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帝王稱謂(二):列祖列宗

由 辛無待 發表于 旅遊2021-09-15
簡介劉邦是開國君主,廟號為太祖(但自司馬遷時就稱其為高祖,後世多襲用之),劉恆為太宗孝文皇帝、劉徹為世宗孝武皇帝、劉詢為中宗孝宣皇帝

漢景帝為什麼沒有廟號

怎麼區分諡號和廟號?簡單地說,稱“什麼帝”的,是諡號;“什麼祖(或宗)”的,是廟號。

廟號是專門被用於宗廟內立室奉祀時的稱號。《說文》釋“廟”:“尊先祖貌也。”廟是古人祭祀祖先的場所,文獻常常“宗廟”連稱。西周中葉以前,只設五廟,週中葉以後始設一廟三昭三穆,左昭右穆,共七廟。從此以後逐漸形成規矩,“天子七廟,諸侯五,大夫三,士二”(語見《禮記·禮器》,《左傳·僖公十五年》也有載)庶民以下一室稱家廟。

帝王祭祖之宗廟叫太廟,歷代皇帝死後,繼任者立室奉祀,為示區分而定廟號,由於先帝往往是現任皇帝的祖先,故稱某祖某宗。開國之君稱太祖、高祖,繼承者則叫太宗、世宗之類。如劉邦稱高祖,漢文帝劉恆稱太宗,唐李淵稱高祖,李世民稱太宗。當廟號、諡號連稱時,廟號在前、諡號在後,一道構成已死帝王的全號。例如漢武帝的全稱是“世宗孝武皇帝”,唐太宗的是“太宗文皇帝”。

廟號取代諡號成為帝王稱謂,恐怕還有隨著專制制度的不斷強化,“家天下”的味道越來越濃的緣故:本來只是皇家的祖宗,現在變成了全國人民的祖宗了。

有一種說法是廟號起源於商朝,如太甲為太宗、太戊為中宗、武丁為高宗。但因文獻缺乏,並不可靠。現在所知比較正規的廟號制度出現在漢朝。劉邦是開國君主,廟號為太祖(但自司馬遷時就稱其為高祖,後世多襲用之),劉恆為太宗孝文皇帝、劉徹為世宗孝武皇帝、劉詢為中宗孝宣皇帝。

最初,皇帝的廟號不是隨便誰就給予的,既有昭穆制度的制約,同時也要求皇帝本人具備某些資格。所以,西漢十二個皇帝有廟號的不過是六七人而已。就連中“文景之治”的漢景帝身後也沒有廟號,究其原因恐怕是和“七國之亂”、廢殺太子劉榮有關。到了東漢廟號就比較氾濫了,前三位明君有廟號還算實至名歸,即劉秀為世祖光武皇帝、劉莊為顯宗孝明皇帝、劉炟為肅宗孝章皇帝,後來的孝和、孝安、孝順、孝桓等帝,都跟明君扯不上關係,卻也都有廟號,不過到了孝獻帝時被取消。

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太祖”或“高祖”,如漢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後面的皇帝一般稱為“宗”,第二代帝王廟號常常為“太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是也有例外,如果王朝帝系發生變化,則其廟號為“世祖”或“世宗”。但是這並不是通例,比如曹魏,曹操、曹丕、曹睿祖孫三代都叫“祖”,實在有點氾濫成災。到十六國時期,後趙、前燕、後秦、西秦等等小國,其帝王廟號幾乎無不稱祖。

因為廟號是紀念祖宗的,所以多數亡國之君沒有廟號,崇禎廟號思宗,是因為明朝滅亡後,還有幾個南明小朝廷繼承了幾年香火。

比較重要的廟號有:

高祖(太祖)這個廟號通常給開國皇帝,比如劉邦、楊堅、李淵等。從漢到唐,基本都是這樣稱呼。但是在五代十國時期,“兒皇帝”石敬瑭之類軍閥弄臭了高祖名號,宋元以後,開國皇帝的廟號都是“太祖”了。

太宗一般是開國皇帝的繼承人,共同特點就是:都不是長子。歷史上廟號太宗的從漢太宗劉恆算起,除了個別例外,基本都還比較有出息,對後世也比較有影響。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趙光義,而明太宗朱棣之於明王朝也是影響非常深遠的人物(明成祖的廟號是後來嘉靖皇帝追尊的)。

世祖一般是王朝的開創者或者承上啟下者,在歷史上都比較重要。比如開創了東漢王朝的漢世祖劉秀、北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燾、元世祖忽必烈、清世祖順治等。

世宗的意思跟世祖相近,更強調皇室血統的轉移。漢武帝廟號世宗,這是由於漢景帝長子劉榮被廢死,他才得以繼承大位,他的後代也成為了西漢以後的歷任皇帝。後周世宗柴榮是郭威的養子,皇室血統當然發生變化。金世宗、遼世宗、明世宗和清世宗,情況大抵都差不多。

比較重要的“祖宗”廟號就是這麼幾個,改朝換代一多,就顯得不夠用,區分度也不強,很容易弄混。為了表現特色,只好取與諡號相類似的廟號,如文、武、仁、睿、明、章等。廟號既然是給祖宗的,所以基本都用好的字眼,但是這擋不住壞皇帝層出不窮,所以有些好字眼也跟著沾上了不好的色彩。

廟號常有一些巧合,很有意思。像孝宗、宣宗號稱小治(東晉孝宗、宋孝宗、明孝宗、唐宣宗、明宣宗),文宗號稱小亂(唐文宗、元文宗、清文宗),這個“文”,恐怕就有些“文弱”的含義了。

正統王朝中有四個仁宗,宋仁宗、元仁宗、明仁宗、清仁宗,總體說來都是他們各自王朝中等以上的皇帝。宋仁宗在位時間長,國家基本安定,他本人又比較寬容,稱得上“仁”。可能就是因此,給這個廟號打了個好底子。以後的幾個仁宗也都不錯,像元仁宗恢復了科舉制度,這在元朝算是一件聖德之舉。明仁宗朱高熾(1378-1425)在位不到1年就死了。他是個遲鈍的胖子,還比較好色(據說他的早死就是因為房事過度),不過他比前面兩位蛇蠍祖宗要善良的多,政治比較清明,所以名聲很好。他的兒子宣宗朱瞻基也是明朝數的上的好皇帝,與仁宗並稱“仁宣之治”。

高宗本來是個好廟號,但是最名不符實的正是這個廟號。事實上,高宗一般都是王朝中衰的製造者,比較著名的就是唐高宗和宋高宗。清高宗就是大名鼎鼎的乾隆,在位時雖號稱“盛世”,其實正是清朝由盛轉衰的前夜。另外漢朝的高宗漢元帝昏聵不堪,西漢王朝實際上就壞在他手裡。南齊的高宗齊明帝唯嗜殺戮,也是個昏君。

英宗是一個多內訌和多麻煩的廟號,而且多數短命。歷史上宋英宗、元英宗只在位三四年,其中宋英宗鬧了一場“濮議”,士大夫們為了一個稱呼問題鬧得不可開交;元英宗鬧了一場南坡之變,連命都丟了;明英宗還鬧了兩場,一個是土木堡之變,一個奪門之變。在位時間雖然不算短,可他死的時候也才34歲。所以,到了清朝這個廟號就算作廢了。

再如穆宗。穆的意思基本上是莊重、恭敬,不能說不好,可是中國歷史上的四位穆宗皇帝的表現卻恰恰相反,而且多數短命。

唐穆宗是典型的昏庸荒淫之君。即位後不能追究殺害憲宗的兇手,把朝政都委以宦官,自己每天縱情聲色,和宦官們打馬球。在他統治期間(不到四年),牛李黨爭愈演愈烈。王船山評價:穆宗朝,君非君,相非相,帥非帥。一次和宦官們打球,驚馬狂奔,使他受到驚嚇致病,後又長期服食金石藥,終於因此而死。

遼穆宗耶律景耽於遊獵,長期不理朝政,整天大醉不醒,連他自己都知道這樣會誤事,告誡大臣他酒醉後的話不算數,等酒醒後再重新複審一下。在他在位期間,皇室內部政變不斷。還殘暴好殺,經常因為一些小事殺死身邊的侍從奴隸。969年二月,他的侍從和廚師在夜裡將他刺殺。

明穆宗朱載垕,年號隆慶。他是嘉靖第三子,又不受寵愛,本來沒有機會當皇帝,只是兩個哥哥都早夭才輪到他。繼位之後隆慶做了甩手掌櫃,躲在後宮享樂,廣修宮苑。穆宗朝,內閣首輔之爭不斷,財政始終匱乏,地方民變不止。穆宗死後,因為前後都是昏君,襯托下他得到的評價還不錯,《明史》說他寬恕有餘,而剛明不足——正如有人說的:“忠厚”不過是“無用”的客氣說法罷了。

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就是同治帝,一生都是其母慈禧太后的傀儡,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親政,所謂“同治中興”和他沒有關係。與歷朝歷代相比,清朝皇帝總體表現還不算太差,同治卻屬於另類,他從小頑劣異常,經常和小太監們喬裝出宮,在市井之間廝混胡鬧。同治12年(1873),他滿18歲,慈禧名義上歸政。儘管已經內憂外患,可他打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重修圓明園,因遭到群臣的強烈反對而做罷。一年後清穆宗病死,死因據檔案記載是出天花,但是很多人懷疑是花柳病。

神宗這個廟號也很麻煩,叫“神”的皇帝,一般都讓大臣比較頭痛,宋神宗的王安石變法不僅沒有解決實際問題反而加劇了黨爭,明神宗萬曆跟群臣鬧彆扭居然搞起了罷工。所以,這個“神”字更多的恐怕是“察察為明”或“神神道道”之意。

德宗的特點似乎是逃難,唐德宗、清德宗(光緒)都是遭遇離亂,都逃出過京城。之所以叫“德”,恐怕是因為除了這個,也實在找不到可以誇的地方了。

中宗,顧名思義就是中興之宗。最早起於漢朝的漢宣帝,可是此後正統王朝的兩位中宗:晉中宗(東晉元帝)、唐中宗竟是“一蟹不如一蟹”,都是尸位素餐的窩囊廢。晉中宗大權旁落,一直是王氏的傀儡,反抗不成鬱郁而死;唐中宗更慘:不但心知肚明地戴著綠帽子,而且還是被老婆和女兒毒死的。所以,宋明清以來,再也沒有皇帝的廟號叫做中宗了。趙構可以說是中興宋朝的皇帝,但廟號也不是中宗,而是高宗。康熙稱得上滿清的中興之君,但也沒叫中宗,而是抬高一格升為聖祖,於是清朝一個王朝出了三個祖(太祖、世祖、聖祖)。

再有宋徽宗、宋欽宗這父子倆,一起做了金國的俘虜,此後這個廟號也就沒人敢用,所以在歷史上僅僅出現過這一次。

諡號用濫了,廟號又沒什麼個性,不是重複太多,就是一股子不祥之氣,所以到了明清,皇帝稱謂基本就改為了年號。過去年號又多又亂,明清時基本上是一帝一號,所以用年號稱謂就很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