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壓力大真的會逼死人,比如,更容易心梗

由 齊魯壹點 發表于 綜藝2023-01-25
簡介亞特蘭大埃默裡大學羅林斯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系心血管研究的Viola Vaccarino教授,同時也是這項研究的主要研究者指出,在我們的研究中,由精神壓力引起的心肌缺血是一個比傳統壓力測試更好的風險指標,這是在相對年輕的心臟病患者群體中進行

精神壓力大會死嗎

今天,你有壓力了嗎?

人人會被社會暴擊。無論是由於財務困境,工作壓力,人際關係問題,疾病,甚至是自然災害或新興的冠狀病毒等都可能引發健康危機。

古有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想必也是一種巨大的工作壓力。今有號稱“社畜”的727工作模式讓人頭禿。

根據美國心臟病學會(ACC)與世界心臟病大會(WCC)聯合舉辦的會議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與身體上的壓力相比,精神上的壓力更有可能導致心臟病復發或死於心臟病。

心理壓力是心臟病高危因素?

傳統的心血管危險因素,如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抽菸等大家已經耳熟能詳,並且針對這些因素的藥物及行為干預也已經很成熟了。但是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多的患者並不具備明顯的傳統危險因素。科學家們試圖在控制傳統因素之外,尋找更多的可改善的危險因素來降低心血管風險。

壓力大真的會逼死人,比如,更容易心梗

心理壓力被認為是急性冠狀動脈事件的觸發因素和心臟事件後的預後因素,並獨立於其它危險因素。機制不明,但很可能是多方面因素引起的。傳統的壓力測試是讓人在跑步機上鍛鍊,或者服用能讓心跳加速、加速的藥物,就好像這個人真的在鍛鍊一樣。長期以來,這種測試一直被用來檢查迴流向心髒的血液,並衡量心血管病風險。

有精神壓力的人更易得心臟病!

作為社畜中的一員,深知房貸、養老、教育三座大山壓在肩上的壓力感讓人如拉緊的弦。一旦生活出現任何的突發變故,很多人容易出現急性的精神壓力。心血管疾病一向被認為是老年人的疾病。

那麼,精神壓力引發的心肌缺血(MSIMI),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中青年心臟病患者的長期預後呢?

埃默裡大學的研究人員試圖探討由精神壓力引起的心肌缺血(當心髒的血液流量減少從而使心肌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是否與心臟病發作的倖存者的不良預後相關,以及這種壓力測試與傳統的運動引起的壓力測試進行了比較。

研究人員調查了306名年齡61歲或61歲以下的成年人(平均50歲,年齡在22-61歲之間),這些人在過去8個月內曾因心臟病發作住院。參與者是在亞特蘭大市區招募的,代表不同的患者群體;一半是女性,65%是非裔美國人。

所有參與者都接受了兩種型別的“壓力”測試來檢查流向心臟的血液:精神壓力測試(在一群嚴苛、看似公正的聽眾面前發表一篇情緒化的演講,然後進行心肌灌注成像),和傳統的壓力測試(藥理學或運動)。

對患者的主要終點進行了中位數為3年的隨訪,包括反覆心臟病發作或心血管死亡。這些都是透過一個獨立的醫療記錄和死亡記錄的稽核來裁決的。缺血被定義為一種新的或惡化的心臟血流中斷,並透過心臟核素掃描進行評估。

壓力大真的會逼死人,比如,更容易心梗

精神壓力導致的心臟病發作或心血管死亡顯著增高

精神應激誘發的心肌缺血發生率為16%,而傳統缺血發生在35%的患者中,這表明由於運動或藥物引起的應激引起的傳統缺血更為常見。

在為期3年的隨訪中,10%的患者(28人)再次心臟病發作,其中2人死於與心臟有關的問題。與沒有精神壓力區域性缺血的患者相比,患有精神壓力區域性缺血的患者的心臟病發作或與心血管相關的死亡的風險增加了一倍以上,分別發生在10個(20%)和20個(8%)患者中。即使調整了臨床危險因素和抑鬱,急性精神壓力與心臟病發作或死亡之間的關係仍然存在。相反,常規應激缺血與主要終點沒有顯著相關。

總體而言,在300多名參與研究的年輕人和中年人中,那些患有精神壓力引起的心肌缺血的人比那些沒有因精神壓力引起的心肌缺血的人患心臟病或死於心臟病的可能性高出2倍。

這研究能用在健康的我身上嗎?

亞特蘭大埃默裡大學羅林斯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系心血管研究的Viola Vaccarino教授,同時也是這項研究的主要研究者指出,在我們的研究中,由精神壓力引起的心肌缺血是一個比傳統壓力測試更好的風險指標,這是在相對年輕的心臟病患者群體中進行的唯一一項此類研究。

這些資料指出了心理壓力對心臟和心臟病患者預後的重要影響。它為我們提供了切實的證據,證明了心理壓力(目前的臨床指南中沒有具體闡述)如何實際影響結果。這表明,與身體壓力相比,情緒引起的壓力具有引發心臟病和併發症的獨特風險機制。

“與沒有精神壓力的缺血患者相比,患有精神壓力的患者罹患複發性心臟病或因心臟病死亡的風險高了2倍以上。”Vaccarino說,“這意味著在急性心理壓力期間這種減少心臟迴流的傾向給這些患者帶來了巨大的心血管風險。”

這種血流量減少的現象在現實生活中可能會引發心臟病發作或嚴重的心律失常。另一個有趣的發現是,精神壓力和常規壓力引起的缺血彼此之間沒有密切關係,表明它們是透過不同的途徑發生的。

Vaccarino和她的團隊計劃使用更大的樣本量和更長的隨訪時間來擴大這項研究,以確定是否存在特定的亞組患者,這些患者在因精神壓力導致區域性缺血時特別有發生不良後果的風險。由於樣本量相對較小,研究人員無法確定這種風險是否因性別或種族而異。

考慮到患者的心理壓力可能有助於臨床醫生更好地評估心臟病復發的風險或一些心臟病發作後倖存的患者死亡的風險。這些結果也強調了為這些患者確定最佳壓力管理干預措施的必要性。

“佛系”成為網際網路上最熱門的詞彙之一,雖然佛系不一定會帶來光明的前景,但是在突遭變故或壓力激增的時候,想著這潛在的心血管疾病風險,不妨放過自己,放慢腳步,默默幹活厚積薄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