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由 陰山小肖 發表于 旅遊2021-07-19
簡介新樹立的文保石碑大仙廟外側拍攝大仙廟圍欄外側拍攝進入內部拍攝那塊著名的石匾——是仙則靈內部拍攝內部拍攝內部拍攝內部拍攝內部拍攝內部拍攝大仙廟石窯遺址處拍攝石窯遺址拍攝石窯近處拍攝大仙廟後側拍攝前不久來到了大仙廟遺址,這次所看到的較之前又有了

大仙廟是供什麼仙

在探尋走訪老包頭(現東河區)境內的古址古蹟過程中,我曾先後多次來到大仙廟遺址,其中三次進行了拍攝,之所以來此“頻繁”,並不是我迷信大仙,更不是被大仙所迷惑,而是一直以來因其外側被一層“神秘面紗”所籠罩,後來進入實地目睹觀察後發現這裡不僅是一座廟宇那麼簡單,而是存有多處建築,但因其破損非常嚴重,現僅存的也是一些斷瓦殘垣在腦海中無法想象出它本來的樣子,所以對這座古蹟充滿了好奇與未知。

在眾多包頭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大仙廟並沒有多麼突出和耀眼,但它卻真正的完美釋詮了文物保護單位中的“保護”二字。在我之前探尋走訪的古遺址中,這座廟址受到的保護程度甚至高過一些自治區、全國重點級別的文物遺址。原因在於它的外側始終被相應防護設施所包圍保護起來,外人很難進入,即便進去,身上也得留些“戰損”痕跡。第一次來到這裡後,不敢多做停留便稀裡糊塗的看了一圈,根本沒弄明白到底哪一處是所謂的大仙廟,看到的都些破破爛爛的土石混築的房子,匆忙出來後站在它西側不遠處一片水泥高臺(有不少人在這裡放風箏)眺望它時,心中在想難道就是圈一層厚鐵皮門就算是把它保護起來了,不管理、不修繕了嗎,任由其在內“徹底爛掉”嗎?掃興而歸後並沒有打算再來,但是我總感覺這座廟址遠沒有我想的那麼膚淺簡單,好多關於這裡的歷史我都不甚瞭解,所以決定繼續前往當年老包頭遺存下的這座大仙廟看看有什麼變化和發現。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第一次來到大仙廟(紅圈標誌內),因其外側被一層厚鐵皮保護,所以很難進入(拍攝於2019年冬)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當時這裡外側僅是立一處關於大仙廟簡介的牌子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厚鐵門板相互銜接保護起來,難見大仙廟真容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進入後拍攝一間正房,感覺不久前有人在此居住,難道這就是以前的大仙廟正殿?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遺存的斷壁殘垣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廟前的石頭石拱門(山門)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很破,但很有歷史感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大仙廟後牆,第一次來還不清楚它的真實來歷,其實是大有來頭

大概一年之後,我再次來到了大仙廟,發現這裡和之前有了很大不同,主要是在於這裡新樹立了一座嶄新文物保護石碑,並且在外側新換了白色鐵皮門作為圍護,能裡邊聽到了有施工的聲音,我走進透過一處縫隙看到,原來裡邊已經開始對大仙廟進行修繕改造了,我當時的內心有些激動,因為之前總是提到文物保護,看來這次真的是落實到了實處。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新樹立的文保石碑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大仙廟外側拍攝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大仙廟圍欄外側拍攝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進入內部拍攝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那塊著名的石匾——是仙則靈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內部拍攝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內部拍攝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內部拍攝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內部拍攝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內部拍攝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內部拍攝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大仙廟石窯遺址處拍攝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石窯遺址拍攝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石窯近處拍攝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大仙廟後側拍攝

前不久來到了大仙廟遺址,這次所看到的較之前又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中透過觀察也大概瞭解了這座廟址以前的樣貌,接下來結合我之前所查閱到的一些關於這裡到史料,圖文並茂來說說這座老包頭的大仙廟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這一次來到後發現在廟外新建造了帶有拱門的土石圍牆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在土石圍牆外側的文物保護石碑——東河區大仙廟,包頭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根據大仙廟文物保護石碑碑文所記載,大仙廟以包頭城土城牆垣作後牆建造,坐北朝南,殿堂以石塊砌築,風格類似妙法禪寺石頭殿。光緒六年(1880年),駐包頭大同總兵張樹屏(建侯)目睹其前任總兵馬升所修成牆後說:“(包頭)二百年來未有城郭,後雖築有土城,高不蔽人,號馬而已”,已不適應“後山不靖”之防務需求。張樹屏剿匪勞累生疾,遂將修城重任交與林成興,筑西北隅城牆時,“且築且圮,如是者再三。群情疑駭,莫省所由”。鎮之父老言:此處原有土龕奉大仙,築城而龕廢,若能恢復,當能順利築城。林成興承諾建大仙祠,不日築城工竣。大仙廟於清光緒八年(1882年)營建,光緒十三年(1887年)告竣,廟門石匾上有林成興題字:有仙則名。解放初該廟已經廢棄,改作民房。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大仙廟址山門,一座堅實厚重的石拱門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在上門頂端有清光緒丁亥年(1887年)石匾一塊,碑銘為“有仙則名”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這座大仙廟位於現在包頭市東河區北斷的大仙廟梁,坐北朝南,地勢北高南低,其在清道光二年(1882)便開始初建,在光緒十三年(1887年),大同總兵林成興在原址上重新修建,並在廟門石匾上題字“有仙則名”。正殿三間,東西住房各兩間,石料取自大專山,大仙廟的廟堂由不規則石塊築成,風格與妙法寺石頭殿相似,

建造‬工匠‬可能‬與‬建造‬石頭‬殿者‬是‬同一個‬地方的‬人‬。

大仙廟‬在‬建國以後‬無‬宗教活動‬,廢棄‬後‬被‬改作‬民房‬。(紅字‬的‬這一段‬,後來‬我在查閱‬張‬貴‬老師‬《老包頭‬的‬工匠‬——石匠‬》一文中‬所記載‬:“清代‬老包頭‬有‬四大‬石頭句局,劉‬石局‬、侯‬石局‬、福石局、西‬石局‬。。。。。。同治‬十二年‬(1873年‬),《新建‬妙法寺‬》記載‬修建‬妙法寺‬的‬石匠‬是‬三‬石‬局‬郭‬有成‬。”所以‬我個人‬按著‬這樣的‬推斷‬,大仙廟‬也‬應該有是‬由‬三‬石局‬郭‬有成‬所建造‬)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大仙廟址內拍攝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石窯遺址處已得到了大力修復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正在修復過程中的石窯

關於這座大仙廟名稱最初由來,應該和舊社會興盛的封建迷信活動有關,當時的社會處於黑暗時期,軍閥混戰,天災人禍導致百姓流離失所,貧苦不堪,外加當時多數貧苦人群愚昧無知,在身無分文的情況下只好聽天由命,迷信大仙來拯救他們於水火之中,而在當時大仙廟一帶的巫婆神漢很是活躍,不斷以裝神弄鬼,鬼哭狼嚎等方式來招引貧民來此信服仰仗它們。後來大同總兵馬升在駐防包頭期間,在修築城牆的過程中破壞了這裡的“風水”,也就是上述碑文中所提到的“土龕”,導致這一處城牆一直處於坍塌後反覆修復的過程之中。其實馬升最早在修築包頭城牆時(1870—1873),所造工程並不是一勞永逸,完美無缺的,或許是因為當時工程時間短,原料供應存在問題,導致所築城牆高度不夠足,規格不高。此後真正的老包頭城牆其實是在後世幾代人的不斷努力修繕下,城牆在才具有一定規模的。

馬升之後,在包頭駐防的另一位清軍總鎮張樹屏在當時大仙廟東側專門建有忠義祠,並立石碑,刻有“樹”軍、“練”軍(所謂的樹軍是張樹屏所帶領的部隊,練軍則是林成興的所帶領的部隊。)陣亡或者積勞成疾病故的英烈將士之爵秩姓名,“吊忠魂而興慕”,專門供奉清代陣亡將士。但是我在這裡東側行走觀察,並沒有看到關於這座忠義祠的建築,反而是一座多空石窯,難道說現存的這座石窯就是當年的那座忠義祠嗎?

另外清軍張樹屏與總兵林成興先後在鎮守包頭時,注重文化教育,成立了“惜字紙會”,同樣在大仙廟東側建禪房三間,內供奉文昌、倉頡,以此為字紙會館。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大仙廟的修復當中的正殿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歷史感十足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大仙廟正殿拍攝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行走到大仙廟北側後,停留目視這座正殿後牆,也就是當年老包頭城的古城牆,現在也是市內唯一被完好儲存下的一小段了,其它的古城牆幾乎都是在1952年第一次舊城改造過程中陸續被拆毀,其中有一處重點提一下,那就是現在東河區人民公園的西牆就是當年老包頭土城西牆的經過地,現在途徑環城路,在人民公園西南側能很明顯看到一處涼亭,而這座涼亭下的小山丘,正是當年拆牆改造時用老城牆的土堆起來的。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東河區人民公園涼亭拍攝(2020年冬)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東河區人民公園西南側的涼亭(2020年冬拍)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大仙面正殿後牆,就是當年老包頭的城牆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在老城牆東側銜接了一段新牆體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當年老包頭城牆,也是現在市區內唯一能看到的一小段古城牆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老包頭的古城牆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探尋包頭市東河區大仙廟遺址

這段古城牆儲存至今非常不易

“每一次都沒有白來!”這是我前前後後來這座廟址的感言,是的,當看到這座老包頭留存至今的古蹟能得到重視,以實際行動的方式去大力修繕,真實還原它最初的模樣,其實是對文物保護做出最大的貢獻和幸事了,但修復到是個細或,更何況是修復文物遺址,所以要等到它真正被修復完畢還要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但這種等待是肯定值得的,我們相信終有一天,大仙廟會“重見天日”,讓更多的人們去看到它,瞭解它,保護它,讓老包頭的厚重歷史文化重新煥發出本該屬於它的萬丈光芒。

參考資料來源:

1、東河區大仙廟文物保護石碑碑文

2、包頭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東河大仙廟簡介

3、《包頭老城》。姚旭/姚桂軒/高凌雲 著。張海斌主編。內蒙古大學出版社

4、老包頭的工匠——石匠。《包頭史研究》續集。張貴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