就越多,可是,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這也許就是仁和聖在意識形態上的障礙。

就像蟲洞的理念,空間或許就成了阻礙人進步的最大障礙,說形象一點,熊貓之所以能夠成為國寶,那是因為它在某一地區有,而世界各地沒有,熊貓的繁衍因為大海而被限制在一個區域,從生物角度來看,熊貓的棲息地就因為空間被限制了。

行仁德,是高尚的人所期望的,但是仁德到聖人之間為什麼這麼難,想來想去,覺得,解決空間問題最重要。還是用宇宙來講吧,如今我們的人類雖然能去太空,但是也僅限於一段時間,離開地球我們就什麼都不是,我們的認知侷限於地球和有限的空間領域,那麼我們的認知就會停留在這一階段。想要更深入的瞭解宇宙,現在的科技恐怕還無法讓我們拓展空間。

有一句話,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就是一種空間思想,一個人快餓死了,我們給他吃魚,這樣的做法仁德麼,答案是肯定的, 但是這隻能解決一頓溫飽,我們不在的時候,他怎麼辦,我們不可能永遠幫助一個人,那麼這樣的仁德雖然也是高尚的,但是影響力太有限,所以我們如果教他釣魚的方法,這樣他會釣魚了,我們也不擔心他的下一頓了,他也活得了生活的技能,這是仁德麼,答案是肯定的,願意將自己的特殊技能傳授他人的,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對於這樣的行為,必須大加讚賞,但是如果我們把空間概念融入,全部的人都會釣魚了,魚不夠了,這個生態環境和生存環境還是會被打破的,長遠看,這也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所以這種感覺就像是仁德和聖人之間的區別。仁德的作用更多的在於現世,而聖人的作用卻是永生。

所以,我們或許可以認為,仁德是從行為上,物質上解決幫助別人進步,而聖人是從思想上,也就是價值觀上去影響人,幫助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事實上,只有人的思想得到改善和進步,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仁義禮智信其實都是思想的產物,有什麼樣的思想,就會有什麼樣的行為。所以要從上層建築上解決問題,這或許就是孔子能被成為聖人的過人之處,孔子在那個時代,推行的不是治國政策,而是治國思想,因為思想混亂,因為不知敬畏,才會禮壞樂崩。病因找對了,希望也就有了。

所以,授人以魚或授人以漁,雖然值得肯定,但是都不是終極,如何建立人和魚的共生圈才是和諧狀態,人類既可以是地球的守護者,也可以是地球最惡劣的病毒。而生存的密碼,就在我們自己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