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漫首頁動漫

克萊因瓶的重大啟示:行為與目的的邏輯關係!

由 思想者王建平 發表于 動漫2022-11-27
簡介動物的行為是受本能的驅使,人的行為受目的與思想意識的支配,人的日常行為指向具體的生活目標,行為的背景和後臺是理性與觀念,人的行為服從和服務於人的具體目的和最終目的,人是自我行為的主人和受益者,更是自我行為的目的地與終點

克萊因瓶有什麼意義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論綱要》(91)

《行為的終點》

人必須在生活中不斷做出行為,行為是生活的過程。動物的行為是受本能的驅使,人的行為受目的與思想意識的支配,人的日常行為指向具體的生活目標,行為的背景和後臺是理性與觀念,人的行為服從和服務於人的具體目的和最終目的,人是自我行為的主人和受益者,更是自我行為的目的地與終點。

克萊因瓶的重大啟示:行為與目的的邏輯關係!

人是以生存目的為中心進行行為的,人行為的目的就在於生存,創造和獲得用於生存的物質財富是人行為的主要內容,但人行為活動的意義全部在於生存嗎?行為就是簡單的生存的過程嗎?顯然不是,人的行為內容大量用於表達,行為是人的精神意識和心靈活動的直接展示,人的行為表達著人的存在。人的行為內容比語言表達更豐富,人用行為來構建了豐富多彩的生活。

但是,我們還是缺乏行為的自覺性,我們不斷做出行為,我們卻並未意識到行為的全部意義,我們的行為雖然受理性的約束,但行為的表達卻洩露了存在的秘密與真相。人們在做些什麼,比人們在說些什麼、想些什麼更實際、更真實,因為行為直接構成事實。生活是人的理性行為創造的,但生活的涵義遠遠超過了理性的範疇,這說明了人的行為不自覺地超越了理性與觀念,人的行為往往受本能的驅使,是存在更為本質的表達。比如食、色、性就是人的本能性行為,人在食、色、性上的表現行為往往就失去理性,人的行為洩露了人更深層的欲求,而這些欲求是與人間的社會理性不相符合的,是非理性行為,這就是人群之中為什麼屢屢有人違法犯罪的原因。

克萊因瓶的重大啟示:行為與目的的邏輯關係!

當我們的行為活動與觀念和理性相牴觸,我們都是釆用抑制或約束行為的方式,我們可以給這些行為定下罪名,並且找到定罪的理由,但我們往往忽略了這些犯罪行為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我們從不會檢討我們的理性與觀念是否有誤,我們完全一邊倒地壓制人的行為,這就是犯罪屢禁不止、禍根永除不盡的根本緣由。我們忽視了人們行為的背後的訴求,在行為與理性撕開的裂縫裡,人的本性在喘息。

我們將行為視為到達目的的手段和過程,行為的本身沒有意義,行為的目的有意義。實際上,這完全是一個錯覺,目的其實只是一個誘人前往的方向,目的本身只是一個概念,就像永遠裝不滿的克萊因瓶,目的自身並無實際內容,但到達目的的行為過程卻是具體的細微的和真實不虛的。克萊因瓶永遠裝不滿,但倒進克萊因瓶的水卻是真實的。人們將注意力集中在目的上,卻忽略了朝向目的過程中的行為,而這些行為的結果才是我們時刻領受的現實生活。

行為的終點其實不是理性的目的,行為的終點就在當下,就在行為人和行為的接受者。當我們做出行為的時候,我們自己是行為的第一接受者,行為物件是第二接受者,即無論行為怎樣發生,以及發生了什麼行為內容,行為發生者會不可避免地承受行為的作用力。所以,人類做出的一切行為的作用力都由人類承受,而不僅僅是承擔行為的責任,也就是說,當行為還沒有任何結果的時候,行為人率先已經承受了行為的結果。這就是當我們決定競爭或以正義壓倒邪惡的過程開始,即戰爭還沒有任何結果的時候,我們早已經飽嘗了痛苦的滋味,而戰爭的結果並不能撫平勝敗雙方的苦難。

克萊因瓶的重大啟示:行為與目的的邏輯關係!

我們行為的實際意義並不是為了最終的結果,行為的結果就在行為本身,因此,我們該意識到,我們行為的實際效用就是服務於現在的感知,我們自己的行為讓我們感知到什麼,是行為最實在的作用,所以,行為的終點不在行為的目的,行為的終點就在當下的感知。(接下)

注:本文節選自:京東、淘寶電子書:《感知新世界》、《感知新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