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曲阜遊記(散文)

由 孔孟之鄉 發表于 綜藝2022-12-24
簡介出了曲阜城往東或往北走上幾公里,就能看到魯國故城城牆橫臥在田野之上,頹廢而不失巍峨

遊記是散文的一種嗎

曲阜遊記(散文)

圍著孔府孔廟轉了一圈,在寫著“萬仞宮牆”的城門下,找了一個石凳坐下。望著那尨幹虯枝的漢柏唐槐,侍立在神道兩側,總能讓人的心裡感到一種深深的震撼。

這是一個很小的小城,到處古色古香。步行穿過小城也不會用很長時間。汽車很少。拉著遊客遊覽的馬車倒是不時從大街上叮叮噹噹地穿過。

我對小城並不陌生,且充滿著感情。多年前,自己曾在這裡求學。許多年,或許是幾百年,也許是上千年,這座小城都沒有什麼大的改變。那經歷了千百年風雨侵蝕的石頭牌坊橫空屹立。歷朝歷代的碑碣散落在小城的各個角落。就是那城邊衚衕裡的人家,也每家有著一個小小的斗拱灰瓦的門樓,進門還有一個青磚白縫的精緻的影壁牆。

每次漫遊在這小城的大街小巷,都讓自認為是文化人的我感到是進行一次文化洗禮,儘可能多地呼吸這處處充盈著儒家思想的空氣。沾一點聖人的才氣。

曲阜最著名的,當然是孔府、孔廟、孔林,被稱為三孔。這些世人皆知,我不想多說。除了三孔,曲阜周圍及地上地下都蘊藏著大量的文物。

我想說一下的是曲阜的城牆。曲阜的城牆有兩座,今天看到的老城城牆是在明故城的基礎上重修的。明代的老城牆經過幾百年,一直儲存到解放初期。據說當年日本兵打到曲阜時,因為崇拜孔子而未敢進城,卻在文化大革命時為建人民公社被群眾拆去砌了豬圈。只剩下了城門和城牆拐角處幾個小段。

記得上初中時,學校讓每個學生交十元錢用大客車拉著去遊三孔,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已經破敗了的城牆。雖然有些荒蕪,但我還是為那厚厚的城門感到震撼。

在曲阜的郊外還聳立著一座更加古老的城牆,那就是魯國故城城牆。當年這裡是魯國國都,是繁華富庶的大都市。從今天的魯國故城遺址看,當年的曲阜城要比今天的曲阜城大多了,至少要大幾倍。出了曲阜城往東或往北走上幾公里,就能看到魯國故城城牆橫臥在田野之上,頹廢而不失巍峨。上面雜樹叢生,讓人感到滄桑。

除了聖人和文物古蹟,曲阜還有幾種特產也是文人的至寶,比如楷木雕如意,比如尼山硯。

據說孔子死後,子貢守喪三年,因過度悲傷,感動上天落淚,天降大雨。而子貢手中的楷木哀杖一端深深地陷入泥土中,竟發芽生長,漸漸長成參天大樹。今天的孔林裡仍然聳立著子貢當年種的那棵楷樹。後來此樹逐漸繁衍,竟成了孔林裡的一大特產。用楷木雕成如意,也成了文人的至寶。“楷模”一詞也是由此繁衍而來。

孔廟周圍都是小商鋪,挨門挨戶,鱗次櫛比。小鋪都不大,一間或半間,最大的有兩間的極少。經營的也都是小商品,大部分是工藝品,紀念品,主要是賣給外地來的遊客。

慢悠悠地逛著,每走不遠,就會有小販主動給打招呼,推銷著他們的商品。我對大部分商品都不是很感興趣,只是到了一家賣木雕如意的地方才停了下來。趴在上面看了半天,一言不發。好一會兒,店主才走過來說,還是你識貨,我這一屋子的如意就這一個是孔林出的楷木雕成的,現在孔林的楷木已經很難找了。我問,多少錢?店主說,你要嗎?我猜測價格一定不會低,反正自己也不買,就說,我先看看。

在孔廟裡面還碰到一件事讓我記憶深刻。孔廟裡面有一處碑林,聳立著歷朝歷代的石碑,但是大多數已在文革期間被損毀,有的攔腰折斷,有的碎成幾塊,都用鐵箍捆著,只有一塊完好無損。為什麼這一塊未被破壞?只因這塊是朱元璋立的。為什麼朱元璋立的就不毀掉?只因朱元璋是農民出身。

開啟今天的地圖找到京滬鐵路,會看到鐵路線在曲阜向西繞了一個彎,正好躲過曲阜。據說當年津浦鐵路修到曲阜時,因為衍聖公上書清廷“有擾聖安”,故在地圖上繞了一個彎西推十五公里繞道兗州去了。一個地方的興衰,也讓人感慨。

曲阜遊記(散文)

作者簡介:

樑子,原名梁景濤,山東微山人。作家,音樂人,高校教師。經歷頗豐,從事過多種職業。十八歲開始發表文學作品。在文學、音樂、教育等領域沉浸多年。發表出版作品四十餘萬字,出版著作二部。第一部長篇小說《每一場愛情都是初戀》(北嶽文藝出版社)。現為天下書盟小說網簽約作家,作品被天下書盟小說網、古槐中文網、喜馬拉雅、懶人聽書、今日頭條等十餘家網站製作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