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歷史上唯一一個開國即是盛世的朝代,百戰百勝,為何卻一直被黑

由 小竇說故事 發表于 綜藝2021-08-21
簡介開通運河,一直被黑隋朝是一個特別富有的朝代,一方面是隋文帝開創了盛世局面,一方面是開鑿了大運河,帶來了經濟的騰飛

什麼盛世?

“寒鴉飛數點,流水繞孤村。斜陽欲落處,一望黯消魂。”如此美文,筆落之處生出一番景象。無疑,著名的詩有很多,背後的人物亦是形形色色,佈滿了歷史的長廊。

這首詩的作者是楊廣,即是歷史上被人們所詬病的隋煬帝,大家或許對他的印象定格在荒淫無道、不理朝政、紙醉金迷之中,大家因此而忘了其父隋文帝楊堅的豐功偉績。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一方面由於人們口耳相傳,一方面是形成了固定的思維,只看到了隋煬帝的罪過,未曾看到隋文帝的貢獻。

歷史上唯一一個開國即是盛世的朝代,百戰百勝,為何卻一直被黑

殊不知,隋文帝開創了一個十分獨特的朝代,也是歷史上唯一一個開國盛世的朝代,曾在多次征戰中,所向披靡,百戰百勝。

就是如此有才能的表現,常人也不能從中窺探到楊堅的一絲絲閃光之處,還一味地以為他只是將一個太平盛世玩弄成了一場亂世的昏君,令人扼腕嘆息。

可是,在史書《資治通鑑隋紀》上有清晰的文字說明隋文帝曾有一番作為,擊敗吐谷渾,三徵高句麗,一腔抱負,大展鴻圖之志,而非燕雀之志。

歷史上唯一一個開國即是盛世的朝代,百戰百勝,為何卻一直被黑

不過,楊堅後期因為過於急躁,急功近利,面對內憂外患沒有處理好矛盾,導致矛盾一度激發,最終一發而不可收拾,難以挽回,太平盛世也是漸行漸遠。

滅陳建朝,國家統一

西魏大統七年,楊堅降生於豪門,他的出生似乎就是熠熠生光的,據說當時是“紫氣充庭”,宣告了他不平凡的一生。《隋書》有記載,曾有比丘尼智仙對呂氏說,楊堅非常人也,便不可視平常人一般對待和撫養。

歷史上唯一一個開國即是盛世的朝代,百戰百勝,為何卻一直被黑

因其父是軍事貴族,故楊堅生而不同,身放異彩。公元581年2月,此時楊堅結束了三總管叛亂,由隋國公晉封為隋王。在同月,北周的靜帝宣佈禪讓,楊堅有才有德,眾望所歸,是禪讓的最佳人選。

楊堅透過三讓而受天命,於臨光殿中被授予皇位,定國號為“隋”,望國泰民安,改元開皇,宣佈大赦天下。

雖然是北周之王,但一個人的慾望是無窮的,更何況是一代天驕,楊堅將目光放在了遠方——希望出現大漢王朝般的統一局面,而他就是作為其中的領導力量。

歷史上唯一一個開國即是盛世的朝代,百戰百勝,為何卻一直被黑

而在這條路上的一個絆腳石就是盤踞在江南的陳朝,於是一場戰爭就在所難免。誠然,平陳之心早已有之,並且已經成熟。考慮到當時的外患,十分活躍的力量持續在邊境擾亂著隋國,北方的突厥蠢蠢欲動,是一方很大的威脅,也就是說平陳之前必須先要解決突厥這一麻煩。

因突厥是少數民族,雖坐擁十萬餘精銳騎兵,但突厥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內部爭權奪利,重重矛盾。據此,隋文帝同意了大臣長孫晟的計劃:遠交進攻,削強聯弱,不久後,隋軍大敗突厥。

大軍出征前,楊堅聽取了大臣高熲的策略——故意在江南收穫之時派兵駐紮江北,佯裝進攻的姿勢,這樣便使得陳軍忙於屯兵防禦,進而耽誤江南農業的收割。待觀察到陳國集結完大部隊時,隋國就馬上退兵,如此陳朝的經濟便會走向蕭條。

歷史上唯一一個開國即是盛世的朝代,百戰百勝,為何卻一直被黑

此外,因為此項計劃效果不是太理想,隋文帝又採納了大臣崔仲方的建議——聲東擊西。公元588年11月初,楊堅親赴定城,舉行誓師。

歷時三個多月,擁有五十萬兵力的隋軍拿下了陳國的每一座城池,陳國滅,楊堅擷取了戰爭勝利的果實,基本實現了全國的統一,除了人煙稀少的西北和西南地區。透過南征北戰,隋文帝完成了一項重要的任務,國家的統一無疑是一次偉大的作為。

歷史上唯一一個開國即是盛世的朝代,百戰百勝,為何卻一直被黑

創科舉制,盛世王朝

每個朝代不僅是需要賢明的君主,更需要有良臣輔佐。在隋以前,大家所熟知的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盛行的九品中正制選官制度。憑藉這一制度來選拔人才,是重門第而非真才實學,導致高官厚祿只是世家大族的特權,寒門子弟永無翻身之日。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局面成了魏晉南北朝主要的官場形勢,這種制度的弊端表露無遺,容易導致世家大族暗中勾結把持朝政,同時也無法選拔出真正的有識之士。

基於此現狀,隋文帝進行了一番深思。第一是要限制世家大族的權力,加強中央集權,第二是如何改革完善選官制度,為朝堂上的人才提供保障。

歷史上唯一一個開國即是盛世的朝代,百戰百勝,為何卻一直被黑

經過與各位大臣的商議,隋文帝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官考試製度的雛形——科舉制,這是在考試製度領域裡開闢了一番新的天地,意義非凡。

科舉制具有開創性的意義,自有它的優勢。其一就是改革了用人制度,保證制度的公平公開公正。社會各階層的人都可以透過參加科舉考試走上官場,進入各級政府任職,獲得施展才華的平臺,有利於提高官員隊伍的素質,緩和了社會矛盾。

其二,促進了教育的發展,利於在社會上形成讀書求學的風氣。

歷史上唯一一個開國即是盛世的朝代,百戰百勝,為何卻一直被黑

其三,進士科的詩賦取士,帶動了當時文化的繁榮,使文化水平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其四,科舉制對唐朝乃至以後的多個朝代皆有影響,持續了1300多年。這一制度相當於一股新鮮的血液,使得隋朝人才輩出,官場得到了淨化,國家出現一片盛世。

開通運河,一直被黑

隋朝是一個特別富有的朝代,一方面是隋文帝開創了盛世局面,一方面是開鑿了大運河,帶來了經濟的騰飛。這恰是隋朝一直被黑的主要原因,人們看到了大運河開通背後的各種痛點。

歷史上唯一一個開國即是盛世的朝代,百戰百勝,為何卻一直被黑

隋文帝已經完成的南北的統一,但是在經濟上還沒有更好的聯絡,這是亟待解決的難題,也是鞏固統治的一種手段。

於公元605年開始,隋文帝之子隋煬帝共花了6年時間開鑿出以洛陽為中心貫通南北的大運河,王權與新經濟中心——江南地區的聯絡更為緊密。不過世人似乎並沒有因此對隋煬帝進行讚揚,反而是一片罵聲,“盡到隋亡為此河”就是其中的一種聲音。

為何本是一大貢獻,卻招來了批評?遙想一下那一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大運河背後的真實寫照。尤其是在科技落後的年代,大型工程建設需要太多的民力和財力,每一寸大運河都是以勞動力為鋪墊的,動輒數百萬的服役,百姓已是苦不堪言,置於水深火熱中。

歷史上唯一一個開國即是盛世的朝代,百戰百勝,為何卻一直被黑

生產活動陷入了混亂,隋朝的經濟遭到了損傷。這樣的事實擺在歷史的軌道上,像是一種汙漬般的存在,使得隋朝一直被黑。

小結:

世人都歌頌盛唐,讚揚李世民開創的“貞觀之治”,殊不知在唐朝之前還有隋朝的鋪墊。如若沒有前期隋朝建立的科舉制或是開鑿的大運河,唐朝就不會在短時間內進入到盛世繁華。

科舉制積累了無數的人才,大運河使全國的經濟不斷交融,這無疑是一份份佳績。其實,我們不能僅憑一個角度便下論斷,而是站在理性和辯證的層面去思考,或是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