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連江:“繡花式”扶貧 “繡”出幸福生活

由 北青網 發表于 旅遊2021-06-12
簡介3年多來,連江投入7602萬元,幫扶隴西實施食用菌大棚種植、中藥材種植、馬鈴薯良種擴繁、巨菌草種植、畜禽養殖、光伏發電、扶貧車間等產業扶貧專案,受益建檔立卡貧困戶超過16000戶

貴安開心農場在哪裡

連江:“繡花式”扶貧 “繡”出幸福生活

菜子鎮二十鋪村貧困戶在香菇種植基地裡忙碌著。本報記者池遠攝

連江:“繡花式”扶貧 “繡”出幸福生活

連江援建的香菇種植基地。本報記者 張人峰攝

連江:“繡花式”扶貧 “繡”出幸福生活

連江建檔立卡貧困戶雷香明領到鴨苗。(連江縣委宣傳部供圖)

連江:“繡花式”扶貧 “繡”出幸福生活

在福州百洋海味食品有限公司,工人將隴西馬鈴薯澱粉製成的連江魚丸串成串。(連江縣委宣傳部供圖)

連江:“繡花式”扶貧 “繡”出幸福生活

連江援建的隴西首陽扶貧車間。(連江縣扶貧辦供圖)

連江:“繡花式”扶貧 “繡”出幸福生活

“姐妹鄉伴”成員進行直播帶貨培訓。(連江縣委宣傳部供圖)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脫貧攻堅已經到了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

2017年3月,東西部扶貧協作讓相隔2000多公里的濱海城市連江與“四塞之國”甘肅定西隴西縣結對認親。自此,一場東西攜手、海陸齊心的扶貧協作壯美畫卷徐徐展開。

跨越時間和山川,3年多來,連江秉著“隴西的事就是連江的事,必須全力辦好”的理念,“輸血”“造血”並舉,從人財物的單向輸送到兩地營商環境嫁接,再到如今的互利共贏,一個個扶貧案例在千尺黃塵上落地生根,助力精準脫貧奔小康。

牆內牆外雙雙開花。精細精準的“繡花式”扶貧亦在連江本地發揮作用,並取得顯著成效。

2017年初,連江在福州市率先成立鄉村振興休閒農業企業黨建聯盟,首創“企業+產業聯盟+貧困戶”的扶貧模式。如今,聯盟成員單位已發展到35家,設立“精準扶貧愛心鋪”,就業幫扶、產業幫扶齊上陣,既扶貧又扶志。連江還創新精神扶貧模式,培育鄉村創業合夥人,擺脫貧困意識,啟用鄉村內生動力。同時,做實“一戶一策”,為困難家庭“量體裁衣”,擬定最優脫貧方案。

連隴共譜“三部曲” 黃土高原換了新模樣

從蔚藍海岸來到黃土高原,連江不少扶貧幹部和企業家將隴西行看作“二次創業”:一個個現代化工廠,一片片滿眼新綠的山林,以及掌握一技之長、笑對生活的困難群眾……3年多來,連江縣透過資金投入、產業培育、消費扶貧、勞務輸轉、人才交流、社會幫扶等,對隴西縣開展深層次、寬領域、全方位幫扶。

這份跨越山海的深厚情誼,讓貧瘠的隴西換了新模樣,交出亮眼成績單:隴西縣貧困發生率由2017年的12。4%降至2019年的0。96%,134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全部實現退出,3。2萬戶逾13萬貧困人口受益。

精準化產業扶貧:授漁更合群眾“口味”

隴西海拔高、晝夜溫差大,非常適合種植食用菌。2019年初,在連江的支援下,隴西縣菜子鎮二十鋪村建起香菇種植基地,以合作社的方式進行生產經營,建檔立卡貧困戶張俊得夫婦加入後,當年就實現脫貧。

菜子鎮二十鋪村香菇種植基地是利用連江·隴西東西部扶貧資金和世行貸款資金849。9萬元建設而成,採取“黨支部+合作社+基地+黨員+農戶”的運營管理模式,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供棒、統一指導、統一加工、統一銷售,帶動了全村9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穩定脫貧。同時,基地以入股分紅形式讓110戶貧困戶受益,每戶年分紅3000元以上。

找準路子拔“窮根”。2017年以來,連江先後在菜子、馬河、碧巖、福星、雲田、權家灣、通安驛等7個鄉鎮幫扶建設了108座溫室大棚和“陽光房”、30座簡易式香菇種植大棚、81座棉被式香菇種植大棚,投入菌棒補貼資金652多萬元,受益群眾達1。05萬人。

不僅如此,連江還積極引導連企在隴西設立加工廠,以高於市場價收購隴西香菇,進行深加工後運回福建銷售,從而提高香菇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

3年多來,連江投入7602萬元,幫扶隴西實施食用菌大棚種植、中藥材種植、馬鈴薯良種擴繁、巨菌草種植、畜禽養殖、光伏發電、扶貧車間等產業扶貧專案,受益建檔立卡貧困戶超過16000戶。

立體式勞務協作:由“山”入“海”促增收

“第一次進工廠,第一次看大海,第一次拿這麼高工資,我們夫妻倆來對地方了!”在福州百洋海味食品有限公司的包裝車間,隴西縣鞏昌鎮園藝村村民杜惠霞滿心歡喜。

今年3月,杜惠霞和丈夫以及其他38名隴西籍務工人員,透過“就業直通車”來到百洋,月工資約4000元。這是百洋招聘的第八批定西(隴西)籍員工。“吃住全包不說,公司擔心我們吃不慣,每月還有300元生活補助讓我們自己開小灶!”。

滿心歡喜的還有孟東映。“我和老公是2018年3月19日到連江的,這裡就是我們的第二故鄉!”在茶花家居塑膠用品(連江)有限公司塑膠水杯生產線上工作的隴西籍建檔立卡貧困戶孟東映,早已融入了海邊的生活。“我們原來在西部一家食品廠工作,一年人均收入也就兩三萬元,來連江後收入翻倍。”

為進一步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促連隴勞務協作更精準、見成效,2018年,連江縣牽頭縣人社局機關第一和第二黨支部、隴西縣勞務辦黨支部、富拉馬斯塑膠公司黨支部、茶花家居塑膠用品(連江)公司黨支部、福建龍和食品實業公司黨支部、百洋海味食品公司黨支部等成立連隴勞務協作黨建聯盟。透過構建“基層組織共建、資訊資源共享、先進文化共育、服務品牌共建、輸轉任務共擔”的黨建工作新格局,進一步鞏固東西部勞務協作工作成效。

連江縣人社局統計資料顯示,截至目前,連江縣共接收甘肅定西市隴西縣42批次輸轉的貧困勞動力2236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670人,人均月收入近5000元。此外,已招錄11名定西(隴西)籍高校畢業生到連江事業單位工作。

寬渠道消費扶貧:

從土產到商品增收路子再延伸

東西協作不僅推動了人員的流動,實現異地好就業、就好業,更讓連江百姓的餐桌多了來自黃土高原的味道。中藥材、馬鈴薯、小米、菌菜、粉條不一而足,連江魚丸也用上了隴西的馬鈴薯澱粉,如此“山珍海味”頗受市場歡迎。

2018年8月,經連江縣政府牽線,百洋公司與隴西凱龍澱粉公司“牽手”。百洋公司副董事長高向登表示,以前公司用的馬鈴薯澱粉多從越南進口,改用隴西馬鈴薯澱粉後,產品受到市場好評。

“消費扶貧是打通隴西脫貧最後一公里的‘金鑰匙’。事實證明,以消費帶動產業增收收效良好。”掛職隴西縣委常委、副縣長的連江縣政協副主席雷發勇表示,透過企業合作、電商銷售,讓隴西土貨從農村走向城市,從產品變為商品。連江還專門設立隴西特產專櫃、建立隴西農特產品館,隴西農產品走進連江的超市、單位、企業、學校。目前,連江已幫助隴西銷售農產品價值逾1億元,帶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8000多戶。

民與村相依共生 鄉村活力迸發

先看一組資料:2017年底,連江71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同年底,50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實現全部摘帽。2017年以來,連江沒有新增和返貧物件。

漂亮“答卷”的背後,是連江各級各部門特別是一線扶貧幹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心和信心,以“繡花”精神將各項工作做實做細做精準。

創新模式:

線上線下同頻共振拔“窮根”

“在黨建聯盟的幫助下,一次就賣了30只土雞。”今年國慶長假,“助穩定脫貧促鄉村振興”活動在連江開展,潘渡鎮建檔立卡貧困戶林應光與夥伴們精心飼養的家禽成了搶手貨。

今年4月,連江縣鄉村振興休閒農業企業黨建聯盟(簡稱“黨建聯盟”)向13個鄉鎮3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免費發放雞苗1600羽、鴨苗1000羽。為了讓他們安心養、大膽養,縣農業農村局選派專業人士開展雞鴨養殖技術指導,並給雞鴨苗購買了產業扶貧保險。

金秋收獲季到來,這些養大的雞鴨直接銷往黨建聯盟的“精準扶貧愛心鋪”,也可以透過福州黨建超市銷往全國各地,線上線下同頻共振,確保有投入、有產出、有銷路。

筍乾、幹辣椒、土雞土鴨蛋……在連江貴安開心農場的愛心鋪裡,各色農家土特產品琳琅滿目。黨建聯盟成員之一、開心農場負責人張連進介紹,愛心鋪免費供建檔立卡貧困戶銷售蔬菜、家禽等農產品,銷售所得歸貧困戶所有。目前,連江已經設立15個愛心鋪,21個鄉鎮的71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與黨建聯盟簽約。

2017年,連江縣在全市率先成立鄉村振興休閒農業企業黨建聯盟,首創“企業+產業聯盟+貧困戶”的共享扶貧模式,已吸引35家企業為全縣71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就業幫扶、精準扶貧愛心鋪、產業幫扶等一攬子幫扶措施。

“扶智扶志”:

培育鄉村合夥人興村富民

“多虧了‘姐妹鄉伴’這個團隊,給了我創業的信心和勇氣。”常年在上海經商的陳愛娥於去年底返鄉,在梅洋村黨支部書記、“姐妹鄉伴”團隊帶頭人陳燕金的帶動下,選擇梅溪畔的一棟建築作為民宿,開啟事業“第二春”。如今,作為“姐妹鄉伴”團隊骨幹之一,她帶著5人專心做民宿,推廣梅洋的美景美食。

2017年,梅洋村“姐妹鄉伴”團隊應運而生,根據梅洋特色,主打梅花酥、梅花糕、梅花蜜、梅花釀等系列梅花伴手禮。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團隊註冊了公司和品牌,股東主要是梅洋的家庭婦女。經過培訓和一次次的實戰,成員們個個都是“多面手”——糕點師、釀酒師、村導遊、直播帶貨網紅。團隊成立1年時,投入的本金就已全部收回,僅梅花酥產品銷售額就達30多萬元。

施策為要:

引活水細流“救急”

“多虧了你們,我現在才能安心帶孫女,有空就種種菜,最近計劃把頂樓再裝修一下。”近日,連江東岱鎮洋西村黨支部書記鄭春洋再次回訪建檔立卡貧困戶林國仙家。看到村幹部來,林國仙熱情地招呼著,並主動介紹生活情況。

洋西村共有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鎮、村根據每戶的貧困特點制定幫扶方案。2016年初,鎮村將林國仙列為重點幫扶物件。根據林國仙熟悉農活的特點,鎮裡為她申請了小額貼息貸款5萬元,並與東岱紅心火龍果場溝通後,讓她入股成為股東,同時讓她在農場上班,每月可領2000元的工資。當年底,林國仙就獲得農場分紅收入1。3萬元,加上工資,年收入達到3萬多元。

更令林國仙欣喜的是,手頭有了積蓄後,他們一家告別了蝸居的石頭房,住進了三層小樓裡。

連江縣扶貧辦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連江在實現貧困村摘帽、貧困戶脫貧的基礎上,繼續穩定醫療、教育扶貧和低保兜底政策不變,透過專案傾斜、信貸支援、技能培訓等措施,發展特色優勢農業、農村二三產業和轉移就業,打造“一村一品”,構建穩定脫貧長效機制,與鄉村振興進行有效銜接,讓小康之花開得絢爛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