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孩子把我的手機密碼改了,如何讓孩子不沉迷手機遊戲?

由 湛廬文化 發表于 綜藝2021-11-26
簡介在這之後,可以將這兩份約定貼在牆上,後續再出現隨意拿對方東西的行為時,比如孩子搶手機,父母可以不用講大道理,而是直接把手機從孩子手中拿回來,並告訴孩子,“我沒同意你使用我的手機”

怎樣改掉孩子愛玩遊戲

央廣網北京8月10日訊息,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中國之聲《新聞進行時》報道,62。5%的未成年人網民會經常在網上玩遊戲,其中玩手機遊戲的比例為56。4%。不止如此,調研發現,玩手機遊戲的未成年人中約有65%的孩子每天打遊戲超過10個小時,8%的孩子超過15小時,其中連續玩遊戲時間最長是38小時。這裡90%的家長反映沉迷網路遊戲後,原本比較開朗的孩子性格脾氣大變,暴躁、說髒話。81%的家長反映沉迷遊戲對孩子學業造成了很大影響,甚至輟學或者不得不休學。

科技時代,有很多孩子從兩三歲起就開始接觸電子裝置:玩手機、看平板、打遊戲……一開始只是玩一會兒就能停下來還給父母,後來越玩越久,變本加厲。有的趁著父母在忙碌時偷走父母的手機去玩遊戲;更有孩子會直接從大人手裡搶手機,甚至把密碼給改了。這就說明孩子對電子遊戲已經上癮了。

孩子把我的手機密碼改了,如何讓孩子不沉迷手機遊戲?

孩子為什麼會對電子遊戲上癮?為什麼沉迷遊戲的孩子不愛學習?

使人上癮的因素有很多,遊戲中可以扮演英雄、遊戲可以無限次重新開始、積分排名獎勵、還有遊戲的動態聲、光、色彩的混合呈現等,這些都會導致上癮。但對於孩子來說,上癮主要是由於受到聲、光、色彩所呈現的動畫的誘惑。一旦接觸就會發現比書本和作業要有趣得多,形式靈活多變,而且對於各種操作動作都有互動的即時反饋,孩子更喜歡也更容易上癮。

上癮的狀態,是大腦皮層分泌多巴胺帶來的快樂感受導致的。多巴胺讓人感覺到舒服、興奮、好玩,如果是透過遊戲刺激讓大腦分泌多巴胺,身體的這種愉悅感受就與遊戲繫結在一起了。孩子透過遊戲不斷尋求越來越快的外界反應和多巴胺分泌的感受,就慢慢失在讀書學習中需要經歷一段時間才有反饋結果的耐心和快樂感。

孩子把我的手機密碼改了,如何讓孩子不沉迷手機遊戲?

當孩子隨意拿父母手機,父母該如何幹預?

看到孩子出現此類行為是,應該當作沒發生,讓當時的場景過去,不立刻批評指正。三四個小時後,在父母和孩子單獨相處的情況下,兩人面對面坐好,嚴肅地講解私人物品的規矩,然後開始清點孩子的物品有哪些,做好用紙、筆記錄下來,並和孩子約定好,他的私人物品,未經他人允許大人不能隨意觸碰,並在紙上簽字承諾。約定好孩子私人物品的邊界後,再討論父母的私人物品,一次只能約定幾樣,可以先從手機、電腦開始。告訴孩子手機、電腦、揹包是爸爸媽媽的東西,不徵得同意,他不能直接觸碰。當孩子表示聽懂或者看上去明白時,同樣需要寫在紙上分別簽字。

在這之後,可以將這兩份約定貼在牆上,後續再出現隨意拿對方東西的行為時,比如孩子搶手機,父母可以不用講大道理,而是直接把手機從孩子手中拿回來,並告訴孩子,“我沒同意你使用我的手機”。父母的行為是在執行規則,動作明確但不要蠻橫粗暴,語言平和而不是責怪、發怒,面部表情不要過於嚴肅也不能微笑,就用正常的說事情的方式進行。

孩子把我的手機密碼改了,如何讓孩子不沉迷手機遊戲?

解決了搶手機的問題,那麼如何減輕孩子電子遊戲上癮的症狀?

據研究發現,缺少父母陪伴是導致孩子上癮的主要原因。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陪伴,無論是玩耍、交談還是出行,都希望父母參與到他們的活動和遊戲中。對於孩子的這種心理需求,父母需要接納、陪伴,而不是將孩子直接推給電子裝置。孩子對電視、手機和電腦中的畫面、影像是沒有抵抗力的,如果父母經常看手機,孩子必然會受到影響,於是想要擁有大人不斷在看的這些裝置。

陪伴孩子最重要的就是要時刻想到:你的孩子盯著你呢,你拿什麼,他們就要拿;你吃什麼,他們也想吃;你做什麼,他們也想做。所以不想讓孩子沉迷電子遊戲,父母自己就要遠離電子裝置,或者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在孩子面前不拿手機,不看電子裝置。

孩子把我的手機密碼改了,如何讓孩子不沉迷手機遊戲?

其實每個孩子的成長都伴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每一個問題都是一次火災現場,多數家長忙著救火,卻未曾探究為什麼著火。《哭鬧撒謊育兒心理學》作者孫路弘,畢業於北師大,擅長將兒童心理學運用於孩子的日常教育和思維啟蒙,在過去5年時間裡,為3萬媽媽解答了1500個育兒難題。

這是一本多方位解讀孩子日常心理行為的實用寶典,從問題出發,引導父母識別孩子行為背後隱藏的真實需求,找到問題根源,一次解決到位,不僅為父母解決日日眼前所見的教養難題,更幫助他們重建理性育兒思路,提升育兒智慧。要解決孩子的問題,先解決父母的問題。本書覆蓋中國家庭90%的共性問題,從行為、情緒到學習、社交,為2~12歲孩子父母提供一本兒童心理問題速查枕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