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明星首頁明星

一個王朝的復現-中藥開啟古代遺蹟之門

由 一塊饢 發表于 明星2023-01-25
簡介結果,後來王懿榮向範維清打探甲骨的出處,這位山東老鄉為了保住“商業秘密”,壟斷甲骨買賣生意,防止王懿榮繞過他派人直接去出土地收購,故意錯指甲骨出自河南湯陰,害得劉鶚也接著被忽悠,在中國第一部甲骨學著述《鐵雲藏龜》內寫上了“龜版己亥歲出土在河

怎樣的土裡有土龍骨

千百年來,在五花八門的中藥裡有著一味名稱“高貴”而來源很奇怪的藥材—— “龍骨”。在東漢時期,它便出現在醫聖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的方劑中,魏晉時期的《本草》也可見其名,後來在陶弘景的《注本草》名醫別錄》和沈括的《夢溪筆談》等等各種與中藥有關的著述中也有它的身影。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龍骨”是可治男子陰虛、女子漏下、小兒驚厥、傷寒痢疾、創傷出血等60多種病症的“神藥”。世人皆稱奇,卻少有人關注它是何物,也沒有人在乎它包含著什麼資訊。

一個王朝的復現-中藥開啟古代遺蹟之門

被“商業機密”矇蔽的“甲骨文之父”

1899年盛夏之際,官居清朝最高學府、主管國子監祭酒的金石學家王懿榮因身感不適,疑心患了瘧疾,便差人前往他經常光顧的藥店達仁堂抓藥熬製。在取回中藥後,王懿榮照例查看了各種藥材,很快便注意到這味頗有名氣的“龍骨”,原來是一些龜甲、獸骨的碎片。當他準備翻檢其他藥材時,腦中卻似隱隱傳來一聲悠長的呼喚,將他的目光拉回至這些甲骨碎片。當王懿榮再仔細端詳時,卻忍不住歡呼雀躍起來,因為手中的“龍骨”沒有刮削乾淨的表面竟然契刻有一些從未見過的符號。雖然他並不理解這些奇怪的圖案代表何種含義,但是深厚的古文字學功底讓他意識到,它們應該是華夏先民所創造,向世人傳遞著來自遙遠時代的“加密”資訊,等待著“有緣人”的到來。

王懿榮深知這些“密碼”的重要價值,顧不得熬製中藥,便馬不停蹄地進行解密工作。透過對“龍骨”上符號的仔細辨認,他發現一些較大的甲骨上面,符號排列整齊,書寫雖有獨特之處,卻與先秦時期流行的金文、小篆等文字頗有相似之處。經細緻查閱典籍,他認為這些“龍骨”上面的符號,可能是比金文更早的文字。隨後,他便分遣僕從前往北京各大藥材鋪,許以重金收購有字的“龍骨”。於是,王懿榮便成了最早認識甲骨文並收藏甲骨的學者,也當之無愧地被冠以“甲骨文之父”的稱號。大致與他差不多時間,嗜好金石學的小說家劉鶚和天津的孟定生、王襄也都開始辨識和蒐集甲骨。

一個王朝的復現-中藥開啟古代遺蹟之門

為儘可能蒐集甲骨,王懿榮還向北京的藥店和藥材商人叮囑,若是有販售“龍骨”的藥材商,直接引至王府便可,於是他便見到了他最重要的“龍骨”供貨商——山東老鄉範維清。或許是出於同鄉的親近感,王懿榮格外高興地拉著範維清觀看他送來的“龍骨”,告訴他上面刻畫的符號乃是有3000年曆史的上古遺文,在“強飲二大白” 他脫去上衣,光著臂膀為範氏諸人潑墨揮毫,每人都贈予對聯或是條幅。範維清看著手中“農事漸興人滿野,霜寒初重雁橫空”的對聯,腦中想的卻是自己販賣的藥材竟然是珍貴的古董,真是“有眼不識荊山玉,拿著頑石一樣看”!王懿榮似乎沒有意識到這位老鄉的真正身份是無利不起早的商人,他的“熱心”之舉是給自己挖了一個大坑,提醒了範維清“龍骨”所具有的重要商業價值。結果,後來王懿榮向範維清打探甲骨的出處,這位山東老鄉為了保住“商業秘密”,壟斷甲骨買賣生意,防止王懿榮繞過他派人直接去出土地收購,故意錯指甲骨出自河南湯陰,害得劉鶚也接著被忽悠,在中國第一部甲骨學著述《鐵雲藏龜》內寫上了“龜版己亥歲出土在河南湯陰西縣屬之古牖里城”。再加上北京的甲骨學研究者大多足不出戶,只是坐等貨物上門,導致甲骨的出土地成了一個不解之謎。

一個王朝的復現-中藥開啟古代遺蹟之門

範維清和其他藥材、古董“二道販子”一面向買家隱瞞甲骨出土地資訊,高價售賣;另一方面則向賣家隱瞞甲骨價格訊息,低價購入,心安理得地做著中間商賺取差價。他們自認為耍著小聰明,隨口用湯陰、衛輝之類虛假的出土地資訊糊弄甲骨收藏家和研究者們,讓不少從北京等地遠道而來收購甲骨的人在這些地方撲了個空。湯陰等地的民眾別說是沒甲骨可賣,就是連之為何物也是一無所知。另一方面,北京的金石學家們憑藉著敏銳的學術嗅覺,還是從這些虛假的資訊裡面找出了些許線索,用這假的“九陰真經”練出了真功夫——將目光投向了中原大地的河南,股商王朝的龍興之地,這裡必然是甲骨的誕生之地。

王懿榮對“龍骨”的解密讓世人叩響了殷商王朝的大門,正當這座大門緩緩發出聲響,有開啟跡象之時,卻不料中華大地上的一場劫難,讓這座大門又繼續沉寂了下去。1900年,義和團運動爆發,八國聯軍人侵中國。王懿榮得知國家有難,不顧年邁體衰投筆從戎,招募了數千名鄉勇共同抵禦外敵。當他聽到北京陷落,慈禧太后攜著光緒皇帝西逃出京訊息,知大勢已去,便攜家人投水自盡,以殉國難。

“庚子之變”後,王懿榮家道中落,其後人為償還借債,將其悉心收藏的甲骨賣給了他的好友劉鶚,也算是讓這些至寶有了最好的歸宿。劉鶚在好友羅振玉的鼓動之下,將自己收藏的甲骨悉數用墨拓印後印刷出版,是為前述之《鐵雲藏龜》。而後又有孫詒讓據《鐵雲藏龜》作第一步考釋甲骨的著作《契文舉例》,二人的研究開啟了甲骨學研究的先河,但他們對於古董商所言甲骨的出土地,並沒有去核實的想法。

一個王朝的復現-中藥開啟古代遺蹟之門

揭開甲骨出土地之謎

浙江上虞人士羅振玉繼王懿榮之腳步,繼續追尋甲骨的來源之謎。他在甲骨現世之初便已耳聞,恨不得立馬衝到王懿榮家裡一瞧究竟。1901年,他在劉鶚家裡終於得見甲骨廬山真面目,不由得感嘆道:這是漢代以來的飽學之士都未曾見過的稀世奇寶啊!他與劉鶚仔細查看了甲骨上的刻畫符號,確認了其為失傳已久的文字,是由古人用刀刻劃而成。羅振玉深知甲骨流傳數千年能儲存下來已十分不易,便自覺地擔負了將其文字流傳下來的責任,一面自己開始收藏甲骨,一面鼓動劉鶚刊佈收藏的甲骨,試圖推動甲骨學的研究。

羅振玉對於田骨出土地資訊的關注,主要源於學術界的挑戰。在甲骨拓本刊佈之後,不但沒有引起學術界多少關注,反而出現了不少反對的聲音。比如著名革命家兼樸學大師章太炎就說:從來沒有聽說過骨頭能夠流傳千年不腐,龜殼也不是什麼靈寶,怎麼可能經歷幾千年而不化人塵埃。至於甲骨上面的符號,中國古代典籍浩如煙海,沒有一部書記載過古人曾經在龜殼上刻畫文字。甲骨的各種說法,指不定就是古董商用來招搖撞騙的說辭!至於研究甲骨,只不過是一幫沽名釣譽的酸腐文人在作秀而已。

一個王朝的復現-中藥開啟古代遺蹟之門

章太炎等人的質疑讓羅振玉啞口無言,也進一步推動了他對甲骨的探索。他透過對手頭甲骨的研究,發現坊間流傳的幾處出土地資訊都是錯的,便試圖透過探尋甲骨的出土地,再結合相關的歷史記載與研究,找到合適的答案。1909年,日本學者林泰輔將他發表在日本《史學雜誌》上的論文《關於清國河南省湯陰縣發現的龜甲獸骨》,委託在北京居住的“文求堂”主人田中慶太郎轉交給羅振玉。羅氏見此文旁徵博引、論述精彩,認為可補充自己數年前為《鐵雲藏龜》作序時的不足,並進一步啟發他的研究,於次年出版了讓他躋身於國際一流學者之列的《殷商貞卜文字考》一書。在書中,他第一次指出:甲骨的發現之地,乃是在安陽縣西五里的小屯村!這裡正是《史記》等歷史典籍中提到的“殷墟”。甲骨出土地之謎,至此終於大白於天下了!至於如何得知,他只言“詢知”,而向誰“詢”得,則隻字未提。或許是他為了保護某個破壞“行規”,透露了真正甲骨出處資訊的古董商人,故意如此模糊處理。此外,也有說法是羅振玉找到了範維清並說服他透露了出土地點。當然,不管是透過何種途徑得知,羅振玉在揭開甲骨出土地之謎上拔得頭籌。1915年,羅振玉又親自前往小屯村一帶作調查,成為第一個親赴甲骨出土地的中國學者。

一個王朝的復現-中藥開啟古代遺蹟之門

近代史上最大的甲骨收藏家

既然弄清楚了甲骨的“出生地”,那麼它的“身份”是什麼呢?羅振玉在劉鶚處最初見到甲骨,略作檢視就指出它屬於殷商時代的遺物,上面的刻紋為占卜用的卜辭。在《殷商貞 卜文字考》中,羅振玉進一步指出:在甲骨卜辭中提到了18個殷商帝王的名諡,據此弄清了甲骨的身份:它屬於殷商王朝晚期,是由史官掌握的重要史料,是比流傳下來的正史史料還要正宗的“史書”。至於位於洹水之陽的小屯村,史書早有記載,其地為殷墟,羅振玉據史書認為它是商王武乙的都城。而另一位甲骨學家王國維否定了這一說法,他在《說殷》中認為“今龜甲獸骨出土皆在此地,蓋即盤庚以來殷之舊都”,即殷墟為盤庚遷殷至帝乙時期的都城,而後董作賓又進一步認為殷墟當屬盤庚至帝辛(紂王)時期,為多數學者所認同。不過,羅振玉首次將出土文獻材料與傳世文獻相結合,以甲骨文證明傳世文獻中關於殷墟說法的正誤,在方法上啟發了後人的研究。聞名於歷史、考古等領域的王國維“一重證據法”,當有羅氏之功勞。此外,羅振玉還依據《說文解字》等典籍,參照金文、籀文、篆文等中國古文字、“識文字、斷句讀”,破譯甲骨文字幹餘字,王國維毫不誇張地評價:“審釋文字,自以羅氏為第一!”雖然羅振玉仍有諸多文字尚未釋出,考釋出的文字也有錯誤,但是給後人的破譯工作奠定了基礎,他提出的問題,諸如《殷墟書契待問篇》、商代世系研究等。給破解甲骨文和殷墟之謎留下了思考的空間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堪稱甲骨學的一代宗師!通往殷商文明的大門就此開啟!

在發現小屯村的基礎上,羅振玉的甲骨收藏是突飛猛進。他之前的收藏與其他人一樣,都是透過古董商購得。由於王懿榮的“善意提醒”,甲骨的行情是水漲船高、價格一路飆升,尤其是有字的甲骨是按字售賣,價格最高達到每字四兩銀子,羅振玉只好有選擇性地購買有新異之字的部分。在知道甲骨出自小屯後,羅振玉派人多次前往購買,以至於在他收購後,“小屯存骨,信乎已罄”!據統計,他最後收藏甲骨數目達到了二、三萬片之多,成為中國近代史上最大的甲骨收藏家。另一方面,由於羅振玉等人的大肆購買,進一步刺激了安陽的村民大肆挖掘甲骨,對遺址和其他遺物毀壞很多。

中國考古時代的序幕緩緩拉開

大約在公元前1044年的一個甲子日早晨,周武王姬發率伐紂聯軍佔領朝歌,用來占卜的甲骨隨著延續500多年的殷商王朝湮滅於歷史,後來人甚至不知殷商先民曾在龜殼、獸骨上刻畫書寫文字,即使是有人偶爾在小屯的土地中翻檢出破碎的甲骨,也都不曾留意上面的文字。直到 19 世紀中葉,小屯村村民在耕種時,經常從田地裡翻出一些明顯在地裡埋藏很久又搞不清楚來頭的骨頭,便隨手處置,或扔在了田埂、河邊,或摻著其他肥料又填回土裡。

一個王朝的復現-中藥開啟古代遺蹟之門

至於這些“一無用處”的骨頭何時變成了“龍骨”,則有另外一個“普通人”的“不普通”的故事。小屯村有一個叫李成的剃頭匠,流年不利,接連二三生了好幾場病,先是得了瘧疾,好不容易扛過去了又渾身瘙癢、長滿膿瘡。他沒錢看病買藥,便聽村兒裡的一個書生的建議,在村外河邊揀了幾塊骨頭,研成粉末抹在了膿瘡上,沒想到很快便止住了膿血,瘙癢症也有了好轉,沒過幾日便完好如初了。後來,李成便在剃頭挑子上放了一個裝有骨粉的木箱,沿街叫賣治瘡止血的“神藥”,成了“半路出家”的郎中。有藥材商見這骨頭有療效,便開始收購,並說這就是中藥裡比較少見的“龍骨”,於是小屯村村民在閒暇之餘,又多了一項蒐集、變賣“龍骨”的賺錢生意。藥材鋪收購的“龍骨”越來越多,便廣開銷路,將之販賣到了全國各地。因緣際會之下,“龍骨”和“伯樂”王懿榮在北京相遇了,於是便有了開篇的故事和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一個王朝的復現。中國考古時代的序幕,也在甲骨的“解密”中緩緩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