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平潭引進臺灣社區治理經驗 打造沒有“圍牆”的社群大學

由 東南網海外頻道 發表于 旅遊2023-01-24
簡介平潭兩岸國學中心負責人遊文娟表示,上井村社群大學第二期研學班目前已經正在規劃,預計將於明年開班,接下來的課程中將融入更多國學經典,讓村民感受身邊的國學內涵,厚植平潭國際旅遊島、兩岸共同家園的文化底蘊,為建設美麗鄉村、和諧社會作貢獻

平潭到臺灣船票哪裡買

“感謝社群大學,讓我在64歲的年紀,還能夠重返課堂,學習這麼多新知識。”7日下午,在上井村社群大學第一期“嵐臺巾幗”婦女研習班的結訓典禮上,小湖社群居民李美玲說,希望社群大學能持續開課,期待能有更多的人受益。

這所沒有“圍牆”的大學,是由平潭兩岸國學中心、上井村村民委員會聯合成立的上井村社群大學。今年8月揭牌成立至今,三個月的時間裡,嵐臺兩岸的講師已開設六堂課,收穫了各個社群居民的肯定與讚揚,但這對上井村社群大學而言,僅僅是一個開始。

引進臺灣經驗 發展終身教育

7日下午3時許,在臺灣小鎮的二樓會議室內,上井村社群大學第一期“嵐臺巾幗”婦女研習班的學員,正一個個有序地坐到座位上。這四十位“學生”平均年齡約58歲,他們在等著講師為他們上最後一堂課。

64歲的李美玲是“班長”,退休後,她加入了潭城鎮活動文化中心女子英姿腰鼓隊,得知上井村要辦社群大學後,李美玲便帶著隊員們一起報了名。“這六堂課我們一節不落,老師們講的課非常生動,還能用到實際生活中,每堂課我們都不打瞌睡。”說起這段時間社群大學的經歷,翁美玲滿懷喜悅之情,她說,1974年讀完中學之後,自己一直想要重返課堂,沒想到四十多年後能有機會實現這個願望,這是真正的“活到老學到老”。

上井村社群大學引進臺灣社區大學“終身教育”的辦學理念,不設門檻、不論年紀和基礎,面向任何有學習意願的居民開放。首期研習班聚焦家庭主婦群體,開設“如何做好溝通技巧”“做好親子教育”“創業技巧”等課程。

“臺灣幾乎每個社群都有社群大學,開設插花、柔道、計算機等各種各樣的課程,只要是社群居民願意,男女老少都能去,不少成年人在社群大學重新找到學習的意義,甚至轉變了價值觀念。”臺籍社群營造師葉鎧嘉是上井村社群大學的發起人之一,他表示,這次在上井村開設社群大學,也考慮到平潭的實際情況,連社群都不限制,其他社群居民只要想來也都可以參與,希望透過營造終身學習的社群環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一方面,打破了“學”的門檻,另一方面,上井村社群大學的“教”,同樣秉持開放的態度。課堂採用互動式教學模式,透過情景模擬等方式,鼓勵學員積極發表見解,與講師溝通互動。

“這一期研習班我們一共有5位講師,其中有4位是臺胞,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讓我們和平潭本地居民充分地交流互動,加強嵐臺基層群眾間的思想碰撞,達到互相學習的目的。”臺籍講師、平潭臺商協會監事長薛清德說。

融入國學經典 助力社群治理

林香金是上井村的村民,第一期研習班課程內容是“如何做好親子教育”,這堂課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發現把課上學習到的內容應用到生活後,自己跟孩子、家人之間的溝通都更加和諧了,相互之間越來越聊得來。”林香金笑著說,好像上了學,日子都過得更樂呵了。

這節深受學員喜愛的課程,是由臺籍講師、平潭兩岸國學中心的文化義工陳翠娟帶來的。課堂上,陳翠娟將國學經典與實踐導行相結合,透過講故事的方式,讓大家對親子教育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及瞭解。

“家庭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親子教育也就尤為重要,在傳統文化中浸蘊而生的國學經典對當代家庭親子教育有著不可小覷的影響。”陳翠娟認為,國學經典的真正意義正是要讓它走進千家萬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平潭兩岸國學中心負責人遊文娟表示,上井村社群大學第二期研學班目前已經正在規劃,預計將於明年開班,接下來的課程中將融入更多國學經典,讓村民感受身邊的國學內涵,厚植平潭國際旅遊島、兩岸共同家園的文化底蘊,為建設美麗鄉村、和諧社會作貢獻。

上井村社群大學帶來的變化並不止於此。講師們除了授課以外,同樣關注學員們是否透過課程學習增加了自信,是否會主動發表自己的見解、參與社群活動組織。由於學員之間居住在同一個社群,共同話題也逐漸從家長裡短,轉向了社群裡的新變化、新舉措。

“經過這段時間社群大學的學習,村民們會越來越關注村裡的各種公共事務,逐漸有了主人翁意識。”上井村村委會主任曹而鑾說,社群治理同樣要依靠教育,下一步,將繼續借由社群大學這個平臺,慢慢加入技能培訓、村居管理等相關課程,讓更多的居民主動參與社群治理。

讓社群大學成為民間的主要學習機制,同時也成為社群治理的重要舉措,這是平潭社群大學未來的發展方向。“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計劃逐漸擴大社群大學的影響範圍,如果其他社群居民有興趣,我們可以讓他們來直接參與課堂,也計劃組織講師進入其他社群開班授課,惠及更多的基層群眾和社群。”葉鎧嘉說。(融媒體記者 楊詠林/文 趙曦/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