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明星首頁明星

夾縫中生存?《新青年》的逆襲之路

由 歷史曉課堂 發表于 明星2023-02-05
簡介《新青年》也跟隨著陳獨秀北上,最終改變了雜誌銷量的不堪困境

新青年雜誌後期改成了什麼

陳獨秀是一個典型的終生反對者,他的一生總是遊離在權力的邊緣,細究陳獨秀的性情,有著“死磕不回頭”的英雄氣質。為了完成革命事業,一輩子死磕到底,本身就是一個痛苦到了極致的過程。無論成功還是失敗,他這一輩子總是清醒的被時代無情的邊緣化。

夾縫中生存?《新青年》的逆襲之路

1915年夏,陳獨秀與眾多留日學生,因反對“二十一條”回國並在上海創辦了《青年雜誌》。這是一本在日後彪炳史冊的雜誌,它的影響未必波及全國,但對於當時的青年學生,絕對有一種吊胃口的新鮮感。正是這本吊學生胃口的雜誌,成了流行校園的課餘讀物。陳獨秀也是藉此本雜誌,培養了一批批忠實的青年粉絲。陳獨秀自辦刊《青年雜誌》,不僅遭遇了賣不出去的窘境,還一度面臨暫停休刊的困境。剛開始辦雜誌,面臨最棘手的便是資金來源問題,這也是後來致使陳獨秀將雜誌社搬到北京大學的主要原因。最要命的困境,還是出版自由受到了嚴苛的法律限制。民國建立不久,法制不健全倒是其次,最為不堪的政令,還是各種政治勢力隨意的更改解釋法律條款。在這樣的尷尬環境下,這幾年的中國出版業發展,呈現一種負增長的趨勢。陳獨秀辦雜誌,倒不會因為這些原因而退縮,他那敏感的神經始終關注著中國最高層的政治動態。袁世凱及其後繼者,尊孔子、拜孔教、恢復帝制,無非是想恢復過去中央政府的絕對權威。這一切的舉動,都只是承襲皇權思想的固有觀念,與新生的民國總是那樣的格格不入。不過,對於陳獨秀而言,這些無疑都是一種倒行逆施,更是造成國民思想愚昧的根本。更為重要的還在於,他所看到了這一個新舊思想更替之際,批判舊思想與啟蒙新思想的必要。

夾縫中生存?《新青年》的逆襲之路

1916年9月1日,因為與上海基督教青年會的《青年雜誌》刊名雷同,第二卷便將雜誌更名為《新青年》。這是一次讀者群的精確定位,也預示了一個新青年新時代新思想新洗禮的到來。這一次被迫更名,不僅完成了調整編輯方針,而且也實現了作者隊伍的實質性突破。《青年雜誌》新增一個“新”字,與陳獨秀提倡新思想、新文化的內容名實相符。陳獨秀號召,新一代青年,做一個名副其實的“新青年”。他提出了著名的“新青年”標準,“青年何為而云新青年乎?以別夫舊青年也。同一青年也,而新舊之別安在?自年齡言之,新舊青年固無以異;然生理上心理上,新青年與舊青年,固有絕對之鴻溝,是不可不指陳其大別,以促吾青年之警覺。慎勿以年齡在青年時代,遂妄自以為取得新青年之資格也”不可否認,《新青年》創刊一年多,只是一個寂寂無名的小刊物。到了1917年,這個小刊物抓住了一個歷史機遇,搖身一變成了中國最高學府的代表性刊物。在蔡元培的舉薦下,陳獨秀被教育部任命為北京大學的文科學長。《新青年》也跟隨著陳獨秀北上,最終改變了雜誌銷量的不堪困境。伴隨著陳獨秀出任北大文科學長,《新青年》的作家實力與粉絲量,也是瘋狂式的暴漲。《新青年》前二卷由陳獨秀“主撰”,其他作者只是侷限於陳氏個人的朋友圈。但到了第三卷,北大學界大咖群星的加盟,引起了更多知識分子的關注。就這樣,《新青年》的銷量從1000份暴漲到了最高15000多份,經濟與社會效益的雙豐收,一躍成了當時最暢銷的知名雜誌。不可否認,這樣的成功運營,在於陳獨秀抓住了新媒體的實體依傍原則,在於《新青年》打破人際紐帶徹底實現價值認同的編輯原則。

夾縫中生存?《新青年》的逆襲之路

其實,《新青年》之所以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還在於打造自己特有的“新文化品牌”。它將自身定位為“青年雜誌”,面向青年與引導青年,立足點又在一個“新”字。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不重視青少年的傳統,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開始改變了對青少年的認知。同樣,陳獨秀在“青年”前面加一個“新”字,就是徹底顛覆傳統價值。在一個新舊思想交替的時代,它的辦刊目的承擔起了啟蒙新青年的新時代責任。就這樣,陳獨秀等人依託《新青年》,順勢而為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啟蒙運動。這是一個旨在批判舊文化與喚醒廣大青年之間,展開的新文化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