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海棠村“復活”了!有了管家就是不一樣

由 碧桂園 發表于 綜藝2023-02-02
簡介△改造前的海棠村存在亂搭亂建的情況沒人願意接盤的“爛攤子”海棠村是老舊小區的典型案例

米管家是什麼

沒有路燈,夜裡藉著月光才能看到地面上大大小小的水坑。樓下那條商業街,晚上空氣中夾雜著各種氣味,白天遍地油汙讓人掩鼻。家裡養的花從沒活過15天。16年前剛搬進海棠村的場景,許敏至今想起來還頗為感慨。

建於20世紀80年代末的海棠村,位於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桂一社群,是桂城最老舊的小區之一。73棟樓1200多戶居民,曾一度與許敏有著相同的生活經歷。

海棠村“復活”了!有了管家就是不一樣

△改造前的海棠村存在亂搭亂建的情況

沒人願意接盤的“爛攤子”

海棠村是老舊小區的典型案例。不僅夠“老”,也夠“雜”。

說起海棠村的歷史,桂一社群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黎少梅長嘆一口氣。

林麗梅早在1996年就在海棠村買了房,見識過破舊的小區模樣:“一下大雨路面可以‘渡船’,小區沒有封閉管理,樓棟的門也是開放的,樓道沒有燈,街坊們的東西被偷也是常事。”

海棠村“復活”了!有了管家就是不一樣

△改造前的海棠村樓棟大門幾乎處於損壞狀態

由於73棟樓分屬於多家不同的單位,小區的統籌管理成了大問題。像林麗梅、許敏這樣自行購買商品房的居民,遇到事情幾乎全靠自己找人解決,迫切希望有所改變。

海棠村也曾在幾年前嘗試引入物業,但因破舊不堪、權屬混亂而沒有一家願意嘗試接手。

轉機出現在2020年。佛山全面鋪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海棠村被列入南海區首批老舊小區改造專案,並被定為省老舊小區改造試點。

改管並重,老舊小區換新顏

用了30多年的管道、線路和水泥路面,早已到了“退休”的年紀。2020年,工程隊進入海棠村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鋪設排汙管網、三線落地等基礎設施。

海棠村“復活”了!有了管家就是不一樣

△改造前的海棠村電線亂“飛”,車輛隨意停放

為避免陷入“一年改、三年壞、五年舊”的惡性迴圈,黎少梅提出引入物業參與小區長效治理的動議。

2021年11月30日,在華南公證處的見證下,碧桂園服務入駐海棠村。

老舊小區的物業管理並不是一件輕鬆差事,光是讓30多年來沒接觸過物業管理的海棠村業主們自願交費,就要花一番功夫。

海棠村“復活”了!有了管家就是不一樣

居民有了休閒娛樂去處

“有很多老年人和租戶,大部分樓棟沒裝電梯,團隊成員必須都會講白話,必須非常有耐心、能吃苦。”海棠村碧桂園服務專案負責人郭春梅先從組建團隊開始下功夫。

從入駐前3個月的免費體驗期,到增加VI標識、升級公共綠化外觀、開荒清潔公共區域、增設養護保潔裝置,再到管控業主亂停放車輛、共享單車進小區等情況,還有全能“管家”24小時貼心服務。幾個月時間,郭春梅等人融入了這個小區。

海棠村“復活”了!有了管家就是不一樣

改造後的海棠村乾淨整潔

年近70歲的關取英在海棠村住了許多年,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管家”。

“有什麼問題我就打電話給管家或者郭經理,他們很快就能上門,很方便的。”關取英說。

“半夜12點家裡漏水也能找管家,他們是24小時服務。”許敏也有著同樣的感受,對比起以前,簡直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今在小區裡,從南門到北門不過幾百米,一路上遇到的居民幾乎都會跟郭春梅打個招呼。

“婆婆好,回來啦?上樓梯要小心哦!”

“今天下班很早嘛。”

……

服務中心還常常能看到送錦旗、送自己做的糕點的業主,物業服務費的繳費率也迅速攀升。

這也讓他們思考怎樣才能更好的服務小區,對得起業主們的這份信任。

共建共治,“改”到業主心坎上

改造後的老舊小區實現可持續發展,物業管理和服務是重要的一環。

而碧桂園服務在海棠村不過二十多人,想要服務好全體居民,就必須激發所有人的“共治”熱情。

第一步是“聚心”。一場場社群文化活動將居民聚在一起,交流機會的增加帶來了感情的加深,獨居老人、貧困戶也找到了新朋友。

而“聚力”則是第二步。“我們會按需求招募願意參與小區管理、服務大家的業主為志願者,採用積分制、工時制登記志願服務時長,時長用於兌換禮品或者抵扣物業管理費。”郭春梅的這個法子很有效,許多業主找上門來當志願者。

海棠村“復活”了!有了管家就是不一樣

改造後的海棠村開展各種社群活動

整個小區的人擰成一股繩,奔著共同的目標前進,海棠村煥發了新活力。

如今,不少搬出去的人,又搬了回來。

明亮的燈光、樓梯間的扶手以及改造後挪走的小吃街,讓許敏很有獲得感:“我養的花現在能活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