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明星首頁明星

吳青峰:用高雅的品味做一張糟糕的專輯|小櫻亂彈秀·文學季

由 鄒小櫻的亂彈山 發表于 明星2023-01-26
簡介在我看來,吳青峰的《太空人》是對James Blake蹩腳的模仿,一張用歐美獵奇大賞博物館的邏輯生拗出來的華語專輯

吳青峰有周杰倫厲害嗎

在我看來,吳青峰的《太空人》是對James Blake蹩腳的模仿,一張用歐美獵奇大賞博物館的邏輯生拗出來的華語專輯。你可以用寫James Blake的樂評套在吳青峰身上——什麼“氛圍電子碎片化”啦,“追求空間感營造”啦,只不過吳青峰得出來的全是錯誤答案。

本期的#小櫻亂彈秀#文學季特輯,我們不僅要談#吳青峰 太空人#,更要談萊斯利·菲德勒和他的《文學是什麼?》,看吳青峰是如何用高雅格調做出一張糟糕專輯,再回過頭審視那個古老的命題:到底音樂有高下和好壞之分嗎?你是否有被高雅綁架呢?

還是那句話:鄒小櫻怎麼說不重要;你怎麼說,你為什麼這麼說,才重要。

09:59

【以下為文字版】

大家好,我是小櫻。歡迎收看本期的《小櫻亂彈秀》之特別節目,文學季。

這一期我們先從吳青峰的首張solo專輯《太空人》聊起。

哎其實吳青峰真的沒有什麼好聊的。就一句話:他用一個歐美流行音樂的方式做了一張華語專輯,但是做砸了。或者更直接一點的說,吳青峰模仿James Blake做了一張專輯,但是翻車了。

吳青峰:用高雅的品味做一張糟糕的專輯|小櫻亂彈秀·文學季

如果想讓我去聊吳青峰是怎麼翻的,是過彎時候速度太快沒剎車還是幹嘛,我覺得,可以,但沒必要。其實鄒小櫻覺得好還是不好,不重要,關鍵是,你覺得好還是不好,以及為什麼。

我想借吳青峰專輯,去引申的一個問題:音樂,是究竟有沒有高低好壞之分?

之前這個問題被李榮浩刷上去的時候,我其實在想,這麼一個破問題還用得著討論嗎。但因為今年我們的主題是文學季,我們想給大家介紹這本書:《文學是什麼?》作者是美國的萊斯利·菲德勒,非常著名的後現代文學批評家。

吳青峰:用高雅的品味做一張糟糕的專輯|小櫻亂彈秀·文學季

這本書真的很厲害。它的副標題叫做“高雅文化與大眾社會”,但菲德勒他作為絕對的精英知識分子,但在這本書裡,我認為他其實沒有偏向精英文學和大眾文學的任何一方。他在書裡提出了一個概念,他認為小說,是一種大一統的體裁。

吳青峰:用高雅的品味做一張糟糕的專輯|小櫻亂彈秀·文學季

吳青峰:用高雅的品味做一張糟糕的專輯|小櫻亂彈秀·文學季

18世紀,反精英主義天才、也是英國小說之父塞繆爾·理查森發明的現代小說。小說的出現,使得文化和文盲的區分變得毫無意義。它既是工業革命的產物,又是政治權力的位移。這個很好理解,我的明清小說,你看《西遊記》這麼厚的一本,得益於印刷術開始普及,書商可以賺錢了,資本主義萌芽誕生了;還有像《金瓶梅》,文學從廟堂之高可以關注人的個體,除了貴族也配擁有文學,這個就是政治權利的下放。

吳青峰:用高雅的品味做一張糟糕的專輯|小櫻亂彈秀·文學季

吳青峰:用高雅的品味做一張糟糕的專輯|小櫻亂彈秀·文學季

菲德勒說,小說的出現,分化出兩種讀者:一種是專業文化人,另一種就是普通讀者,小說就是他們熟悉的唯一的文學形式。普通的讀者,他具備閱讀的技巧,但是他們並沒有沒有被引誘到這些技巧最初誕生的精英文化裡面。讀者能讀懂故事,但是沒有評價故事的標準。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我的意思了。我們把小說推導到唱片,是不是也是一樣的。我們也有兩種聽眾,一種是樂評人、專業的從事音樂製作行業的人;另一種就是普通聽眾。但是,這種區分是毫無意義的。就像我們評價小說,只有暢銷和賣不出去,唱片也一樣,就只有好賣跟不好賣,賺錢不賺錢這兩種。

說了半天跟吳青峰有啥關係呢,碰瓷連瓷都還沒見。彆著急啊。這就來了。

菲德勒還說,我們一旦開始評價,就會冒著雙重風險。第一重風險,我們很容易將“好與壞”和“高雅與低俗”混淆起來。就像吳青峰的這張《太空人》,和《學貓叫》相比,當然是更高雅的音樂,但這是否就代表它就是好的音樂?你在下判斷的時候,有沒有被“高雅”綁架了?就像很多亞逼覺得自己聽搖滾特別牛逼,搖滾樂牛逼在哪呢?你聽痛仰你還牛逼個啥呢?

雙重風險的第二重,書裡的原話,“我們發現,很那讓我們對藝術的批評遊離在謹慎的考慮之外,即是說,理當更看重我們認為可以為生活和文明增色的作品,而不是那些挑戰我們關於人類和上帝基本價值的作品。後一類作品變成洪水猛獸,因為它們冷酷無情地引誘我們走向潛意識的痛苦,而前一類作品則帶領我們走向勢利。

這段話有點繞,其實很好理解。我們閱讀,是不是更愛讀東野圭吾這種推理小說,或者讀阿西莫夫、《三體》這種科幻小說,金庸的武俠小說,因為它們是更加五彩繽紛的,為你的平庸生活增添色彩的。可是,我們明明知道,普魯斯特,博爾赫斯,卡夫卡,這些作家才是去討論世界基本價值的,但是真的讀得很辛苦啊。用腳投票,我也肯定會讀東野圭吾。

關於兩種作品的分歧,其實在流行音樂裡面更加好體現。我覺得這甚至直接導致了中文流行音樂和歐美流行音樂的本質區別。

你聽碧梨就是一箇中二叛逆小女孩在說胡話,打雷姐就是天天出席喪禮,泰勒就是我的極品前男友,A妹也學壞了開始講自己性愛體驗了,你聽歐美流行音樂,你就像在看《美國達人秀》,五光十色;

但你聽中文流行音樂,我們認為那些最好的音樂,你像羅大佑的“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到萬青的“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廈崩塌”,你不管它是民謠還是搖滾,它其實都是很傳統的精英化文人寫作。

所以我的朋友李亦翔他有一個金句:華語流行音樂的本質是文人寫作的通俗版,歐美流行音樂則是獵奇大賞博物館。

吳青峰:用高雅的品味做一張糟糕的專輯|小櫻亂彈秀·文學季

只有一個人,周杰倫除外。

至於吳青峰,他在《太空人》這張專輯,從聽覺體驗上,它是絕對的歐美的獵奇向。我其實很能理解他為何要去模仿James Blake,其實也不能說模仿,JB自2011年發了他那張同名專輯,幾乎影響了全世界的尤其是做獨立和主流中間地帶的音樂人。吳青峰他的solo專輯肯定要有別於蘇打綠,吳青峰他自己是一個能寫出好的旋律的人,但是吳青峰這幾年寫旋律的能力在下降,一方面他也不太願意去寫《小情歌》《你在煩惱什麼》這種,所以他很自然地走向了James Blake的那種“氛圍電子碎片化”。

所以你聽他這張《太空人》,旋律被肢解,大量人聲的拼貼,捨棄沉重的低音律動,追求空間感的營造,這些全都是James Blake開創的美學風格。但是,你用在James Blake那種獵奇博物館,像15秒短影片不停地劃開,這是沒有問題的。可是吳青峰,雖然他的專輯立意,太空主題,和ambient music貼合,還有《男孩莊周》、《失憶鎮》、《水仙花之死》,聽起來都很獵奇,但吳青峰骨子裡面、他所擅長的、寫的最好的歌由始至終都是華語流行音樂的傳統文人寫作。

我希望大家去想一下,這些歌好聽麼?如果你說,好聽,那麼請你去聽聽James Blake,再回來聽聽吳青峰做的東施效顰的蹩腳A貨,你還會覺得好聽麼?整張專輯在我聽下來只有《巴別塔慶典》是還能一聽的,也是他最靠近蘇打綠風格、也是保留了連貫旋律和整體敘事的傳統文人寫作方法的一首。

總的來說,我認為歐美獵奇向能有更大的敘事空間,更多的聽覺刺激,也能構建更多新奇的意向;但是這真的不適合我們中國人。我不認為華語流行音樂中能有像《黃色潛水艇》、《我是海象》這種歌成為經典。還是那句話,周杰倫除外。所以吳青峰想要強行彎道超車,註定是要翻車的。

所以回到我們最前面的問題。如果我們把音樂當做一種商品,它當然沒有好壞,沒有高低,就只有好賣不好賣。但是,如果我們要去評價它的時候,要透過文藝評論對它進行介入的時候,它一定是分好壞,分高低的。音樂作品的好壞,和你選擇的體裁高雅和通俗是可以被分開的。我不會因為吳青峰開的是保時捷,就說明他車技好。

最後,我覺得很多人肯定是不服的,吳青峰的公司應該也要約一些,我們的樂評人寫一寫稿子。不過《太空人》這張專輯,還是有點難度的。我送佛送到西,在這期節目的末尾,收集了一些關於James Blake的樂評,大家只要把James Blake的名字給換掉,再洗一下稿,就可以直接用到吳青峰《太空人》的樂評了。不用謝我,稿費分我一半就好了。

我們下期見。

音樂自媒體

“亂彈山”

萬馬齊喑的亂世裡,

透過音樂,

我們記錄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