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漫首頁動漫

江蘇省灌南一稻二蝦綠色高效生產方法與技術途徑

由 吉山花瑤 發表于 動漫2021-11-22
簡介在選用適宜水稻品種與建立良好生態環境的基礎上,投放同步繁育的苗種3000-4000尾畝,合理安排克氏原螯蝦與水稻在在空間與時間上的有效銜接,強化綜合管理,實現畝產優質稻穀500kg、克氏原螯蝦包括稻前與稻中蝦總產量225kg畝,大幅度提

灌南的蝦子是什麼

江蘇省灌南一稻二蝦綠色高效生產方法與技術途徑

朱延年 徐士清

稻蝦連作取得了較好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但是,稻中蝦以環溝養殖為主,利用效果不高,全田高產養殖生產技術沒有得到解決,導致7月份以後克氏原螯蝦價格不斷上漲,廣大養殖戶期待很高。從產業發展來看,克氏原螯蝦供給主要集中在4-6月份,沒有形成有序週年供應。因此,開發稻中蝦技術研究,農業科研與推广部門責無旁貸,也是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的選擇;是提高稻蝦共作經濟效益、促進農民增收的的有效手段。

江蘇省灌南一稻二蝦綠色高效生產方法與技術途徑

一、材料與方法

(一)篩選適合稻中蝦養殖需求的水稻品種

稻田夏季養殖克氏原螯蝦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其中水位要達到一定的深度,保證在 0。35m 左右,同時水溫在28℃以下,否則影響克氏原螯蝦正常生長。透過大量觀察與資料比對,稻中蝦品種篩選應符合以下要求:前期分櫱性強、繁茂性好,實現快速封行有利於克氏原螯蝦及早進入大田;中後期根系發達、杆子粗壯、株高適宜,既抗倒性強又能耐深水,同時具有高產優質的特點。2019年由江蘇省淡水養殖研究所、揚州大學、裡下河地區農科專家推薦徵集了 21 個品種(玉針香、農佳臺優米、桂育 9 號、美香佔 2 號、農香32、旱優73、泰優553、豐優香佔、泰豐優 208、永珍優 982、五山絲苗、嘉豐優2號、桃優香佔、象牙香佔、鄂中5號、廣8優金佔、黃華佔、徽兩優898、兆優5455、漁稻6號、漁稻7號),基本收集了全國的優質秈米品種。2020年徵集了23個品種,其中粳稻品種 12 個(連粳18、南粳 5718、南粳 7718、金香玉、宛粳096、中粳616、蘇秀852、蘇秀867、甬優2640、泗稻16、連粳16、華粳5號)、秈稻品種11 個(耘兩優948、桂育9號、旱優73、永珍優982、長田優9號、桃優香佔、美香佔2號、五山絲苗、荃優822、豐優香佔),收集了以本地為主的優質粳稻品種和適宜本地栽培的秈稻品種。

(二)推廣缽苗大苗深水移栽

稻蝦田除草既要考慮養蝦安全,又要兼顧水稻生產。使用化學除草劑雖然可以把雜草除掉,但除草劑本身會有藥害,並對克氏原螯蝦賴以生存的水草具有致傷、加速衰敗甚至滅殺作用。大量試驗表明,使用化學除草劑嚴重影響稻蝦田的生態環境。採用缽苗大苗移栽、深水壓草是稻蝦田除草的有效手段。2020年基地使用水稻缽苗插秧機在株高26cm左右、秧齡33d以上的大苗可有效插秧,透過缽苗早播,不在本地審定區域的品種農香 32、揚產糯 1 號等綜合性狀好的品種可引種在本地種植。

(三)開展水稻綠色防控

克氏原螯蝦對有機磷和菊酯類農藥等非常敏感,使用農藥稍有不慎,會導致克氏原螯蝦大量死亡,嚴重影響產量,因此開展水稻綠色防控非常必要。在提高秧苗質量基礎上,強化秧田科學防控,合理配方,嚴格控制病害發生,移栽時做到帶藥、帶肥下田,減少大田用藥次數;推廣太陽能殺蟲燈、性引誘劑殺蟲板、生物農藥等綠色防控產品,制定主要病蟲害大發生防控預案,構建稻蝦田綠色防控技術體系。

(四)加強稻蝦田塘口規範化建設

塘口規範化建設是以經濟適用、科學合理為原則構建稻蝦科學養殖的有效載體,是構建高產養殖的重要手段,包括塘口生態環境優良如水源好、空氣清新、陽光充足、水草豐茂、環境安靜等養殖成功的外在條件。塘口規範化建設內在因素包括水面利用率及稻田佔比、水位承載深度、保水能力和環溝開挖技術引數,其中環溝開挖技術引數主要包括塘口面積與走向、坡比、環溝寬度與深度。

江蘇省灌南一稻二蝦綠色高效生產方法與技術途徑

(五)SPF苗種引進、保護與同步繁育

稻中蝦養殖苗種是關鍵因素,關係養殖能否成功。從市場上或養殖塘口臨時收購的苗種,大小不一,捕撈與運輸均存在一定問題,機械損傷重,活力差,色質不純,甚至是“老頭蝦”。實施苗種同步繁育是保證苗種的質量與有效供給的重要手段。苗種來源主要方式是SPF苗種和稻田遲繁苗。所謂SPF苗種就是不含特定的病原物(WSSV),透過大量樣本檢測發現的,具有較好的抗性和較好的活力。稻田遲繁苗來源於遲上水的繁苗田或者稻田晚苗。

(六)建立水質調控與克氏原螯蝦飼養科學體系

良好的水質與科學飼養是高產的基礎,科學飼養離不開良好的水質。水質指標主要包括透明度、溶解氧、水體氮磷比、礦物質含量以及有毒有害物質等。水質一年四季呈週期性變化,與溫度、外界環境和塘口飼養管理有著密切關係。在塘口環境中水草淨化與以菌治菌是保持水質優良的兩大支撐。水草管理以前促、中抑、後保為技術路線,遵守“前促降解,後促吸收”使用原則,科學使用芽孢桿菌、光合細菌和乳酸菌和EM菌。堅持“主動調、對症調”的使用原則,維持水體良好藻相和菌相,穩定水質理化指標。

科學飼養要圍繞克氏原螯蝦的生育階段、食性、習性與生長需求科學飼養,如投餵時間、投餵數量、飼料品種(蛋白質與脂肪含量、維生素)等。

二、結果與分析

(一)因種栽培,制定水稻種植方案

經過二年的篩選與評比,在粳稻品種中南粳5718與揚產糯1號、秈稻品種中豐優香佔與農香32、漁稻品種中漁稻6號與漁稻7號根系強大,杆子粗壯,在水深30cm以上長時間不倒伏,適合稻中蝦養殖。

按照水稻與高光效、水產與高溫效序時同步原則,以充分利用光能為目標,透過稻前蝦早上市,讓出空間與時間養殖稻中蝦,完成稻中蝦與水稻在空間上與時間上有效對接。具體時間要求:落谷時間4。25;移栽時間:5。25;放苗時間:6。15;捕撈時間:7。20-7。30。

(二)構建適宜一稻二蝦養殖的塘口設施

根據大量捕撈資料來看,在水深0。9m以上的地方,捕不到克氏原螯蝦,說明深水地方水壓大,溶氧少,不適宜克氏原螯蝦生存。因此一稻二蝦養殖塘口環溝彼比要大,最好能設定深度為0。2-0。4m斜面平臺,便於種植水草,環溝最深地方控制在 1m 以下。塘口面積20-30畝,長寬比為2-3:1,東西走向。塘口平臺要平整,高低差不超過2cm,便於水稻統一集中管理,水稻栽插實行大小行移栽,大行33cm,小行27cm,隔40m左右留1m餵食走道或開挖窄深溝。

江蘇省灌南一稻二蝦綠色高效生產方法與技術途徑

(三)加強防控,營造良好生態環境

在推廣“清塘除雜曝曬、池底翻耕培肥、科學測定、合理佈局水草、調控養殖水體”技術規範的基礎上,要確保投入品的安全使用,嚴格控制除草劑與農藥的使用。根據除草劑丙草胺、吡嘧磺隆、乙草胺、丁草胺藥劑對克氏原螯蝦試水試驗,丁草胺具有一定的毒性,存在安全隱患,其餘除草劑均表現安全。但除草劑次生影響比較大,不能單獨考慮毒性,表現為直接除殺塘口四周水生雜草,在土壤中殘留影響水草健康生長。2020 年多個塘口在 3 月下旬至 4月初因使用青苔淨,導致伊樂藻在6月初衰敗,嚴重影響克氏原螯蝦產量。青苔藥的有效成分主要以硫酸銅和除草劑為主,硫酸銅能殺滅池塘中的小型藻類如綠藻、矽藻;青苔藥中除草劑在殺死青苔的同時在土壤殘留,抑制水草的生長,加速水草衰敗。

在使用菊酯類農藥清塘時,影響克氏原螯蝦放苗成活率。據試驗,溴氰菊酯對克氏原螯蝦劇毒,96小時平均體重19。44克小克氏原螯蝦半致死濃度為0。056微克/升,比河蟹對溴氰菊酯更敏感。在有氧條件下,溴氰菊酯在土壤中的半衰期為11 至72天,在厭氧或無菌條件下降解較慢。在有氧水環境代謝試驗中,溴氰菊酯在壤土或沙壤土試驗系統的半衰期分別為26天和120天。加快降解溴氰菊酯途徑主要有三個方面:①加強水體流動與排水,降低殘留量;②加強曬塘,在塘口無水情況下曬1-2個月,至土壤乾裂; ③ 塘口水位上足水後分期使用生石灰與腐殖酸鈉,提高土壤pH值降解。

廣大養殖戶非常慎重使用農藥,但在小麥赤黴病防治由於飛機打藥漂移產生藥害事件經常發生。經過幾年的調查與生產實踐,形成一稻二蝦養殖稻田綠色防控使用農藥方案。主要方法:秧田加強藥劑拌種與包衣(亮盾),防治藥劑使用 75% 三環唑、40%稻瘟病或稻瘟醯胺可溼性粉劑、5%綠蟲苯甲醯胺和40%吡蚜酮等藥劑,提高防治效果,帶藥下田,控前治後。大田分別在拔節前後、破口前、抽穗前後使用25%吡蚜酮懸浮濟、32。5%苯甲嘧菌酯、30%茚蟲威懸浮劑、45%戊唑咪鮮胺等。

(四)SPF苗種引進、保護與苗種同步繁育,合理投放密度

江蘇省淡水養殖水產研究所2018年在南京市高淳區固城圩及周邊地區發現不攜帶WSSV的克氏原螯蝦群體,透過大批次檢測,集中收購未發現WSSV的克氏原螯蝦作為種蝦進行保護、繁育並進行監測。2020年灌南示範點引進該苗種600kg,養殖45天達到50g,產量在 130。1kg/畝。SPF 苗種在自然狀態下出苗時間在4月下旬至6月初,符合稻中蝦養殖放苗時間。稻田苗種繁育透過推遲上水至3月份以後,產苗時間也可推遲至5月份,放苗時要就近放苗,提高成活率。稻中蝦養殖空間由於水稻生長受到一定壓縮,因此投放密度比稻前蝦要少,適宜的投放密度為3000-4000尾/畝。

(五)加強水質調控與飼養管理,提高投入產出率

水草淨化功能一直是水產養殖重要課題,要從基礎抓起,全方位管理。冬季加強土壤培肥,透過增施有機肥、複合肥、鈣鎂磷肥與生物菌肥,培肥與活化土壤;早春使用腐殖酸鈉與肥水為中心防控青苔;水草活棵後使用芽孢桿菌,促進大分子有機物降解,防止水草掛髒,進入中期及時割草,防止水草露頭,每10d左右使用光合細菌與EM,吸收利用水體中的有機物,並補充氨基酸、鉀肥與中微量元素,增強水草活力;進入6月份,使用乳酸菌與 EM 菌,調節 pH值,並加強水底雙改,控制藍藻的暴發。

在保證環溝水草(伊樂藻、水花生、水浮蓮)充足的基礎上,按照克氏原螯蝦不同時期需求,每天分早晚投餵專用飼料,投餵量佔總量的6%。

江蘇省灌南一稻二蝦綠色高效生產方法與技術途徑

(六)加強中後期水稻管理,提高水稻產量與品質

水稻長期淹在深水裡,會長出氣生根,收吸土壤與水中的養分,同時也表明根系在無氧狀態下生長髮育受阻。7月底克氏原螯蝦收穫後,水稻正值擱田時期,及時降水,讓氧氣進入土中,讓好氣性微生物分解有機質及有害物質,供水稻吸收利用,增強根系活力,培育壯杆大穗。同時按照水稻中後期栽培要求強化管理,實現優質高效。

三、討論

關於使用溴氰菊脂殺蝦殘留是否對克氏原螯存在影響問題,認識模糊。但有一點結論是肯定的,提早殺蝦時間,由冬春使用提前到夏秋季節,可有效降低殘留量。

苗種問題是關鍵問題,保障投放優質健康種苗,才能獲得較高產量,目前對克氏原螯種苗還沒有統一的規範,從市場臨時收購的次品、劣質苗沒有保障,有相當一部分種苗來源存在一定問題。

投放密度3000-4000尾/畝是指在規範管理情況下投放數量,要根據不同塘口情況區別對待,首先要看放苗成活率,其次要考慮田間有害生物、競爭生物的種群與數量。透過加強放苗後的成活率測試,確定塘口存在數量,在此基礎上觀察克氏原螯蝦進籠數量,進行日常比對,實現有效監管,並採取相應措施。

稻瘟靈、稻瘟醯胺對克氏原螯蝦毒性中等,在秧田由於間隔時間長,可安全使用。大田按標準用量使用與水稻正常管理情況下,水體含量在微毒範圍。

四、結論

稻中蝦從環溝養殖到種植水稻全田養殖,是稻蝦生產一次新的飛躍。在選用適宜水稻品種與建立良好生態環境的基礎上,投放同步繁育的苗種3000-4000尾/畝,合理安排克氏原螯蝦與水稻在在空間與時間上的有效銜接,強化綜合管理,實現畝產優質稻穀500kg、克氏原螯蝦包括稻前與稻中蝦總產量225kg/畝,大幅度提高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