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明星首頁明星

宿州的宿字音怎麼讀才算正確

由 趙汗青 發表于 明星2021-08-22
簡介慧明和尚的“周文王吃子吐兔”說興國寺慧明大和尚說:周文王被商紂王囚裡十幾年,他的大兒子伯宜考朝見商紂王,請求釋放文王,妲姬為了證明西伯(周文王)是不是個未卜先知的聖人,就把伯宜考醢了,(醢,就是把人做成肉醬)賜給周文王,並叫他當著使者的面把

宿鳥幽鳴的讀音是什麼

宿州的宿字音怎麼讀才算正確

壺天先生的“遷國”說

壺天先生說宿州原來是山東的古封國,是因戰亂和生存環境惡化而舉國遷來本地的,因後來的政治區域變化而改稱宿州的。

贊成遷國說的學者不少,但這裡有許多存疑無法解釋。如果遷國在周以後,史料查不出記載,況舉國遷徙這樣的大事情實在不該不寫進歷史。

如果遷國在周以後,這裡是宋微子的封地,就算《宿州志》無載,《淮北市志》也該有記錄。

隋唐以前宿州大地,山澤為主,地廣人稀,單從古地名的“一溜十八溝”和“一溜十八湖”可以看出其荒蕪的一斑,如果一個“百乘之國”在某地不被重視就太沒道理了。我從心底不贊成“遷國說”。

此說如果是指江蘇宿遷的話,可信程度會更高一些。

慧明和尚的“周文王吃子吐兔”說

興國寺慧明大和尚說:周文王被商紂王囚裡十幾年,他的大兒子伯宜考朝見商紂王,請求釋放文王,妲姬為了證明西伯(周文王)是不是個未卜先知的聖人,就把伯宜考醢了,(醢,就是把人做成肉醬)賜給周文王,並叫他當著使者的面把醬吃了。周文王明知其中有詐,還是當著使者的面把醬吃了。紂王得報,大笑著說:“什麼聖人,什麼先知先覺,也不過是凡人一個,吃了自己的兒子還不知道。”於是就把文王放了。文王知道紂王會後悔,他帶著僕人沒有直接回西岐,而是直向東南走了。事後紂王果然後悔了,派人朝西追趕文王,卻撲空了。

當時是寒冬臘月,北風呼嘯,雪花飛舞,人困馬乏,天色已晚,只好安營紮寨,待天明再趕路回家。當夜文王坐在帳裡,知道吃了自己的兒子,心裡十分難受,腸胃湧動,直往上翻,老是想噦,他身往前傾,張嘴就吐,誰知他吐出的不是肉醬,而是一隻活蹦亂跳的兔子,那兔子看了看文王,還站起來朝著文王拜了三拜,然後朝帳外跑去了。文王驚愕之餘派人趕快追趕,從人回報說兔子跑了一大圈回到這大帳門口卻再也找不到了。文王只好叫人丈量好距離並做好記號,說是九里單八步,文王的大帳就設在今天的宿州北門口。

後來,周得天下,武王就命令按兔子跑的一圈舊跡建造城池,因文王在此宿夜就叫宿(su)州了。

慧明大和尚的“吃子吐兔”說,贊同者很多,但這距史實太遠了,不足為據。歷史上,周文王根本沒進過宿州地界,此說純系子烏。此說如果周文王吃子(系史實)要吐,也只能吐在陽羨裡(在今河南湯陰縣),不可能過了那麼多天又吐在距裡千里之遙的宿州北門口。隋唐時,此地的祁、、相、符離等城市人只萬餘口,有的還不到一萬就都是名城了,其中根本沒有“宿州”的影子,可見宿州不可能是周文王“吐”出來的。

馨河先生的宿(xiu)州說

據著名學者馨河先生說:宿州原來就該讀xiuzhou,《皖志通考》中有載,但不夠明確。《稗史彙編·唐聞》中講得就比較詳細:說唐朝憲宗元和年間宿州以墉上一小碼頭設治,雖人口很少,但是,事關水上漕運和賦稅收人,治官品階不低,應該是副縣級(從七品)。當時在城市命名時,朝廷爭論很激烈,因宿州地在首都東方,按星宿分佈屬蒼龍領域,應在房、心間。據《漢書·天文志》載:心為明堂,房為天府,皆虛屬,其周邊從者諸星如:亢為過廟,主疾。氐為天根,主疫;尾為九子,曰君臣,斥絕,不和。箕為敖客,後紀之府,曰口舌,如果火犯守角,還有戰爭。故房、心王者惡之。因而這些“二十八宿”星宮都不宜作為城市的名字來用,因而就把這座小城命名為宿州(xiuzhou)了。

我贊成馨河先生的xiuzhou說。但實在不明白為什麼宿州本地人都念“虛”。對此,我討教過馨河老先生,先生說字音的變遷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文字本身進化會改變許多文字原來的讀音,這是時間原因;二是地域文化的差異,讀字時聲階階值不同而造成的結果。

(注:馨河先生姓霍名雲俠,是安徽省宿州市著名的文化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