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費孝通:從實求知 志在富民

由 ZAKER 發表于 旅遊2021-08-06
簡介在吳江區七都鎮開弦弓村費孝通江村紀念館,費老在這裡的足跡被一一記錄,從1936年到2002年,他來到江村共有26次之多

開弦弓村怎麼讀

【時政專稿 文/季菊梅 蒯軍】

提到費孝通先生,他筆下的“江村”一定繞不過。一起走進“江村”,去那裡追尋費老的足跡。

費孝通:從實求知 志在富民

在吳江區七都鎮開弦弓村費孝通江村紀念館,費老在這裡的足跡被一一記錄,從1936年到2002年,他來到江村共有26次之多。

費孝通:從實求知 志在富民

1910年11月,費孝通出生於吳江的一個書香世家,1936年,應姐姐費達生之邀,回到開弦弓村休養。當時,費達生在村裡創辦了“開弦弓生絲產銷合作社”,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家鄉村工業企業。

費孝通:從實求知 志在富民

《開弦弓村志》副主編姚富坤說,它其實帶來了很多的制度,比如說工人上下班制度、工資制度、股份合作制度,這些創新確實帶給這個村裡很大的變化。

費孝通:從實求知 志在富民

現代工業開始進入中國農村,費孝通敏銳地觀察到了這點,並展開了實地調查。1939年,費孝通出版了以開弦弓村為考察物件的博士論文《江村經濟》,而如何讓農民擺脫貧困,也是他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費孝通:從實求知 志在富民

姚富坤說,費先生在很早的時候說過一句話,他說“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 ,意思是農民束縛在土地上,那是有限的,副業可以最大化的。現在江村這個路正是按照費先生早期提出來的那種道路在走。

從江村出發,費孝通以“從實求知”為治學的根基,進行田野調查和社群研究,發表了一系列論著。而作為他治學的起點——開弦弓村,也成為世界瞭解和研究中國農村的一個視窗。

費孝通:從實求知 志在富民

年近六旬的周小芳,至今仍儲存著費老造訪她家時的照片。近年來,隨著村裡打出“中國江村”品牌,周小芳家的民宿拿到了村裡第一張營業執照。她也樂意向前來投宿的旅客,分享與費老相處的細節。

吳江區七都鎮開弦弓村村民周小芳回憶說,費老是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老人,很好說話,跟家裡走親訪友的來的人一樣的,會詢問生活方面、工作方面 ,方方面面都要關心的。

費孝通:從實求知 志在富民

如今的江村,正在探索一條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新路子,越來越多的村民透過開民宿、搞旅遊走上了致富道路。

費孝通:從實求知 志在富民

面對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新機遇,吳江被納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示範區,成為實施這一戰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值得一提的是,今日長三角的發展,正是費孝通先生昨日的期盼。早在1990年全國兩會期間,費孝通就提交了《關於建立長江三角洲經濟開發區的提案》。

費孝通:從實求知 志在富民

上海大學社會學院院長張文宏表示,提出怎麼能夠透過開放把上海自身的優勢以及江蘇和浙江的優勢共同發揮出來,而不是說一家獨大。這樣一種開放的胸襟、種戰略性的思考很有前瞻性,應該說給中國的區域發展戰略提供了很好的建議和對策。

責編: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