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跟別人聊天,很容易無話可說?轉變思維,你也能滔滔不絕地聊天

由 慕妤說 發表于 綜藝2021-05-25
簡介所以平常聊天,如果你對於某些資訊確實不知道怎麼去挖掘背後的內容,你就可以把這個責任交給對方

如何展開聯絡思維

與人聊天的時候,你會不會遇到以下這個問題:

丟擲某個話題,大家三言兩語說完幾句之後,就無法繼續聊下去了,好像這個話題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似的,於是大家就又繼續苦苦思索下一個能聊的話題,從而陷入冷場。

為什麼會這樣呢?

當然,一個人能不能有話跟別人聊,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自身的知識儲備。一旦你們聊的內容,超出你的知識範圍,你再努力也不知道怎麼聊下去。

但問題是,很多人的“無話可說”並不是對話題不熟悉,也不是沒有相關的知識儲備,而是不懂怎麼去展開話題,挖掘出話題的“聊天可持續性”。

正如看完一部電影,為什麼有些人可以洋洋灑灑地寫一大篇文章,去講述自己對這部電影的看法,而有些人則只能簡單說幾句“好看”、“挺有意思的”、“劇情不錯”這些話呢?

你有想過背後的原因嗎?

跟別人聊天,很容易無話可說?轉變思維,你也能滔滔不絕地聊天

是什麼讓你的聊天只能“蜻蜓點水”?

聊天是講求“氛圍”的。

身處一個好的氛圍,我們就會願意去聊天,反之,就算你就算多麼熱情,我都不想跟你說一句話。

但有時候,就算身處一個不錯的氛圍,你也希望能夠跟對方有話可聊,卻偏偏不知道怎麼展開話題。這種情況,經常出現在我們身邊。

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我們不知道怎麼正確去“聊天”。表面上來看,所謂的“聊天”,也許是你認為“我說一句,你說一句”,然後把這種行為一直持續下去的對話活動。

然而正確來說,

所謂“聊天”,其實是一種資訊上的交換行為。而這些資訊,可以是你自己的看法、經歷或者認知,也可以是一些別人不知道的故事、資訊或者秘密,不管是什麼,都是由談話的個體把它們分享出來。

當你把這些資訊分享出來之後,別人就會針對這些資訊進行自己的理解和消化,接著又會把對資訊消化後所得到的看法、經歷或者認知分享出來,可以是補充的方式,當然也可以是辯駁的方式。

經過若干回合的資訊交換,最終完成了某個話題的交談。而一些人之所以無法對話題進行深入的討論,往往是對資訊掌握得不夠充分。

你看完一部電影,固然獲得了一些關於電影的資訊,可是電影承載的所有資訊,並不是完全被你掌握到的。

例如某些鏡頭所交待的細節,可能有一些不合邏輯的地方,卻被你忽略了,那麼當你跟朋友聊起這部電影的時候,即便在觀感上你覺得不好看,你也無法向朋友表達出來,到底是哪裡導致這部電影不好看。

而那些能夠滔滔不絕講述自己看法的人,則更擅長掌握這些資訊以及利用這些資訊,於是聊天的時候,他們就可以讓對話內容挖掘出更多的深度。

是的,

也就是說,你對於資訊的把握程度越高,調動資訊的速率越快,挖掘資訊內在關聯的能力越強,那麼你對於這個話題內容的講述也就會越深了。

問題是,如何培養自己對於資訊的敏感度呢?

跟別人聊天,很容易無話可說?轉變思維,你也能滔滔不絕地聊天

培養和提升你對資訊的敏感度

口才越好的人,對於資訊的接收和調動會有很高的靈敏度。那什麼是“資訊的敏感度”?先來分享一則小故事。

1912—1913年,德國在國際市場上大量收購石油,由於有利可圖,許多國家的石油商都不惜壓低價格爭著與德國人做生意.

但令人不可理解的是,德國人只有要婆羅洲石油,其他的則一概不要,並急急忙忙地把收購到的婆羅洲的石油運到德國本土去,這一奇怪現象引起了一位化學家的注意。

他經過化驗,發現婆羅洲的石油成分與其他地區的不同,它含有很少的直鏈烴,卻含有大量適宜製造“TNT”(烈性炸藥)的三硝基甲苯的基礎成分——苯和甲苯等芳香烴。

鑑於此,這位化學家判斷:“德國人準備發動戰爭了!”果不其然,1914年,德國發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這個故事儘管跟口才沒關係,但是很好地說明了什麼是“資訊的敏感度”。

當化學家捕捉到“德國人只要婆羅洲石油”這個資訊之後,就開始啟動自己的分析能力,對此進行一些關聯性的思考,從而得出“德國人準備發動戰爭”這個推測。

這個推測在當時來說,未必是一個“絕對準確的結論”。即便德國人發動戰爭,那到底是發動區域性戰爭,還是全面戰爭,這些都是後話。

但是,如果對這個資訊的分析思考,作為話題丟擲來跟別人聊天的話,那麼大家都可以圍繞著這個話題進入深入的討論了。

跟別人聊天,很容易無話可說?轉變思維,你也能滔滔不絕地聊天

也就是說,

一些人對於某些資訊只是處於一種“直出直入”的接收狀態。而有一些人,則對資訊的接收會動用到自身的分析能力。

於是這兩種接收資訊的狀態,決定了他們能不能把捕捉到的資訊轉化為自己的言談,從而挖掘出更多的聊天內容。

所以,想要讓你的聊天能夠長時間持續下去,對於資訊的接收,你就需要做到三點:

1,對資訊投入足夠的注意力;

2,懂得分析資訊的“前因後果”;

3,上述兩點的運作速度要快。

例如你看書,看到書中的一段話:

聊天應該把握好彼此的表達邊界,當你發現如果有人不停地表達自我,這恰好說明他的自我非常孱弱,需要被人看到。

怎麼從這句話挖掘出更多的內容呢?首先,你要對這句話投入足夠的注意力,有認真閱讀這句話,意識到這句話具有深入挖掘的內容。

接著,你就要分析這句話背後沒有“被表達出來”的內容。你要了解到,什麼是“表達的邊界”?而如果有人不停地表達自我,為什麼說明他的自我非常孱弱呢?

你就可以由此分析,因為在表達中經常標榜自我的人,動不動把自己那些厲害、優越的事蹟說出來,就代表他非常缺乏別人的關注,對自己的價值沒有一個穩固的評價,所以才渴望透過講述自己厲害的事蹟,而獲得別人的認同和讚賞。

經過這個分析,你就能挖掘出隱藏在那段話背後的內容,掌握到更多的前因後果的資訊。

如果你捕捉資訊這個過程的速度足夠敏捷,那麼你把這些資訊調動出來作為聊天的“談資”,也就能瞬間構建而成了。

久而久之,你和別人的聊天,就不會限於“一句起,兩句止。”

跟別人聊天,很容易無話可說?轉變思維,你也能滔滔不絕地聊天

讓資訊得以拓展的有效方法

當然,儘管你能夠完全做到上面所說的那些,有時候我們對於資訊的敏感度,還是無法得到提高。

因為有些資訊,跟我們自身的知識儲備有很大的關聯。具備相關的知識,也會幫助提升捕捉資訊的敏感度。

但是平常聊天,我們又沒必要強求自己“飽覽群書”之後才去說話,那這時怎麼辦呢?這就需要你從現有資訊的基礎上,進行拓展了。

一般來講,展開話題資訊的方法最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第一,激勵對方針對資訊進行拓展;

想要把天聊好,除了你要懂得怎麼運用資訊之後,別人同樣也有這個責任。

所以平常聊天,如果你對於某些資訊確實不知道怎麼去挖掘背後的內容,你就可以把這個責任交給對方。這裡兩種做法。

一是對方談論的話題,他似乎掌握更多相關的資訊,為了讓交談順利進行下去,你最好讓對方做出更詳細、更明確、更清楚的闡述。怎麼做呢?

(1)要對方補充詳細的說明

(2)針對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問

(3)適時插話,或者講述你曾遇到過的同樣經歷,以驗證說話者的觀點,或直接表示你對說話者觀點的認可和贊同;

(4)適時給予引導,如說“接下來呢”、“這些跟這件事有什麼關係嗎?”、“這是真的嗎?”等等。

二是如果對方一向沉默寡言,或者喜歡緘口不言,那麼就要採用積極的語言技巧給予讚揚和鼓勵,以刺激其談話的興趣。

如提議說:“你之前不是對這方面很有研究嗎?畢竟你有過相關的經驗,可以說說是怎麼回事嗎?”

總之,要懂得讓對方分享他的資訊,讓他去拓展已有的資訊。

跟別人聊天,很容易無話可說?轉變思維,你也能滔滔不絕地聊天

第二,自己針對談話內容進行補充;

如果聊天一些你熟知的內容,而你又有相關的資訊,那麼你就可以用補充的方式,去拓展聊天內容。

例如在交談的過程中,如果你有認真傾聽對方的談話,發現對方的資訊有不夠全面、不夠深刻的地方,你可以抓住機會巧妙地予以補充,從而使交談話題得以全面深刻地展開。

這種方法在與人聊天的過程中經常會用到。當然,這種補充是自然而然的,千萬不要為顯示自己的學識和見解高明,而動不動就去刻意補充一番。

別人談到公司開會怎麼發言的問題,你可以補充說“我曾經有過演講的經驗,我可以說說我的意見”。

這樣就自然很多了。

跟別人聊天,很容易無話可說?轉變思維,你也能滔滔不絕地聊天

第三,適當給予相關的例證;

不少人都有這樣的感受:同一個話題,別人談起來頭頭是道、實實在在,但是由自己說出來總覺得乾巴巴的,幾句話一出就無話可說了。

很明顯,能不能把你的資訊說得通俗易懂,是否善於運用例證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其實,說話和寫文章一樣,都需要藉助具體的材料來說明和展開論點。

在交談中,為了更好地支援自己的論點,列舉一些例子可以起到說明和論證的作用,同時也有利於整個交談話題的展開。

為了表示贊同對方的觀點,你給出相關的例證去印證對方的觀點,不僅讓對方覺得你們很投契,而且有利於拓展話題。

即使是列舉反對或否定對方論點的例子,也可引起對方的思考,從而也有益於對交談的話題進行深入討論。當然,舉例並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所以,選擇的事例一定要恰當,不能有用沒用都拿出來舉例。

最後,如果上述的方法都用了,還是無話可說,那麼適當談論一些小的細節,也可以讓交談可以繼續下去。比如“你這個髮型是自己設計的嗎?挺適合你的”或“這家餐廳的裝修還挺別緻的,你經常來嗎”。

總之,所有身邊的一草一木,都可以成為繼續交談的話題。只要你願意,就完全可以有效拓展聊天的資訊,消除談話中的“卡殼”或“冷場”的現象。

如果你能夠堅持練習,任何時候你就能把談話進行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