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漫首頁動漫

《論語》里仁篇|深層解析

由 黑蛋文化 發表于 動漫2023-02-06
簡介”孔子突出地強調了做人以仁為本的思想,認為沒有仁德的人長久地處在貧困或安樂之中都會更加墮落,只有仁者才能安於仁,也只有智者才會行仁

犯上的意思是什麼

《論語·

里仁篇

》是《論語》的第四篇,本文精選其中影響力較為深遠,對個人學習、生活較有指導意義的段落深層次解析,邀您一起品鑑。

《論語》里仁篇|深層解析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孔子說:“居住在有仁德風氣的地方才好。選擇住處,不居住在有仁德風氣的地方,怎能說是明智呢?”

在古代二十五家為一里,一里之內都是鄰居,至今還用的“鄰里”一詞就源於此。

關於個人成長,孔子強調了外部環境的重要影響。在他看來,一個人的道德修養,與外部的人文環境密切相關。因此,他就居住的環境的選擇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這個道理。

讀好書、交高人,乃是人生兩大幸事。一個人是朱是墨,只要看看他身邊的人就知道結果了。身邊德行高的朋友越多,就代表著你的德行越高,對於今後你在事業上的幫助也就越大。若是能夠借人之智,成就自己,那才算是大

智慧。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孔子說:“沒有仁德的人不能夠長久的安於窮困,也不能夠長久的處於安樂之中。有仁德的人長期安心於推行慈愛精神,聰明的人認識到仁對他有長遠的利益而實行仁。”

孔子突出地強調了做人以仁為本的思想,認為沒有仁德的人長久地處在貧困或安樂之中都會更加墮落,只有仁者才能安於仁,也只有智者才會行仁。有了仁的本心,就能在任何環境下做到矢志不移,保持節操。

貧富沉浮可能大多數人都會在人生中經歷,但每個人對處在這樣的境遇中有著不同的心態。不仁之人,不可以久處貧困,久困則為非。也不可以長處富樂,長富則容易滋生驕奢淫逸之心。仁者宅心仁厚,為仁無所希求,只求心安理得,不會因為身處貧困而憂心悲慼,也不因為身居富貴而驕奢凌人,有著平和的心態和不易的情操志向,是為安仁。智者有洞明之識見,認識到仁對他有長遠的利益而實行仁。

《論語》里仁篇|深層解析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孔子說:“只有講仁愛的人,才能夠正確地喜愛某人、厭惡某人。”

儒家在講“仁”的時候,並非侷限於“愛人”的一面,也有“惡人”的一面。孔子認為,不仁之人多是心存私慾,並受此篆蔽,他們眼中的善惡並非是真正的善惡。只有心懷仁德之人,才會不受私慾的影響,明辨是非善惡。也就是說,只要做到了“仁”,就能公平公正地對他人做出評價,分辨善與惡。

“仁”並不等同於一般的理,但其又在情理之中。判斷是非考人心,是情感和理跬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標準就會隨著人的內心變化而不同。所謂“仁”,是合乎規律的天道,是沒有偏私之心的理智,所以,仁者心正,能夠站在客觀立場上看待人和事。如果懷著一顆仁德的心,對人對事就能做到公平公正,不偏不倚。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孔子說:“如果立志追求仁德,就不會去做壞事。”

我們先回顧一下上一段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意思是:

孔子說:“只有講仁愛的人,才能夠正確地喜愛某人、厭惡某人。”

這是緊接上一段而言的,仍然強調仁是做人的根本。孔子勉勵人們立志行仁,就能夠遠離一切壞事。既不會犯上作亂、為非作惡,也不會驕奢淫逸。可以有益於國家,有利於百姓。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孔子

說:“富有與顯貴,是人人都想要擁有的。但如果使用了不合乎道義的方法來得到,是不可以接受的。窮困與貧賤,是人人都厭棄的,但是如果用不正當的手段來擺脫它,也是不能接受的。君子如果放棄了仁德,又哪裡可以稱得上是君子呢?君子之所以為君子,就是因為有仁德。君子沒有片刻的時間背離仁德,哪怕吃飯也不例外。即使處於倉促急迫的時刻也必定謹守仁德,縱使久困於流離的境地,也一點固守仁德。

在孔子看來,每個人都想過上富裕的生活,擺脫貧困的局面,這本是好事。但是,對於君子而言,富與貴應當取之有道。即便貧困的生活再不好,想要去之也應有道,這才是君子所為。而這個道,就是仁義之道,它是君子安身立命的基礎。無論是富貴還是貧賤,無論是在倉促之間還是顛沛流離之時,都不能違背這個原則。

“仁”就是有著積極意義的觀念。如果堅守仁德,其實是不會在乎貧困還是富貴的,更不會去謀求不義之財,也不會為改變處境而出賣良知。

只要堅守信念,不違於仁,富貴有何喜,貧苦有何悲。但是,如果丟掉這個信念,人就會成為處境的奴隸,為他人的褒貶所左右,生活得痛苦不堪。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孔子說:“我從沒見過喜愛仁德的人和厭惡不仁德的人。喜愛仁德的人,那就沒有比這更好的了;厭惡不仁德的人,他實行仁德,只是為了不使不仁德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有誰能一整天把他的力量都用在仁德方面嗎?我沒見過想行仁德卻力量不夠的人。或許有這樣的人,只是我沒有見過罷了。”

這一段是孔子教導人們為仁的方法。他認為只要努力去做,就能達到仁。仁不是人天生就有的,需要通過後天努力才有可能達成。仁德的人,凡事都能依於仁,積極主動地去追求仁。討厭不仁之人雖然比不上好仁者的積極主動,但能做到遠離不仁德的人,潔身自好,而不為惡,也是一種仁德。一個人倘若終日行仁德之事,是不會感到力量不足的。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孔子說:“人們所犯的錯誤,型別不一。所以觀察一個人所犯錯誤的性質,就可以知道他的為人。”

這一段裡最後那個“斯知仁矣”的“仁”,通行的本子都寫成“仁“,但是我覺得從上下句意思看應該寫成“人”,說的是個體的一個人。

透過一個人犯的過錯來了解這個人,這是個你特別熟悉的經驗描述,似乎沒什麼談得上高明的。可是你又不得不承認,老生常談的話都比較實在,而且比較管用。

人誰無過。即使聖賢也難免。但是由於人的心性、教養或修為不同,所犯的錯誤也會不同。因此,透過觀察他所犯的過失、錯誤,就能聯想到他是哪種型別的人。

如今的人常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但是在孔子這裡,其實是“錯誤面前人人平等”。這個錯誤的大集合,成了評判仁德的一條標準線,高低貴賤都得接受同一個標準。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孔子說:“早晨能夠得知真理,即使當晚死去,也沒有遺憾。”

有必要說一下“道”這個字。孔子在這裡所講的“道”是一種人倫意義上的價值概念,即:有君臣、師生、父子、夫妻之道。而不是終極宇宙的客觀真理。和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是不一樣的。

這一段話在後世常常被追求真理的人所引用。真理,是每個仁人志士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標,哪怕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又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孔子說:“讀書人立志於追求真埋,但又以穿破衣、吃粗糙的飯食為恥,這種人就不值得和他談論真理了。”

對於孔子這段話應該這麼理解。孔子並不是讓人們放棄物質生活的標準,而強調的是一種內心修養和對生活的態度。

心中有道,志於求仁才是最重要的,只講物慾要求的生活是不完全的,沒有充實精神的物慾要求是空虛的,心靈空虛的人就如同行屍走肉。只有對精神層次的追求超過於對物質的追求時,我們的生命才會富有價值和意義。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孔子說:“君子對待天下事物,沒有什麼一定要敵視的,也沒有什麼一定要羨慕的,一切取決於是否合乎情理。”

天下的事,錯綜複雜,盤根錯節;沒有哪件事可以單獨依靠一個義字能解決。要是認為有,那就是思考問題的維度太單一,太理想化。君子行事,義之與比,這個出發點沒錯,但僅以“義”為標準,會出現以下兩種傾向。

首先把複雜問題簡單化,其次義所包含的問題過於寬泛,沒有標準。所以對於所有的事,我們可以以“義”作為一個基本立足點,但要多換個幾個角度去看待,兼顧好各方的需求,不能只用單一的眼光去看問題。兼顧各方的需求去看事、去解決問題,最終結果也許不是最理想的,但肯定是各方都相對滿意的。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孔子說:“君子惦記道德;小人惦記土地。君子關心的是刑罰和法度,小人則關心私利。”

就君子與小人的區別,孔子從他們各自關注的角度做出了評判。

他認為君子“懷德”“懷刑”,他們行事的時候考慮的比較周到,所有的一切都力求合理,擔心自己的行為違反國家法律和社會規範;而小人‘’懷土”“懷惠,他們行事時很少有人去關心道德和修養,很少顧及到事情的後果和他人的感受。

孔子這句話裡突出的是君子和普通人之間的境界差別。那麼君子就不在乎利益得失嗎?絕非如此,但是君子在面對利益的取捨面前,他會有原則,不唯利是圖。一切所應得的利益,要看是不是合乎道義。

我們常聽到一句“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也說的是這個意思。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孔子說:“如果依據個人的利益去做事,會招致很多怨恨。”

“放”是“仿”的通假字。是依照、依據的意思。

孔子在這章提出了待人處世之道的核心問題之一——義與利的問題。他認為,作為君子,道總是大於利,利總是歸於義,如果唯利是圖,做任何事都容易招致來自各方的怨恨。一個人行事如果全以利益為考量,必然會導致怨恨交集。因為天下之利有限,難免引人相爭。

但我個人更贊同錢穆先生的觀點,這個怨不是招來別人怨恨,而是自己心生怨念。對於唯利是圖的人來說,稍不如意或者沒有滿足私利時,內心就生出很多幽怨憤怒。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敵也,無莫也,義之於比。”

孔子說:“能用禮讓的原則來治理國家,那還有什麼困難?如果不能用禮讓的原則來治理國家,那麼還要禮制幹什麼呢?”

孔子在這裡講治國者必須禮讓,因為禮主敬,依禮而行就會處事合理;謙讓生和,就會上下無爭。能做到禮讓,治國也就沒有困難了。禮是人際關係的具體規範,讓是人與人互相尊重的明確表現。

懂得禮讓就會去尊重他人的意願和權利,就會設身處地為他人考慮,也就能夠有發乎真心的關懷和仁愛。因為對他人有仁愛和尊重,他人亦會反過來給以尊重和仁愛。如此便可得人心,民心悅服,則國家自然得以大治。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