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我心目中最偉大的十大交響曲(四)

由 讀裁者黃遠輝 發表于 綜藝2021-08-17
簡介《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第四樂章是變奏曲,可與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終樂章歡樂頌相媲美

不太快的快板是多少拍

我心目中最偉大的十大交響曲(四)

作者:

讀裁者

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

推薦閱讀書單:

《巨人三傳》《貝多芬傳:磨難與輝煌》《約翰·克利斯朵夫》《天堂城堡中的音樂:巴赫傳》《交響樂欣賞十八講》《聆聽音樂》《西方文明中的音樂》《穿T恤聽古典音樂》《音樂的極境》《餘下只有噪音:聆聽20世紀》《樂之本事:古典樂聆賞入門》

我心目中最偉大的十大交響曲(四)

我心目中最偉大的十大交響曲(四)

我心目中最偉大的十大交響曲(四)

我心目中最偉大的十大交響曲(四)

我心目中最偉大的十大交響曲(四)

我心目中最偉大的十大交響曲(四)

我心目中最偉大的十大交響曲(四)

我心目中最偉大的十大交響曲(四)

我心目中最偉大的十大交響曲(四)

我心目中最偉大的十大交響曲(四)

我心目中最偉大的十大交響曲(四)

第一、第二、第三篇請關注回看……

(二)貝多芬無人能超越的交響曲

貝多芬的音樂創作生涯大體分為三個階段:1803年之前的早期階段,1803-1815年的中期階段,1815年之後的晚期階段。1802年以後,貝多芬發現自己耳聾的殘酷事實,內心一度非常痛苦,曾傷心寫下

《海利根施塔特遺囑》

。音樂史上,身殘志堅的偉大音樂家,除了貝多芬,還有寫出絕美交響詩

《伏爾塔瓦河》

、交響詩集

《我的祖國》

的捷克作曲家

斯美塔那

(眼瞎加耳聾);以

《安魂曲》

(被譽為世界四大安魂曲之一)聞名遐邇的法國作曲家

福萊

;以

《綠袖子幻想曲》

聞名於世的英國作曲家

沃恩·威廉斯

;以及以二胡曲

《二泉映月》

聞名世界的中國民間音樂家瞎子

阿炳

等等。

NO1:《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

是貝多芬作於1804年的交響曲,作品55號,時長約50分鐘,又稱

《英雄交響曲》

。交響曲第一樂章描繪英雄在戰鬥中成長;第二樂章是葬禮進行曲,是貝多芬獨創;第三樂章是諧謔曲;第四樂章是凱旋進行曲式的終曲。《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是貝多芬里程碑式的作品,這部作品以其宏大的規模和巨大的能量在交響音樂史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是貝多芬應法國駐維也納大使特邀寫下的交響曲,原標題是

《拿破崙·波拿巴大交響曲》

。貝多芬非常崇拜拿破崙,把他看成是普羅米修斯一樣的英雄。拿破崙稱帝的訊息一傳出,讓貝多芬感到非常失望和氣憤,於是將標題改成“

為紀念一位偉大的人物而寫的英雄交響曲

”。《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要表達的主題是“自由、奮鬥、革命精神”,充滿了英雄主義氣概。

《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第一樂章採用

奏鳴曲式

,由“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三部分組成。呈示部由兩個主題構成,第一主題和第二主題形成對比,開始是非常陽光的主題,慢慢有段陰鬱情緒就穿插進來。展開部將呈示部的主題進行變化,會增加新的旋律進來。羅曼·羅蘭描述第一樂章:“英雄的戰場擴充套件到宇宙的邊界,在神話般的戰鬥中,被砍碎的巨人像洪水前的大蜥蜴那樣重新長出了肩膀,意志的主題投入烈火中冶煉,在鐵氈上錘打,他裂成碎片,伸展著,擴張著”。

《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第二樂章是

葬禮進行曲

,表達英雄的逝世和人民的追思,雖說是葬禮進行曲,但卻哀而不傷。羅曼·羅蘭稱第二樂章是“全人類抬著英雄的棺柩”。

《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第三樂章是

諧謔曲

,直接把聽眾從悲愴的氣氛之中帶入充滿朝氣和激昂的氛圍裡。

《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第四樂章是

變奏曲

,可與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終樂章歡樂頌相媲美。這個樂章的變奏主題是貝多芬在1795年間寫成的一首鄉村舞曲,曾在貝多芬的芭蕾舞劇

《普羅米修斯的生民》

中使用過。關於普羅米修斯主題,我曾在《諸神傳說(古希臘羅馬篇)》有專門介紹,請大家關注回看。末樂章的速度很快,調性回到作品主調降E大調,交響曲的第一樂章和末樂章一般是相互呼應的,以主調開始並以主調收尾。第四樂章包含主題與變奏,“普羅米修斯”的主題在這裡做了十一次變奏。

1805年4月7日,貝多芬親自指揮,在維也納大劇院舉行了《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首演。《英雄交響曲》是貝多芬人生重大轉折的標誌,是他戰勝命運的標誌性作品,他曾說過一句話:“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永遠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NO2:《d小調第九交響曲》

是貝多芬1819-1824年間創作的一部交響曲,因第四樂章加入了大型合唱,故又稱為

《合唱交響曲》

,時長有1個多小時,但並無冗長拖沓之感。合唱部分是以德國著名詩人席勒的《歡樂頌》為歌詞而譜曲的,是這部交響曲最為著名的主題。貝多芬的《d小調第九交響曲》堪稱“

全宇宙最偉大的交響曲

”,是西方古典音樂的楷模之作,一座令人無法企及的高峰。

第一樂章,不太快的莊嚴的快板,d小調,2/4拍子,奏鳴曲式。

第二樂章,極活潑的快板,d小調,3/4拍子,詼諧曲式。

第三樂章,如歌的柔板,降B大調,4/4拍,變奏曲式。

按照傳統,交響曲第二樂章通常是慢板,第三樂章是快板,但是貝多芬打破慣例,第二樂章用了極活潑的快板,第三樂章是如歌的柔板。自此,交響曲第二樂章不再是萬年不變的慢樂章,交響曲也不一定是隻有四個樂章,比如馬勒的《第五交響曲》,第一樂章一上來就是“葬禮進行曲”;第二樂章是快板,奏鳴曲式;第三樂章是小快板,諧謔曲;第四樂章是小柔板;第五樂章是迴旋曲,不太快的快板。

第四樂章,急板,D大調,4/4拍,整個樂章的核心是合唱的“歡樂頌”主題,這是一首龐大的變奏曲,是人聲與交響樂隊合作的典範之作。

貝多芬和他的友人回憶起當年讀席勒《自由頌》的情景,他說他要寫一首交響曲,用人聲唱出自由的聲音。席勒創作《歡樂頌》是為了呼喚平等與博愛,寬容與諒解,原詩一共八段,《d小調第九交響曲》的人聲部分,分為獨唱、重唱、合唱三個段落,其靈感來自《歡樂頌》的第一段。

《歡樂頌》現在是歐盟的盟歌

《d小調第九交響曲》首演獲得空前成功,返場鼓掌了五次,整個維也納為之瘋狂。這是一個非常悲壯的場景,因為無數人的歡呼、致敬、鼓掌,貝多芬都已經聽不見。據說,首演結束後,直到有人拍貝多芬的肩膀讓他轉身,他才看到人們的瘋狂與沸騰。難怪連羅曼·羅蘭也驚歎道:“波拿巴(指拿破崙)的哪一場戰爭,奧斯特里茨哪一天的陽光,曾經達到這種超人的努力的光榮?曾經獲得這種心靈從未獲得的凱旋?”

羅曼·羅蘭對《d小調第九交響曲》的評價為:“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是匯流點。從非常遙遠的地方,而且是從完全不同的地方彙集來的許多奔流,一切時代的、人類的各種各樣的夢想和希望,都混雜在裡邊。而且,它和另外八部交響曲也不一樣,也可以說它是從山頂俯瞰過去的一切。由於《F大調第八交響曲》和貝多芬《d小調第九交響曲》之間經過了較長的歲月,它的視野變得格外寬闊,所以才能俯瞰著他的‘生涯全書’而飛翔。”

NO3:《c小調第五交響曲》

是貝多芬成熟時期創作的交響曲,作品67號,完成於1807年末至1808年初,又名

《命運交響曲》

《c小調第五交響曲》以短-短-短-長四個節奏動機開場,這四個音符被認為是“

命運之神在敲門

”的聲音。早在1801年,貝多芬在寫給一位醫生的信中就說到:“

我要向我的命運挑戰

”。1804年,貝多芬開始構思並動筆寫《c小調第五交響曲》,那時他的耳聾已經完全失去了治癒的希望,他熱戀的情人朱麗葉·琪察爾迪伯爵小姐因為門第原因離開了他。一連串的遭遇,讓貝多芬備受打擊,但這位堅強的音樂巨人不想就此認命,他想要向命運、向大家證明,即使耳朵聾了,也照樣可以進行音樂創作。

第一樂章,熱情的快板,奏鳴曲式。

第二樂章,稍快的行板,雙主題變奏曲式。

第三樂章,快板,諧謔曲。

第四樂章,快板,奏鳴曲式。

1808年12月22日,《c小調第五交響曲》在奧地利維也納劇院首演,貝多芬親自擔當指揮。恩格斯評價說:“要是沒有聽過這部壯麗的作品的話,那麼你這一生可以說是什麼作品也沒聽過。”

NO4:《F大調第六交響曲》

是貝多芬又一重要代表作,大約完成於1808年,貝多芬親自將其命名為

《田園交響曲》

,這是一部非常寫實、描繪自然的

標題作品

。從時間上來看,《F大調第六交響曲》與《c小調第五交響曲》幾乎作於同時,但內容卻截然不同。失聰後的貝多芬經常去維也納郊外的森林中散步,有時一出門就是三四天。他在一封書信中寫道:“我在灌木、大樹、草坪和岩石間行走的時候,是多麼快樂啊!因為樹叢、花草和岩石,都能給人以共鳴。”

《田園交響曲》沒有遵循當時交響曲四樂章的常規結構,而是有

五個樂章

,每個樂章各有一個小標題,其中第三、四、五樂章是連續演奏。整部音樂中有很多樂器(主要是木管樂器)模擬自然界的聲音,比如黃鸝、鵪鶉、夜鶯和杜鵑的鳴叫聲。這種作曲手法,後來的馬勒、瓦格納、梅西安等作曲家都有專門模仿。

第一樂章,初到鄉村時的愉快感受。不太快的快板,F大調,2/4拍子,奏鳴曲式。

第二樂章,在溪邊。很快的行板,降B大調,12/8拍子,奏鳴曲式。降B大調是F大調的下屬調,下屬調是位於主調下方五度的調(請回看前面的五度圈),這就是一部交響曲中典型的轉調。

第三樂章,鄉村歡樂的集會。快板,F大調,3/4拍子,詼諧曲。再次回到了主調F大調,再次證明主調和屬調之間的親密關係。

第四樂章,暴風雨。快板,f小調,4/4拍子。f小調與F大調叫“

同名大小調

”,我們前面說過,大小調的情緒色彩是截然不同的,大調色彩明亮,顯得活潑昂揚,小調比較憂鬱,顯得陰沉黑暗。同名大小調的三個正三和絃都不相同,三個正三和絃分別是在主音(do)、下屬音(fa)、屬音(sol)上構成的三個大三和絃,差異還是比較明顯的。

第五樂章,牧人的歌。小快板,F大調,6/8拍子,迴旋的奏鳴曲式。回到主調,雨過天晴,大地恢復平靜,整部交響樂在田園牧歌的氛圍中結束。

《田園交響曲》於1808年在維也納首演,由貝多芬親自指揮,在首演節目單上,他寫到:“鄉村生活的回憶,寫情多於寫景”。

NO5:《A大調第七交響曲》

是貝多芬於1811-1812年間創作的交響曲,作品編號92號,是題獻給莫利茲·馮·弗里斯伯爵的作品,又被稱為

《舞蹈性交響曲》

。1813年12月8日,貝多芬親自在維也納大學大廳指揮了這部交響曲的首次公演,這是一次義演活動。

第一樂章,A大調,4/4拍,奏鳴曲式。

第二樂章,憂鬱的小快板,C大調,2/4拍,復三部曲式。

第三樂章,詼諧曲,極快板,F大調、A大調、D大調,3/4拍,復三部曲式。

第四樂章,有活力的快板,A大調,2/4拍,奏鳴曲式。

貝多芬全部九部交響曲中,《A大調第七交響曲》佔有獨特的地位,瓦格納稱此曲是“

舞蹈的頌讚

”,李斯特則稱之為“

節奏的神化

”。這是人類所能創造出來的距離酒神精神最近的場景,這是酒神的禮讚,因此也被人稱為“

酒神交響曲

”。這部交響曲是貝多芬除《命運交響曲》之外,被上演次數最多的一部作品,非常受歡迎。

未完,請關注看後續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