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明星首頁明星

年代劇《喬家的兒女》:粗礪時光中的細膩體驗

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明星2023-02-01
簡介另外,《喬家的兒女》巧妙利用轉場剪輯完成了人物由小到大的轉變,如三麗打醬油時,鏡頭圍繞其手和身一圈,畫面中的小三麗便長高了許多

兄妹幾個被領養的電視劇

「本文來源:1905電影網官博」

原標題:《喬家的兒女》:粗礪時光中的細膩體驗

年代劇《喬家的兒女》:粗礪時光中的細膩體驗

電視劇《喬家的兒女》因其年代感十足的故事和飽滿純真的情感引發了許多觀眾的共鳴。該劇以上世紀七十年代一個普通中國家庭的縮影,折射出中國三十年社會的變遷。在日新月異的時代洪流中,喬家人的生活可謂麻辣滾燙,裹挾著世俗人家的一地雞毛。這段粗礪的時光,憑藉敘事、鏡頭以及人物等方面的雕刻,被細細打磨、柔化,叫人深深沉浸、共情。

敘事的細膩

從1977到2008年,喬家人的故事跨越了三十餘年,文學原著中細碎冗長的時光描寫很難在影像化的過程中一一還原,於是劇中的時間被合理地刪繁、精簡,演變為70年代、80年代、90年代與2000年四條清晰的時間線。而伴隨這四條時間線依次上演的,是那些時代的縮影與符號,如機械廠、殘疾人廠,當年的“頂流”周潤發、費翔、鄧麗君、小虎隊等,造成萬人空巷的《大西洋底來的人》《大撒把》,還有收音機、呼機、大哥大、彩電,“晚婚晚育”、出國潮等。這些時代的標誌帶來了濃烈的年代感,正中當代人的懷舊心理。

年代劇《喬家的兒女》:粗礪時光中的細膩體驗

“南京元素”是《喬家的兒女》的亮點,也使得該劇成為一部具有地方美學的“地域劇”。劇中,喬祖望和街坊鄰居那一聲聲“擺得不得了”“腦袋滑絲了”“幹麼事”,將人迅速帶入南京人的生活氛圍;小籠包、煮乾絲、牛肉鍋貼等美食,展現了南京人的口味與風味;紗帽巷、南京古城牆、夫子廟、玄武湖、中山陵、雞鳴寺、長江大橋等地標透過該劇又一次“火出了圈”。正是這些“南京元素”的加入,加深了電視劇的煙火氣和感染力,加強了觀眾的沉浸感,使該劇達到生活化的藝術魅力。

該劇細膩的敘事,還體現在其交織盤結卻又獨立清晰的人物發展線索中。劇中以大哥喬一成為敘事核心,輻射出二哥喬二強、三妹喬三麗、四妹喬四美和小弟喬七七不同的敘事線索,同時還延伸至二姨家、鄰居吳姨家等的生活。每個人物的生活都有一條縱向的時間發展線,即長大成人、結婚成家等;而每個人物又都有橫向發展,即該人物的家庭組建、性格變化、思想轉變等。縱橫結合使得劇集生動飽滿而又立體。但是,該劇始終緊緊扣住喬一成這一敘事核心,將看似散亂的人物故事圍繞於“家庭”。“家庭”始終是這部劇的中心,也是把人物緊密聯絡在一起的敘事動因。

年代劇《喬家的兒女》:粗礪時光中的細膩體驗

鏡語的細膩

電視劇一開始的畫面是水滴在透明的防震棚中慢慢匯聚的特寫,鏡頭轉而切成躺在防震棚裡的大哥喬一成,緊接著又用緩慢的拉鏡頭框入了二強、三麗和四美。開場鏡頭的隱喻不言自明,突出了該劇的主題,即幾個兄弟姐妹就像這水滴,匯聚在一起,彼此影響,無法分離。

細膩的鏡頭語言造就了《喬家的兒女》電影般的質感。劇中多處人物在紗帽巷自如穿梭的場景,攝影機或採用橫向、正面的人物跟拍,或採用高高舉起的搖臂記錄場景,將人物依次帶出,用高流動性、靈活性的場面排程將喬家兄妹兒時的嬉戲、成長後的矛盾與情感等情節一一帶出,也將該劇的時間層次與年代氛圍勾勒出來。

另外,《喬家的兒女》巧妙利用轉場剪輯完成了人物由小到大的轉變,如三麗打醬油時,鏡頭圍繞其手和身一圈,畫面中的小三麗便長高了許多;愛打扮的小四美在鏡前描眉,隨後鏡頭旋轉半圈繞到四美腦後,觀眾們便從鏡子中看到了長大後的四美。這些人物轉場體現了時間的流逝、時代的變化,刻畫出人物的形象、性格,推動了情節的發展,最重要的是,用影像手法巧妙地展現了需要大量真實時空累積、難以瞬時體現出來的變化。

年代劇《喬家的兒女》:粗礪時光中的細膩體驗

人性的細膩

喬家人之中,每個人都有著鮮明的個性,但又絕不是二元對立的黑白分明。就拿被網友調侃為再版“蘇大強”的喬家父親喬祖望來說,他生性霸道自私,不僅迷戀賭博,還多次因投機取巧被騙。但也是這樣一位讓人恨得牙癢癢的父親,卻在喬一成考取大學的時候給他做了一碗雞蛋麵,當三麗和一丁分手後再次見面時有心維護兩人,在這些時刻,喬祖望身上的父性隱約在發亮。

而富有責任感的大哥喬一成,也並不全然“偉光正”。當得知一戶富裕的人家想收養妹妹時,他瞞著家人找收養人爭取,希望能代替妹妹被領養。戀愛時,他唯唯諾諾;在自家人面前卻常常大發脾氣,被網友指責為“窩裡橫”。在這些片段中,喬一成的形象被立了起來。在複雜的心理之下,觀眾感受到了人物身上更多可感的側面,從而擁有了更真實的感受。

劇中,血緣親情是情感刻畫的重點,鄰里街坊的溫情是情緒的推手,而喬家兄妹各自的情感婚姻和人生波折,又為這部劇提供了更多現實和理性的思考。同時,《喬家的兒女》也表達了對往事的懷念、對生活的熱愛,更寄予著這樣的希望:生活可能會像喬家人一樣一地雞毛,但我們仍要勇敢地去愛、去追求。(作者:歐陽沛妮,系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2020級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