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明星首頁明星

河源三大產區齊發力,歷史名茶煥新機|廣東茶葉產業大會專題報道③

由 南方農村報 發表于 明星2022-12-14
簡介據悉,東源縣正在積極推動茶園擴種產能提升工程專案的建設,大力支援茶企業打造特色休閒民宿,不斷完善仙湖茶葉基地基礎設施,進一步壯大產業鏈條,提升產業效益,帶動茶農增收,讓茶產業在鄉村振興中發揮更大作用

億美人屬於什麼茶

河源地處廣東省東北部,既是傳統茶葉產區,也是廣東歷史名茶產區之一。境內山地資源豐富,所謂“八山一水一分田”,上千米的高山有上百座,山區土壤植被狀況好、晝夜溫差大,是種好茶、產好茶之地。

一直以來,河源市高度重視茶產業發展,把茶產業作為鄉村產業振興、促進富民興村的重點工程來抓。目前,河源全市茶葉種植面積為14。5萬畝,年產量為8185噸,現有茶企300多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13家,市級龍頭企業31家。紫金縣、和平縣、東源縣三大茶葉主產區,茶產業發展欣欣向榮。

河源三大產區齊發力,歷史名茶煥新機|廣東茶葉產業大會專題報道③

紫金縣:打造“中國蟬茶之鄉”

紫金蟬茶,是指用小綠葉蟬咬過的茶青特製而成的茶葉。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紫金縣引種金萱樹種後,紫金茶農把小綠葉蟬叮咬茶樹的程度拿捏得爐火純青,加之紫金高山雲霧的良好生態環境造就了紫金蟬茶的特殊品質。

“近年來,紫金縣緊抓鄉村振興契機,推動茶產業由小到大、由弱變強,茶產業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建設水平不斷提升。”紫金縣農業農村局茶葉產業發展辦公室主任王捷才介紹,目前紫金全縣茶葉種植面積由2015年的1。8萬畝增加到2021年的6萬畝,品牌價值超34。8億元,紫金正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優質“茶罐子”,“中國蟬茶之鄉”已初見雛形。

今年年初,《紫金縣加快茶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2-2025年)》出臺,提出從2022年起,力爭每年新增茶園面積1萬畝以上;到2025年,全縣茶葉種植面積達到10萬畝,總產量達5000噸,茶產業綜合年產值超20億元,打造5-7個大型茶旅綜合體,全力打造“中國蟬茶之鄉”。

河源三大產區齊發力,歷史名茶煥新機|廣東茶葉產業大會專題報道③

從2020年紫金縣入圍“全國茶業百強縣”,到紫金蟬茶入選全國鄉村特色產品名錄,再到被評為粵港澳大灣區最受消費者喜愛區域公共品牌,如今,紫金蟬茶已成長為廣東三大名茶之一。

日前,紫金縣在第七屆“亞太茶茗大獎”國際評比活動中斬獲6個獲金獎、15個獲銀獎,紫金茶品獲獎數佔總評審數的9。25%。近四年來,紫金蟬茶在“廣東十大好春茶”“廣東十大茗茶”評比中,共25款茶樣獲獎,總數在參評縣(市、區)排名全省第一。紫金蟬茶獲得“中茶杯”“國飲杯”特等獎、金獎等榮譽104項(個)。“紫金出品的蟬茶成為各大評比賽事頭名的常客,這得益於在各大科研院校的大力支援下,全縣大力推廣茶葉有機種植管理模式及進行紫金蟬茶加工標準全覆蓋。”王捷才說。

紫金蟬茶也是河源茶產業品牌的縮影,據統計,河源市茶葉獲得全國名特優新4個,省十大名牌2個,省名牌15個,省名特優新10個,省區域公用品牌5個,綠色茶葉產品11個,有機茶葉產品46個,無公害茶葉產品79個。

和平縣:瞄準高階市場發力

“茶產業是我縣六大特色農業產業之一,我們在逐步加快萬畝茶葉種植基地的建設,把茶產業做大做強。”和平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黃月新表示,近年來,和平縣透過招商引資,培育龍頭企業,規範種植生產標準,對老舊茶園升級改造,持續加強品牌建設等舉措,改變了過去茶葉種植多而散,管理粗放,缺乏標準,品質不一,品牌影響力低的局面。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得益於獨特的小氣候環境,依託生態優勢和現有農業基礎條件,和平縣成功打造出以熱水鎮、青州鎮為核心區,具有各鎮特色的茶產業佈局。目前和平全縣茶葉種植面積2。1萬畝,年產量1400噸,年產值2。3億元。

河源三大產區齊發力,歷史名茶煥新機|廣東茶葉產業大會專題報道③

“這幾年我們和廣東省茶葉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緊密合作,為茶農提供了專業的生產、加工技術支援與指導,茶葉品質有了很大的提升。我們也在佈局打造高階茶,瞄準高階市場發力。”黃月新介紹,和平縣持續推進推進茶葉品牌與市場營銷體系建設,讓熱水同湖月高山雲霧茶、青州金穩高山茶、東水增坑馬增茶、浰源九連山蜆子塘綠茶、浰源九連山昶南峰茶、大壩五花嶂綠茶等地方品牌變得家喻戶曉,深受大灣區消費者喜愛。

今年和平縣將申請“和平茶葉”國家地理標誌商標,逐步打造“和平茶葉”區域公用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和平茶葉獲得多項榮譽,躋身“廣東十大茶鄉”行列。青州鎮被評為“廣東十大茶鄉”,東水鎮增坑畲族村被評為2012年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浰源鎮李田村、青州鎮星和村被認定為2020年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茶葉)專業村。

東源縣:三產融合路更寬

東源縣種茶歷史悠久,已有五百多年曆史,“東江三大名茶”中的上莞仙湖茶、康禾茶就產自東源。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在各級政府的推動下,東源縣在上莞鎮仙湖村連片發展茶葉種植,打造萬畝茶葉種植基地,茶產業迎來了規模化發展。現階段,東源縣已形成四大核心茶產區:以上莞鎮為中心的“仙湖茶”生產區;以康禾鎮為中心的“康禾茶”生產區;以柳城鎮為中心的“柳上美人茶”生產區;以澗頭鎮為中心的“石坪茶”生產區。全縣茶葉種植面積已達5。4萬畝,年產量2500萬噸,三產總產值超10億元。

近年來,東源縣以成功建立省級茶葉產業園為契機,加速茶產業轉型升級,從傳統種茶製茶向深加工、茶旅融合等方面發展,極大地延伸了茶產業鏈條。

河源三大產區齊發力,歷史名茶煥新機|廣東茶葉產業大會專題報道③

“提取茶葉中的茶多酚、氨基酸等營養成分可製作成茶湯濃縮液,能直接沖泡飲用,也能用於製作奶茶、酒水等新飲品,十分適合年輕消費者和辦公一族。”河源市丹仙湖茶葉有限公司行政經理邱麗芳介紹,早在2017年,公司就開始進行茶衍生品的研發生產,與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浙江大學茶學院等科研院校緊密合作,已成功開發出茶含片、茶花面膜、洗護用品等茶衍生品,茶產業附加值明顯提高。

驅車至上莞鎮仙湖村萬畝茶葉基地,沿登山棧道漫步登頂,可將山巒疊嶂的茶園美景盡收眼底。

“在這裡,遊客不僅能遊茶園、品茶宴,體驗手工採茶製茶,領略茶文化,更重要的是能加強東源茶葉的宣傳效果。把遊客引進來,把產品帶出去。”東源縣仙湖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鄒波介紹,作為省級龍頭企業、產業園實施主體之一,公司正大力打造集生態茶園休閒體驗、茶文化展示、產學研結合、精品民宿、旅遊觀光等為一體的鄉村旅遊示範點,以延長東源茶產業鏈條,加速三產融合發展。

透過茶葉產業園建設,上莞鎮打造了“雲上仙湖”“丹仙湖”等產旅專案。據悉,東源縣正在積極推動茶園擴種產能提升工程專案的建設,大力支援茶企業打造特色休閒民宿,不斷完善仙湖茶葉基地基礎設施,進一步壯大產業鏈條,提升產業效益,帶動茶農增收,讓茶產業在鄉村振興中發揮更大作用。

【策劃】嚴亮 洪繼宇

【統籌】葉思敏 徐靖 林佳

【記者】馬俊煒

【來源】南方農村報 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