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明星首頁明星

中秋將至,如何藉此機會給孩子解釋“時差”這個概念?

由 火殘翼 發表于 明星2021-07-20
簡介《地球的一天》是一個非常獨特的科普讀本,透過知識導讀、超長的彩繪畫卷和科普故事這三個部分的相互補充,把“時差”這個抽象的概念直觀地展現在一個平面上,家長可以地球儀、地圖和其他科普圖書為輔助,幫助孩子在理解“時差”的同時,去感受季節和時間的變

時差是什麼意思

中秋將至,除了給孩子講述中國傳統的神話故事《嫦娥奔月》,你和孩子一起觀察月亮的變化了嗎?還是從網上找來圖片來說明月亮的陰晴圓缺呢?另外有沒有把和月亮、太陽系乃至銀河系相關的圖畫書找出來,和孩子一起讀呢?

為什麼要把相關的書找出來放在一起讀?因為這是一個很好的給孩子建立交叉學科知識體系的機會,也是給孩子講解某一個領域的知識或概念的好辦法。

比如,你和孩子出國旅行,需要“倒時差”的時候,你想好如何給孩子解釋“時差”這個概念了嗎?其實我也沒有想好,不過沒關係,《地球的一天》這本書給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

中秋將至,如何藉此機會給孩子解釋“時差”這個概念?

《地球的一天》這本書一共包括三個部分:知識導讀+超長手繪地理畫卷+藏在畫卷裡的地理故事。下面,我們就分別解讀一下每個部分及這本書的亮點。

第一部分:知識導讀

亮點1:這是一個極好的綜合知識科普機會

《地球的一天》這本書雖然主旨是在為孩子講解“時差”抽象的概念,但是為了具體、形象地說明問題,書中涉及的知識非常豐富。家長以這本書為基礎,能給孩子關聯上的知識也很多,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拓展孩子認知邊界的機會,我們可以從銀河講到太陽系、從月球講到地球上的風土人情。下面我們就由“知識導讀”入手,帶領孩子去認識“時差”。

“知識導讀”是16開4摺頁的一大張手繪圖。它對畫卷將要表述的四季、晝夜、時差等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包括5個小版塊,分別是:世界各地時差、不同的氣候、不同的景觀風貌、不同的文化以及世界名勝古蹟。

中秋將至,如何藉此機會給孩子解釋“時差”這個概念?

家長在帶領孩子閱讀長長的畫卷之前,一定要先進行一下這些基礎知識的科普。讓孩子對時差所對應的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氣候、文化和古蹟等有個大體的概念,如果能夠輔以之前的參觀和學習經驗、相關科普類圖畫書、世界地圖和地球儀等效果會更好。當然,這不是孩子一時半刻就能理解的,我們可以循序漸進地講解和引導。

比如,第一步,我會先找出幾本介紹宇宙和星球等的科普圖畫書,包括《如果把銀河系裝進盤子裡》、《神奇校車-迷失在太陽系》和《太陽和月亮為什麼住在天上》等,用孩子已知的知識作為基礎。

中秋將至,如何藉此機會給孩子解釋“時差”這個概念?

中秋將至,如何藉此機會給孩子解釋“時差”這個概念?

中秋將至,如何藉此機會給孩子解釋“時差”這個概念?

接下來,第二步,再讓孩子回想一下去天文館參觀的情景,找出太陽、地球和月球的模型照片幫助回憶和理解。

中秋將至,如何藉此機會給孩子解釋“時差”這個概念?

然後大體講述一下地球的公轉和自轉,詳細程度可以視孩子的年齡和理解程度而定。

第三步,用地球儀給孩子演示地球的自轉,並解釋南北半球的概念,然後引入“知識導讀”第一個版塊關於南北半球所帶來的季節的差異,以北京和悉尼為例:

中秋將至,如何藉此機會給孩子解釋“時差”這個概念?

第四步,用世界地圖給孩子講解大洲和國家區域的劃分,讓孩子從地球儀對世界的立體認知,轉向平面認知,此時,我們就可以開啟這張超長的“畫卷”,讓孩子體會奇妙的時差。

當然,引導的順序可以是從原因到結果,也可以從結果去尋找原因,家長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先給孩子看畫卷,讓孩子看到“時差”帶來的各種表現,然後再去一步步地尋找原因。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張超長的手繪地理畫卷。

中秋將至,如何藉此機會給孩子解釋“時差”這個概念?

第二部分:超長手繪地理畫卷

亮點2:透過手繪的形式實現從跨越時空到平面展示

“超長手繪地理畫卷”這個部分是由9個摺頁組成的一幅彩色手繪圖,長度達到2。3米,寬度為35釐米,面積可達0。8平方米。作者將地球上13個極具代表性的城市和地區的24小時濃縮在這0。8個平方米的畫卷上。其中,城市有10個,包括

倫敦、巴黎、莫斯科、開羅、北京、東京、悉尼、舊金山、墨西哥城和里約熱內盧

;地區有3個,包括

西撒哈拉沙漠、塞倫蓋蒂草原和格陵蘭島

此外,在第1個摺頁中,介紹了10位來自不同國家的小主角,名字都極具代表性,分別是瑪麗、威廉、安娜、賽義德、小北、撫子、史蒂芬、妮可、勞拉和桑托斯。

中秋將至,如何藉此機會給孩子解釋“時差”這個概念?

透過這些小主角的活動,將各個城市和地區之間的故事聯絡起來,以來自英國倫敦的瑪麗為例,她的哥哥威廉將從法國巴黎給她帶回生日禮物,這樣就將倫敦和巴黎這兩個城市聯絡起來,而且人物的活動使得故事情節富有故事性,讓科普知識並不枯燥。

中秋將至,如何藉此機會給孩子解釋“時差”這個概念?

“超長手繪地理畫卷”這個部分最大的特點就是,透過手繪這種形式,將原本不可能同時看到的跨越時空的景象同時呈現的一個平面上。

因為在現實中,在同一個時間,我們只能出現的一個地點,比如我此時選擇遊覽北京的故宮,就不可能再同時去遊覽悉尼歌劇院和自由女神像。

而“時差”更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兩個地區地方時之間的差別稱作為時差。如果你的孩子到過其他國家或地區,經歷過倒時差,那還容易理解一些。如果沒有這樣的經歷,那麼也沒有關係,“超長手繪畫卷”就能幫我們很好地解釋時差。

拉開這張2。3米長的畫卷,你會發現,橫著看,是每個城市和地區在一天24小時內的生活場景和自然現象,將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和生活狀態表現的淋漓盡致。

豎著看,展現的則是不同城市和地區在同一時間的對比,這裡說的同一時間是以格林尼治標準時間。我們以第2個摺頁為例,當格林尼治標準時間為0:00時,里約熱內盧的當地時間是21:00,墨西哥城是18:00,北京是8:00,塞倫蓋蒂草原是3:00,而西撒哈拉沙漠則是0:00。

中秋將至,如何藉此機會給孩子解釋“時差”這個概念?

中秋將至,如何藉此機會給孩子解釋“時差”這個概念?

中秋將至,如何藉此機會給孩子解釋“時差”這個概念?

中秋將至,如何藉此機會給孩子解釋“時差”這個概念?

此時,再次拿出地球儀和世界地圖,和孩子一起找到並標出上述13個城市和地區的位置,然後對照畫卷上的內容進行介紹,這樣會有更加直觀的感受,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

亮點3:這是一個立體的學科交叉體系

仔細閱讀超長畫卷這個部分,你會發現涉及的知識不僅包括地理、人文,還有自然科學等方方面面。

1. 自然景觀

比如我們沿著塞倫蓋蒂草原這個部分橫著看,發現圖中重點介紹了角馬的遷徙。這樣,我們就可以藉此再關聯上家裡的關於自然科學的科普書籍,比如我們之前詳細介紹過的《動物博物館》、《骨頭之書》、《動物在哪裡?》和《中國兒童動物百科》等等。

2. 地標性建築

除了上述極具特色的地理和自然知識,畫卷中還包括了各地極具代表性的地標性建築,比如北京的故宮和八達嶺長城、東京的東京塔、巴黎的埃菲爾鐵塔和大凱旋門、倫敦的大英博物館和白金漢宮等等。

3. 各地美食

介紹了日本的回轉壽司、里約熱內盧的起司麵包和熱帶水果、莫斯科的紅菜湯等。

4. 體育賽事

畫卷中介紹了法國網球公開賽,可以藉機給孩子講講四大網球公開賽,再講講自己喜歡的網球運動員。

此外還提到了足球、棒球、沙灘排球和F1賽車等比賽。

5. 知名品牌

這裡提到了不少大家熟知的品牌,Dior、LV、優衣庫,還有7-ELEVE便利店。

中秋將至,如何藉此機會給孩子解釋“時差”這個概念?

中秋將至,如何藉此機會給孩子解釋“時差”這個概念?

所以,在閱讀這份超長畫卷的時候,一定要從左到右、一點一點地向前推進,每個小細節都非常精彩,不容錯過。然後再從上到下,進行整體地對比。才不會浪費作者為我們精心挑選和展現的豐富內容。

第三部分:藏在畫卷裡的地理故事

中秋將至,如何藉此機會給孩子解釋“時差”這個概念?

這本地理故事有兩個用途。

第一,是在給孩子進行科普的時候作為輔助資料。

中秋將至,如何藉此機會給孩子解釋“時差”這個概念?

首先是前面關於太陽系、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時差和世界動物等部分。

其次是在介紹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特點時,可以參考書中的內容進行補充。

第二,可以作為旅行指南。

這也可以看做是本書的第4個亮點。

亮點4:可以作為旅行指南

我們不妨就根據書中介紹的內容,以興趣為出發點,和孩子一起設計一條獨特的旅行路線。然後在旅行時,可以去尋找書中介紹的內容,還可以收集當地極具特色的明信片、硬幣、糖果包裝等等素材,回家後製作旅行手賬,幫助孩子感受當地的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讓你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過得更加有趣。具體操作可以參見之前介紹過的《旅行手賬》和《把小日子收進手賬裡》兩本書。

《地球的一天》是一個非常獨特的科普讀本,透過知識導讀、超長的彩繪畫卷和科普故事這三個部分的相互補充,把“時差”這個抽象的概念直觀地展現在一個平面上,家長可以地球儀、地圖和其他科普圖書為輔助,幫助孩子在理解“時差”的同時,去感受季節和時間的變化,並深入地瞭解不同地域的地理環境、風土人情、自然和人文景觀等內容。還可以這套書為出發點,走出家門,將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有機地結合起來,去欣賞和感受外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