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天下長河:靳輔治河為何如此難?宋元時,黃河被決堤3次南流入淮

由 常棣tandy 發表于 旅遊2023-01-31
簡介1、宋金時期的人為黃河決口從此,大河離開了《山經》、《禹貢》以來流經今浚縣和滑縣南舊滑城之間的故道,不再東北流向渤海,改為以東南流入泗、淮為常

泰州最高的樓叫什麼

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冬,宋王朝為了阻止南下的金兵,人為決河,使大河“由泗入淮”。

天下長河:靳輔治河為何如此難?宋元時,黃河被決堤3次南流入淮

決口地點大約在滑縣以上的李固渡(今滑縣西南沙店集南三里許)以西,新道東流經李固渡,又經滑縣南,濮陽、東明之間,再經鄄城、鉅野、嘉祥、金鄉一帶匯入泗水,由泗入淮。

1、宋金時期的人為黃河決口

從此,大河離開了《山經》、《禹貢》以來流經今浚縣和滑縣南舊滑城之間的故道,不再東北流向渤海,改為以東南流入泗、淮為常。

這是黃河歷史上第四次重大的改道。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佔有河北地後,迫宋和議,以河為界。以後佔有河南地,建立劉豫偽齊政權。

1128年杜充決河後,紹興九年(1139年)宋金和議,以杜充決河為界。紹興十一年(1141年)金廷又迫宋和議,劃淮為界。於黃河下游全入金境。

金朝對黃河下游的防治也頗重視。“設官置屬,以主其事。”沿河置二十五埽,六在河南,十九在河北。沿河各州縣均設巡河官,統領沿河二十五埽兵萬二千人。

但是從大定六年(1166年)開始,河患連年不斷,實“以河道淤積,不能受故也。”所以“數十年間,或決或塞,遷徙無定”。

天下長河:靳輔治河為何如此難?宋元時,黃河被決堤3次南流入淮

當黃河下游河道離開了這一控制點後,下游河道折向東或東南,即擺動於豫東北至魯西南地區。金代有記載的12次決口中,決後河道擺動在該地區的佔10次。而這個地區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最後流入淮河。

宋金時期河道變遷的趨勢,可以歸納為兩點。

(1)河道“勢益南行,幹流擺動逐漸趨向東南,決口地點漸向上(西)移。

決口開始在今山東鉅野、壽張、鄆城、曹縣一帶(1150年、1166年、1167年、1168年),河道時東北決入梁山泊,分南北清河入海。以後決口漸西移至汲縣、陽武(今原陽東部)、延津一帶(1171年、1177年、1180年、1186年)。

天下長河:靳輔治河為何如此難?宋元時,黃河被決堤3次南流入淮

從1171年(金大定十一年)和1177年、1178年等決口和築堤的地點來看,河道已流入開封府境。1180年(大定二十年)在衛州(治汲縣)延津決口,洪水流至歸德府境,東南由泗入淮。

據實地考察,今延津縣境太行堤以南存在大片東西向由沙丘、沙岡和窪地組成的古河道帶,就是這次決口後開始經元明兩代逐漸形成的。1194年(明昌五年)夏曆八月,河決陽武,灌封丘而東,“水勢趨南”。

這次決河後,自陽武至曹縣的河道逐漸向南移動,由胙城、長垣以北,改經兩縣之南。1217年(興定元年)前,大河又由楚丘(今曹縣東南)北改經縣南。以後楚丘以下河道繼續南擺,原屬河南歸德府的虞城、碭山兩縣城先後為河水所蕩沒,兩縣建制撤銷。

元初復置後,又改隸河北之濟寧路,黃河已改經兩縣之南,東經蕭縣致徐州入泗。

可見自12世紀中葉至13世紀上半葉,黃河下游河道不斷向南擺動。

(2)黃河除幹流外,還有幾股岔流同時存在,這幾股河道迭為主次,匯准入海。

例如,1168年(大定八年),大河在李固渡決口,淹沒了曹州城(今曹縣西北60裡),奪溜3/5,流入今單縣一帶,經碭山、蕭縣,于徐州入泗,舊河僅佔水流2/5,當時未使“二水複合為一”,遂開始出現“兩河分流”的局面。

1187年(大定二十七年)金王朝曾規定黃河下游沿河的4府16州44縣的地方官都兼管河防事。

從這44縣的分佈,可以知道大定末年黃河下游分成三股:

幹流一股自李固渡經延津、胙城、長垣、東明(今東明集)之北,定陶、單縣之南,虞城、碭山之北,經蕭縣至徐州入泗;

北面一股大致即宋建炎二年形成的河道;

南面一股約在今延津縣分出,經封丘、開封、睢縣、寧陵、商丘等地。三股都注入泗水,由泗入淮。

天下長河:靳輔治河為何如此難?宋元時,黃河被決堤3次南流入淮

內河道變遷的原因是:

①河道初進入豫東北和魯西南地區,都是平地漫流而成,河床寬淺,“寬易無定”。雖有堤防,多為砂土所築,易受洪水衝潰,汛期往往決成數股並流。

②河道主要活動在接近南宋疆域的地區。金朝政府害怕“驟興大役,人心動搖,恐宋人乘間構為邊患”。對決河不敢大規模築堤堵口。

同時金朝開始南侵時,宋靖康時曾一度同意以黃河為與金人分界線。河道不斷南擺,金人佔領區越大,對金朝越有利,故不致力於河道的固定,只採取那裡決口分流,即在那裡築堤堙水的消極防禦,遂使多股分流的局面長期保留下來。

2、宋元時期的人為黃河決口

宋元之際黃河有兩次人為的奪流。

一次是1232年(窩闊臺四年)蒙古軍圍攻金朝的歸德府城(今河南商丘),人為決河于歸德鳳池口(今商丘西北22裡),河水奪濉入泗。這是黃河歷史上第一次走濉河。

1234年宋軍入汴(今開封),蒙古引軍南下,決開封城北20餘里黃河寸金澱水,以灌宋軍。河水由此南決,奪渦水入淮。

這是黃河歷史上第一次走渦河。

直至1272年(元至元九年)黃河在新鄉決口,流經也不清楚。

1286年(至元二十三年)10月,黃河在原武、陽武、中牟、延津、開封、祥符、杞縣、睢州、陳留、通許、太康、尉氏、洧川、鄢陵、扶溝15處決口。

天下長河:靳輔治河為何如此難?宋元時,黃河被決堤3次南流入淮

從決口的地點來推斷,當時的黃河在原武或陽武境內分成三股:

一股經陳留、杞縣、睢縣等地走金末以來大河,由徐州入泗,大致即古汴水所經,稱為汴道;

一股在中牟境內折而南流,經尉氏、洧川,扶溝,鄢陵等地,由潁水入淮;

一股在開封境內折而南流,經通許、太康等地,由渦入淮。

至此,黃河下游已自太行山東麓至黃淮平原西緣的整個華北大平原上繞了一圈。

這可以說是黃河歷史上第五次重大的改道。

黃河下游河道奪潁河入淮,到達了黃淮海扇形平原的最西南極限,這與下游河道沿岸條件有關。黃河下游河道北岸出山以後,南岸還有今鄭州市西北邙山的控制。

邙山古稱廣武山,是嵩山從伊洛河口沿黃河南岸向東延伸的部分。在古代原作西南——東北向。

黃河下游河道由於廣武山在南岸的控制,下游河道出山後南擺基本上不超過古汴河(即鄭州、開封、商丘、虞城、碭山、徐州)一線。廣武山北麓尚有大片灘地,漢唐時濟、汴即在此分河水東流。

唐代還在廣武山北麓灘地上設定河陰縣和河陰倉,可見當時灘地十分廣闊。以後灘地可能有所坍塌,但宋代前期黃河主河道偏北,廣武山北麓仍有高闊的灘地7裡。

1079年(元豐二年)曾在灘地上開鑿一條長51裡的人工渠道,自鞏縣境內引洛水東流入汴,作為汴河的水源,因水源較清,稱為“清汴”。

自北宋元祐(1086~1093年)以來,黃河主河道“稍稍臥南”,“北岸生灘,水趨南岸”。

金代以後,位於廣武山東北麓灘地上的唐宋河陰縣也塌入河中,元時河陰縣治遷至廣武山北一里。1355年(元至正十五年)一次河決,河陰縣“官署民居盡廢,遂成中流”。

今邙山臨黃一面,削壁陡立,由於黃河河道不斷吞齧廣武山的緣故,使原來東北向變成東南向,遂使黃河有可能在鄭州一帶決向東南,沿著今賈魯河一線,奪穎入淮。這是13世紀以後下游河道變遷的一個特點。

天下長河:靳輔治河為何如此難?宋元時,黃河被決堤3次南流入淮

宋元時期黃河下游河道變遷特點,大致有下列幾個方面:

(1)決溢十分頻繁

從至元九年(1272年)河決新鄉算起,到至正二十八年(1363年)也就是元朝統治中原的90年內,決溢有六七十次之多,平均每1.4年一次。

決口的處所有二三百處。這僅是個約略的數字。

例如,至元九年至二十三年(1286年)的14年間,記載只有至元二十年(1283年)河決原武一次,河道卻由新鄉決口而轉為東南由汴、渦、潁入淮。

(2)決溢地點分佈而言,在元初所形成的三股河道上,歷年多有決溢。

大致可以泰定年間(1324~1328年),分成前後兩期:

前期決溢地點主要集中在汴梁路範圍內,相當於今河南省以開封地區為中心,西至滎陽汜水鎮,北至封丘、延津,東至民權、柘城,南至漯河市、項城。

決溢的地點經常是封丘、原武、陽武、開封、杞、太康、通許、睢州(今睢縣)、睢陽(今商丘)等,即汴、渦、穎三股分流上。後期則向北決口較多,濮陽、汲縣(今衛光年)、長垣、東明、濟陰(今菏澤)、成武、定陶先後成為決口和築堤的地點,以曹州境內為最多。

當時會通河已開,北決常沖毀運河,故元一代漕糧仍以海運為主。至大年間有人預言黃河有北決“復鉅野、梁山之意”。泰定以後,突破常態,正式出現了“復鉅野、梁山”的局面。至順元年(1330年)曹州成武、定陶縣境分築魏家道口河堤,就是為了防禦河水的北決。

(3)長期存在汴、渦、潁三股分流,而以汴道為正流。

然而黃河汴道自元初以來沿岸堤防已破殘不堪。例如,自陳留至睢州(今睢縣)百餘里間,南岸舊有缺口11處之多,決口也以汴道上的陽武、封丘、開封、祥符、睢陽、杞縣、襄邑、寧陵為最多。

大德二年(1298年)河決杞縣蒲口,決口有千餘步,同時決口的有96所。其時亦有向南決入渦、潁二水,如大德元年(1297年)三月,歸德徐州、邳州宿遷、睢寧、鹿邑三縣,河南許州臨潁、郾城等縣,睢州、襄邑、太康、扶溝、陳留、開封、杞等縣,河水大溢,漂沒田廬,沿岸的陳(治今淮陽)、潁(治今阜陽)二州受災尤為嚴重。

天下長河:靳輔治河為何如此難?宋元時,黃河被決堤3次南流入淮

據粗略統計,自蒙古滅金至元亡的近110餘年內,決溢地點有明確記載的有50餘處,有時幾十處同時決口。

例如,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陽武縣等地“河決二十二所”。1297年(大德元年)杞縣蒲口河決以後,走汴道的一股大河堤岸上,僅南岸就有舊缺口11處。

這股大河南北岸地勢高低懸差很大,“大概南高於北約八、九尺”,河多北決,因而南岸的缺口不塞,聽其分水。

其後時而北決,時而南決,“南至歸德諸處,北至濟寧地分”,連年為害。

1344年(至正四年)黃河在曹縣白茅堤北決,豫東、魯西南地區各州縣皆遭水患,洪水沿著會通河、北清河,氾濫於兩河沿岸的河間、濟南等路地域。

3、人工河賈魯河

1351年(至正十一年),在賈魯主持下開展了治河工程。

賈魯治河時堅決主張築塞北流,挽河東南走由泗入淮的故道。他治河的策略是“疏塞並舉”,先後疏浚了河道280餘里,新道自白茅堤黃陵岡(今蘭考縣東)至歸德府哈只口(今商丘縣東)歸入故道,凡182裡許,另外自凹裡村至楊青村(屬曹縣)開渠98裡許,接入故道為減水河。

在哈只口至徐州的300裡故道內修補大河堤缺107處,形成了歷史上著名的賈魯河。

河道的深廣、堤岸的高低寬狹都有一定的規格。還根據水情設計了不同的堤埽,如堤岸有刺水堤、截河堤、護岸堤、縷水堤、石船堤;埽工有岸埽、水埽、龍尾埽、攔頭埽、馬頭埽等,工程措施十分完備。

在堵口時先用了27只大船同時鑿沉截流,最後堵口合龍,使“決河絕流,故道復通”。

這條河道大體上經原武(今原陽縣西南原武)黑洋山,陽武(今原陽)、封丘荊隆口、中灤鎮,至開封陳橋鎮,經儀封黃陵岡,以下經曹縣新集,商丘丁家道口,虞城馬牧集,夏邑韓家道口、司家道口,經蕭縣趙家圈、石將軍廟、兩河口,出徐州小浮橋入運河(即泗水),由運入淮。

天下長河:靳輔治河為何如此難?宋元時,黃河被決堤3次南流入淮

因由賈魯主持治河,明清兩代都稱之賈魯河,以治河者來命名黃河下游河道,在黃河史上僅此一例。又因為河道較順直,明代前期大部分時間黃河走此道,被譽為“銅幫鐵底”。

從元末至明初,農民戰爭烽火遍地,河政不修。黃河下游在豫東、魯西南地區內不斷地南北擺動,起先是經常北決,今山東金鄉、魚臺、任城(今濟寧市)、範縣、壽張、須城(今東平)、東阿、平陰一帶皆罹河患。

1366年(至正二十六年)後,幹流又向北徙,“上自東明、曹、濮,下及濟寧,皆被其害”。

明洪武元年(1368年)河決曹州雙河口(約今山東菏澤東北雙河集),東流入魚臺縣境,朱元璋大將徐達正方北征,即利用黃河的決流引入泗水,即元開的會通河,作為向北運輸軍需的水源。說明那時黃河仍走元末徙入山東境內的一股。

天下長河:靳輔治河為何如此難?宋元時,黃河被決堤3次南流入淮

自洪武八年(1375年)至二十四年(1391年),決口地點有20餘處,大多數在滎澤、原武、陽武、中牟、祥符、封丘、陳留、蘭陽、儀封、歸德一線上,也有在此線以南的杞縣、睢州、寧陵、西華、項城等地。可見黃河干流又向南擺,恢復了賈魯河故道,並不時南決走潁、渦等水入淮。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於歷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