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民族非遺文化——瑤族長鼓舞

由 瑤池浴液 發表于 舞蹈2021-06-18
簡介廣西龍勝長鼓舞由多名女子表演,均左手持鼓腰,手腕根據鼓的動作變化而靈活轉動

長鼓舞跳的好不好

瑤族長鼓舞是中國瑤族的一種民間舞蹈,流行於廣東、廣西、湖南等省的瑤族聚居地區。

長鼓舞多在瑤族傳統節日及慶祝豐收、喬遷或婚禮喜慶的日子表演,舞蹈動作粗獷、勇猛、奔放、雄勁、灑脫,節奏明快、敏捷。

長鼓舞反映了瑤家人的生産鬥爭和生活習俗,反映了瑤胞的思想感情和理想願望,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審美情趣,在民俗和藝術領域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民族非遺文化——瑤族長鼓舞

瑤族長鼓舞曆史悠久,它脫胎於起源很早的祭盤王儀典及一些巫術活動中的舞蹈,現已發展成為群眾性的文娛活動。

瑤族打長鼓大多在農曆正月十九、三月三、六月六、八月十五、十月十六舉行,尤以每年農曆十月十六盤王節最隆重。

“敬盤王風調雨順,習長鼓五穀豐登。”節日期間,九村十八寨的瑤胞身著節日盛裝,跳長鼓舞、唱盤王大歌,熱鬧非凡。舞者和觀者五彩繽紛的服飾構成了一幅“花邊式”的美麗圖案,舞者繞圈而舞,觀者圍圈而觀,“曲”的身姿,“擰”的換位,還有歌、舞、樂的有機結合,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觀賞性。

民族非遺文化——瑤族長鼓舞

長鼓按其形狀分小、中、大三種。小長鼓亦稱短鼓,長約70—90釐米,鼓腰直徑為4—5釐米,兩端鼓面直徑為8—10釐米;中長鼓亦稱長腰鼓或黃泥鼓,長約110—130釐米,鼓腰直徑約15—20釐米,兩端鼓面直徑約25—30釐米;大長鼓亦稱賽鼓,長約 180—200釐米,鼓腰直徑約20—25釐米,兩端鼓面直徑約30—40釐米。

長鼓中間小,兩頭大,其中一頭又略大三分之一。通常用沙桐木作材料,木心挖空,兩頭喇叭蒙上精製過的黃羊皮,然後用6至8條染色麻繩拉緊,再塗上紅、黃、白等色彩,繪上龍鳳圖案。

舞時將鼓橫掛在腰間,右手五指並攏,以掌拍鼓,發出“比”聲;左手持一竹片,敲打鼓面,發出“冬”音。這樣有節奏地連續擊拍,便發出“冬比冬比鼕鼕比”的聲音。

民族非遺文化——瑤族長鼓舞

長鼓的擊鼓動作大多是表現生産、生活內容,如建房造屋、犁田種地、摹仿禽獸動作等,形象生動,富有生活氣息。

擊鼓有文打武打之分,文打動作柔和緩慢,武打粗獷豪放。長鼓舞分“單人舞”“雙人舞”“群舞”等型別,一般以嗩吶、鑼鼓伴奏,有時也唱“盤王歌”來助興。

其舞姿剛健,風格淳樸,動作特徵是粗獷、勇猛、奔放、剛強、雄勁、彪悍、灑脫。不管是跳、躍、蹲、挫或旋轉、翻撲、大蹦、仰騰等動態,都表現了瑤族人民熱情奔放、堅強勇敢的性格特徵。

民族非遺文化——瑤族長鼓舞

廣西龍勝長鼓舞由多名女子表演,均左手持鼓腰,手腕根據鼓的動作變化而靈活轉動。

右手動作有橫拍鼓、豎拍鼓、斜拍鼓、背拍鼓、搖拍鼓等,腳下有前後推拉步、原地顫動、蹲扭轉、繞圈、走對角、後單腳踢鼓等,身體稍前傾或後仰、也有扭旋上身的動作,頭的方向一般隨鼓變換,與舞蹈配合自然。整個舞蹈特點柔韌有致,其中膝部自然屈伸、顫動則尤添風韻。

廣西大瑤山一帶的大長鼓中又有公、母之分。公鼓形同一般長鼓,母鼓形短而粗圓。

民族非遺文化——瑤族長鼓舞

湖南長鼓鑼笙舞加入鑼、笙等樂器,作只奏不舞的配合表演,多於冬至酬神時集聚廟堂進行。

舞時,由七人面對神桌站一橫排,互相錯開,第一人打鑼,第二人 打長鼓,第三人打鼓,第四人吹笙,第五人打長鼓,第六人吹笙,第七人吹牛角。起始吹“迎聖”曲,做“迎聖”動作;接吹“起拜”曲,做四個方位“起拜”動作;再吹“行路”曲 ,由吹牛角者領頭,圍方桌逆時針方向做“行路”動作,一圈後接吹“梅花”曲,圍方桌穿梅花,做“大、小梅花”動作。

民族非遺文化——瑤族長鼓舞

廣東排瑤地區的長鼓舞為男性舞蹈,多於當地耍歌堂盛會中表演。

連南瑤族長鼓舞在排瑤祖先隋唐時期遷徙到連南時一同傳入, 隨著耍歌堂的興盛而興盛。起舞時,舞者身穿節日盛裝, 腰紮紅綢,腳裹白色綁腿,掛著1米多長的花鼓,時而騰空急轉,時而如猛虎撲地,特別是雙人表演時,猶如兩虎相鬥,又象雙龍戲珠,妙趣橫生。

舞蹈以擊鼓時晃動鼓頭而帶動上身連續環動和半屈膝柔緩起伏的步伐為基本動律,整套動作剛勁有力,粗獷灑脫,其中“鬥雞”“射箭”“虎跳龍門”等動作舞姿優美奇特,但難度也很高,需要嫻熟的表演技巧。

民族非遺文化——瑤族長鼓舞

2008年6月7日,瑤族長鼓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