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天香》:王安憶,這不是長恨歌裡的民國,而是顧繡發源的明朝

由 實話實說真的好難 發表于 旅遊2021-07-18
簡介《天香》:王安憶,這不是長恨歌裡的民國,而是顧繡發源的明朝《天香》開局很大,評論家都拿來與《紅樓夢》比較

唐花是什麼電視劇

《天香》:王安憶,這不是長恨歌裡的民國,而是顧繡發源的明朝

《天香》:王安憶,這不是長恨歌裡的民國,而是顧繡發源的明朝

《天香》開局很大,評論家都拿來與《紅樓夢》比較。寫家族歷史,上下幾代人的命運,與城市、國家的變遷沉浮。王安憶的小說語言一貫綿細均勻,情緒也剋制。《長恨歌》裡絮絮叨叨鋪開一張描寫上海市井風物的畫卷,一點一滴從弄堂陰影裡牽出主人公的故事。好像講故事不是她最要緊做的,寫氣氛才是第一。有些人會喜歡這種從容的鋪排,也有批評認為囉嗦絮煩,不著重點。《天香》的語言仍是之前風格的延續。《長恨歌》寫民國,畢竟離得不遠,氣韻是熟悉的。《天香》不同,中間隔了漫長的幾百年。

想要了解《天香》的創作背景,我們必須先要了解一下“顧繡”。“顧繡”是上海地區的傳統工藝品。顧繡的特點在於是以名畫為藍本的“畫繡”。“顧繡”創始於明代嘉靖年間韓希孟之手。到了清代,顧名世的曾孫女顧玉蘭設立刺繡作坊,傳授技法,“顧繡”之名也隨之傳遍江南各地。由於含有極高的藝術素養。同普通繡品不同,“顧繡”在當時是達官貴人爭搶收藏的奢侈藝術品,很少被視作實用飾品。

作者盡力要還原一個塵封的時代,寫制度,寫衣食住行,寫造園,寫服章,寫技藝。小說裡不少片段都能讓人聯想到作者參考的材料出自何處。有時候看年輕的網路作家寫歷史小說,遇到某些典故,某些風俗,雖經了小說家的筆法潤色、想象,但讀者仍能看得懂出處。認真的作者會在後頭新增附註,像寫論文一樣。也是很有意思的。

《天香》:王安憶,這不是長恨歌裡的民國,而是顧繡發源的明朝

王安憶的《天香》,本意是想替曾在蘇滬一帶海內馳名的顧繡立傳,然而細細寫來竟成了一部橫跨幾代人的風物史。王安憶自己也說《天工開物》就是在明代完成的,這可說是一個象徵性的事件,象徵人對生產技術的認識與掌握已進步到自覺的階段。在自覺的基礎上無論是造園、制墨、繡畫都開始追求其極致的美,生活用品開始漸漸兼具了藝術品的氣息。隨之相附的,物品的奢華必然帶著的是對生活格調和品質的追求,王安憶對此毫不吝惜自己的筆墨,凡關於吃穿用度、遊玩宴客、婚喪禮儀、時令節慶一筆筆慢慢鋪陳。有著《紅樓夢》般的面面俱到。

《天香》雖點明這是某朝某代之事,也寫出一些確鑿存在過的人物,如徐光啟,但時代感仍然非常淡薄。時代感從人物日常行為而來,舉止、言語,都是小說家不可忽略的事。譬如《金瓶梅》,裙衫狄髻,都有鮮明的”時代感“。《紅樓夢》,九連環、瓶、鏡、玉簪花苞裡的紫茉莉粉、胭脂、石榴裙、簪戴,都是具象的時代標誌。某位清史小說家,寫清早期的宮事,小孩子喊爺爺為”瑪法“,清亮的一聲,好像就在紙上。寫”唐花“,寫”鈿子“,寫宮中的鶴唳與鹿鳴,都是重要、準確的描寫。

《天香》:王安憶,這不是長恨歌裡的民國,而是顧繡發源的明朝

《天香》是她的嘗試,寫得應該很辛苦。作家的每一次嘗試都應尊重。王非常勤奮,也堅定。讓我想到跑步的村上春樹。健康的小說家會有穩定充沛的創作能力。我很佩服她能夠寫完《天香》,雖然結尾有些無法駕馭的感覺,但她畢竟寫完了,一個完整的故事。若是一般作者,寫到寡淡無味的瓶頸階段可能會擱筆棄坑。但她仍一筆一筆把這個故事構築完畢,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能力,這是有意義的,我非常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