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中國女性科研人員“生態報告”:佔比14年增加14.7個百分點

由 中國新聞網 發表于 綜藝2023-02-01
簡介女性在生命科學和醫學領域表現更出色令人欣喜的是,《報告》顯示,越來越多的中國女性科研人員正在積極投入到各個學科領域的研究中,不同科研領域選擇的性別差異逐步弱化

科研報告具有什麼特點

中國女性科研人員“生態報告”:佔比14年增加14.7個百分點

報告發布第五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供圖

中新網上海11月4日電 (記者 鄭瑩瑩)正在上海舉辦的第五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與資訊分析公司愛思唯爾共建的科研評價實驗室,聯合釋出了一份以性別視角解讀中國科研生態的研究報告——《性別視角下的中國科研人員畫像》。

這份《報告》從性別維度分析超過16萬名中國科研人員在2005年至2019年間的科研產出,從學術影響、領域特徵、科研角色、科研合作、科學基金申請等多個維度,對中國女性科學家的現狀進行分析。

《報告》顯示,中國科研領域的性別差異逐步改善,女性科研人員在科研參與度、學術影響力等方面取得了進步;在各個學科領域,中國科研人員的性別差異都在逐步弱化,尤其是生命科學和醫學領域那女比例最為接近;未來女性科研人員應該更多地承擔科研中的主導角色,在科研舞臺上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力和影響力。

“當前,越來越多的女性科技工作者在全球化的科技舞臺上,展示了非凡的創造力和影響力。但是,世界科研領域內的性別失衡現象仍然長期存在,中國也面臨類似情況。《性別視角下的中國科研人員畫像》報告,是首次以資料分析的形式揭示中國科研人員性別維度的發展情況,彌補了中國科研群體職業生涯畫像研究的空白。”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主任暨聯合實驗室主任劉細文研究員表示。

  女性科研人員佔比快速上升

雖然現階段男性科研人員的規模遠超女性,但女性佔比正在逐年快速上升,反映出“她力量”的蓬勃發展態勢。從男女科研人員佔比的變化看,中國女性科研人員佔比從2005年佔比13%上升到2019年的27。7%,增加了14。7個百分點。

在女性科研人員“職場天花板”問題上,情況正在改善,女性與男性在職稱晉升中的差異在逐步縮小。2008年-2017年,中國正高職稱男女數量比由5。47下降至3。92,中級職稱從1。94下降至1。57,說明中國女性科研人員在職級晉升中的劣勢地位正在逐步改善,職場競爭力不斷加強。

  女性在生命科學和醫學領域表現更出色

令人欣喜的是,《報告》顯示,越來越多的中國女性科研人員正在積極投入到各個學科領域的研究中,不同科研領域選擇的性別差異逐步弱化。相較於2005年-2009年,2015年-2019年各學科男女數量比例都有顯著縮小趨勢,在生命科學和醫學領域男女比例最為接近。

就學術影響力而言,性別差異並不顯著。以2015年-2019年的學術產出為例,男性論文的影響力指標分值為1。22,同期女性為1。13,差異微小,體現了女性科研成果受同行關注的程度與男性大體相同,揭示出“她力量”在科研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具體到不同學科,女性在生命科學和醫學領域的表現優於其它領域,尤其是在神經科學和藥理學領域表現卓越;而在物質科學、計算機科學、工程技術等領域,女性的學術影響力仍低於男性。

  女性在科研工作中更擅長團隊合作

在科研專案中,女性在溝通與交流上具有明顯優勢,更擅長團隊合作,因此女性科研人員的合作“朋友圈”規模更大:《報告》顯示,女性科研人員的論文合作者數量普遍多於男性,同時由女性主導的科研團隊規模也大於男性。而男性科研人員則在國際合作中更為活躍:無論是2005年-2009年還是2015年-2019年,相較於女性科研人員,男性的國際合作率都更高。然而從發展態勢看,男性、女性開展國際合作的積極性都在不斷上升。

此外,男性與女性的科研角色各有所側重。中國男性科研人員擔任通訊作者的論文比例多於女性,而女性第一作者的論文比例多於男性。這說明男性傾向於擔任通訊作者,發揮組織作用。女性則傾向於擔任第一作者,發揮執行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