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民俗千年傳,地道中國味:婺源儺舞新春進行時

由 典藏ARTCO 發表于 舞蹈2021-07-09
簡介婺源儺舞《開天闢地》中的八十大王面具婺源儺舞《丞相操兵》婺源儺舞《孟姜女送寒衣》婺源儺舞表演形式有獨舞、雙人舞、三人舞和群舞,舞蹈動作風格獨特

婺源什麼舞

民俗千年傳,地道中國味:婺源儺舞新春進行時

臨近臘月,便與歲終年末相去不遠,農曆新年的種種準備於此時悄然開幕,年味的醞釀越發深厚。鄉間臘味總是更濃,特別是在有著中國“最美鄉村”之譽的江西省婺源縣,隨著臘月的臨近,古老而神秘的鼓點便於村野響起,緊密籌備的盛大儺儀與儺舞用以迎接新春的到來。

臘月行“儺”

儺,源於古老的原始祭禮,儺舞是祭祀活動儺儀中的舞蹈部分。原始儺舞中,舞者佩戴面具,一手持戈,一手持盾,奔向各個角落,跳躍舞打,邊舞邊“儺、儺、儺”地呼喊,搜尋不祥之物,以驅除疫鬼,祈求平安。後來儺舞發展成為兼具祭祀和娛樂的風俗活動,多於臘月、正月表演,也於民眾生活的重要人生節點如開工、遷居、婚壽和祈福儀式中表演。

民俗千年傳,地道中國味:婺源儺舞新春進行時

儺舞開始前的“請儺神”與儺面擦拭儀式

婺源儺舞,當地俗稱“鬼舞”或“舞鬼”,多於臘月開始,農事暫告一段落後,農民為了感謝神靈帶來一年的收穫,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各種祭祀活動便逐一上演,以此來消災免難、祈求上蒼的賜福與庇佑。經漫長的民間生活演進,儺儀經加工、整理、提煉及與其他表演藝術精華融合,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儺舞與儺戲。因婺源地處“山阻而弗車,水激而弗舟”的閉塞山區,受外界影響相對較少,其表演與藝術特性上仍保留了原有的古樸、粗獷、簡練、誇張、傳神的獨特風格,因而顯得彌足珍貴,被學術界稱為“活著的化石”。婺源儺舞曾被選編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整合·江西卷》《中華舞蹈志·江西卷》等多種重要文獻資料,2006年被列入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婺儺風采

據《禮記·月令》《呂氏春秋》等書記載,上古儺儀依時分為春儺、秋儺、冬儺三種形式,一般平民百姓只能參加歲末規模最大的冬儺。《論語·鄉黨》篇中的“鄉人儺”,《禮記·郊特牲》中的“鄉人裼”,都是歲末十二月庶民得以參加的儺儀。《論語·鄉黨》述:“鄉人儺,孔子朝服立阼階。”在孔子視野中,“鄉人”指殷商舊裔具有血緣關係的“鄉黨”一族,在封建制度體系下發展為以“(鄉)社”為中心的共同祭禮形態,體現出農耕祈年風調雨順的主題內涵。宋代儺儀開始全面流佈鄉野,儺與臘(蠟)混融的“鄉人儺”民俗已形成,正是在這種民俗禮儀發展背景之下,至明清時代,儺儀形成了以“社賽”為本體的各類戲劇表演形式。

婺源儺舞流傳甚廣,歷史上曾有“三十六儺班,七十二獅班”之說,至今活躍區較廣,主要分佈於婺源縣的中雲鎮、鎮頭鎮、許村鎮、秋口鎮、沱川鄉、段莘鄉等,其中以秋口鎮的長徑村和段莘鄉的慶源村兩處儲存狀況較為良好,劇目最為完整與精彩。如《丞相操兵》《后羿射日》《魁星點鬥》《孟姜女送寒衣》《開天闢地》等,內容既有表現迎神祛鬼,又有敘述神話故事、歷史事件、民間傳說等,相當豐富。每一劇目情節各異,因此面具角色多達200餘個,多以樟木雕刻,以紅、黃、藍、白、黑五色勾畫,造型誇張,有的甚至五官可活動,惟妙惟肖。鄉民把儺面具奉為“神靈”,開櫥和封存儺面具還有一套完整的尊祀儀式。

民俗千年傳,地道中國味:婺源儺舞新春進行時

婺源儺舞《開天闢地》中的八十大王面具

民俗千年傳,地道中國味:婺源儺舞新春進行時

婺源儺舞《丞相操兵》

民俗千年傳,地道中國味:婺源儺舞新春進行時

婺源儺舞《孟姜女送寒衣》

婺源儺舞表演形式有獨舞、雙人舞、三人舞和群舞,舞蹈動作風格獨特。如《丞相操兵》中多用步伐“上十字架”“中十字架”“下十字架”“操兵步”等,《太陽射月》中的“摸胡點”“單摸胡”“雙摸胡”,還有《孟姜女送寒衣》中模擬女性舞步的“妮行步”等。這些動作多順拐、屈膝、下沉、含胸、挺腹,沉而不懈、梗而不僵,不僅準確地傳達人物個性,整體表演還保留著粗獷誇張的原始風貌。

婺源儺舞表演遵循舞止曲終的原則,音樂伴奏由打擊樂、曲牌和唱腔三個部分組成,有專用的鑼鼓譜和曲牌。無論是舞蹈表演風格還是音樂節奏特色,都被完好地儲存,是研究中國戲劇、舞蹈藝術難得的活資料。

追儺驅疫

婺源儺舞除去質樸的儺樂、儺舞之外,最為寶貴的部分便是延續至今“沿門逐疫”的風俗。宋代高承《事物紀原》稱周時歲終的“索室逐疫”是“驅儺之始”,可見沿門逐疫是伴隨著儺儀的產生而產生的,是民間儺儀中最早、最基本的形式之一。《周禮·夏官》記載方相氏驅疫儀式:“方相氏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師百隸而司儺,以索室驅疫。”這裡的“索”是搜尋之意,“索室逐疫”即在各房室中遍搜疫鬼而逐之。這種最原始、最基本的驅儺方式,在漫長的歲月中,經過與佛教、道教的交流和與迎神賽會、歲時節令的融合,而在民間生活中顯得彌足珍貴。

長徑村的“驅儺神班”,於每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舉行“祛邪逐疫”儀式,《搭架》《追王》是其中最為熱鬧的兩種內外相結合、民眾共同參與的展演。《追王》由兩位村民各扮演八十大王和小鬼,再由另一位熟悉全村路況的人穿平時裝,手提藥爐在前面引路,一路伴隨鑼鼓,挨家挨戶地在各家堂前、房間、灶屋、豬欄、雞圈等處用八十大王的“開山斧”(系樟木雕刻而成,斧上有龍鳳圖案,斧刃處用銅皮鑲邊)“別”(方言,刮、擦之意)幾下或輕輕剁幾下,再在戶主家人頭上“別”一下,保人畜興旺、四季平安,表明祛疫滅災。每家都會在堂屋桌上擺上一小碟芝麻、大米、茶葉、黃豆,等“別”完頭後,表演者就取走碟中之物。這時,各家還會特地準備一個紅包獻給八十大王,感謝他保佑人畜平安、萬事順遂。最後,八十大王把小鬼引到村口,用開山斧“劈”死小鬼,再敲鑼打鼓、焚香燒紙,把小鬼送至天界,一時人神共娛,熱鬧非凡。這種活動很受鄉親們推崇,每年春節前後在外務工的村民都要趕回來,一是為了和家人團聚,另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求八十大王在其頭上“別”去晦氣,“別”去災難,迎來新氣象。

“追王”行進最激烈的環節是“炸橋”。村民家家戶戶的門前、橋樑、祠堂、巷道佈下緊密聯結的鞭炮,在儺班行進的路線上均擠站著遠近村落圍觀的民眾。一旦儺神行近,便點燃長長的鞭炮,一時火光閃耀,轟鳴聲四起,儺班便在電閃雷鳴般的爆竹中奔跑起來。“炸橋”,便是指儺班到了跨於河上的板凳橋前,必須在狹窄的木橋上急速奔跑,勇敢地穿過炸開的鞭炮,充滿了危險與挑戰。當儺神矯健而急速地成功透過之後,全村老少便隨之呼贊,認定在新的一年裡定會順風順水順意。在整個儺儀中,村民以充滿著敬畏的心態,透過音樂、舞蹈、奉香、祈拜、競技等儀式,與儺神親近、嬉戲,家家戶戶均參與其中,氣氛莊嚴、喜慶而熱烈,上演著一場民間的狂歡。

民俗千年傳,地道中國味:婺源儺舞新春進行時

爆竹中行進的儺班

“禳災祈福”“向美向善”的民眾心理是所有儺活動得以展開、進行,直至延續的基礎。長徑儺舞與儺儀,凝聚了儺文化所體現的宗教意識、民俗意識和審美意識,以整個生活著的村莊為舞臺,與百姓日常生活儀軌緊密相聯,才使婺儺至今仍有鮮活的生命力得以延續。

維繫與傳承

然而隨著社會環境與生活方式的急劇變化,世世代代居住在婺源縣的農民離開土地,大規模地向城市遷移,儺舞賴以生存的農耕土壤和“精神植被”日益退化。諸如隨著身懷絕技、主持全套儀式、熟識唱詩咒語的老藝人離世,而年輕人對儺缺乏關注,傳承後繼無人,形成斷層,這些都是十分令人焦慮的事。文化遺產的價值表現為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一旦消失,復活與再生的可能微乎其微。

民俗千年傳,地道中國味:婺源儺舞新春進行時

76歲的國家級傳承人程金星(左一)與86歲的國家級傳承人程長慶(右二)

今年86歲高齡的國家級傳承人程長慶從年輕時便開始學儺、跳儺,成為國家級傳承人後,便開始口傳心授地教儺。如今他年事已高,卻仍醉心於儺舞表演,一到年節,仍為每一次儺儀的籌辦、舉行、表演坐鎮出力。他說:“如今村子裡的年輕人為了生計,一過完春節就紛紛外出打工謀生,能學儺舞的不多,能堅持的更少之又少。”村裡人都說,長徑儺舞要趁程長慶健在傳下去,因為他是唯一熟悉儺舞的所有劇目及音樂,且能掌握多種人物性格,演技嫻熟逼真的老法師。在2018年婺源長徑儺舞的儀程中,程長慶老人還在神采奕奕地司職鼓點,把他最愛的表演舞臺讓給了年輕人。

民俗千年傳,地道中國味:婺源儺舞新春進行時

程長慶

民俗千年傳,地道中國味:婺源儺舞新春進行時

戴上丞相李斯面具的程紅衛準備表演儺舞《丞相操兵》

今年41歲的程紅衛是儺舞團最年輕的成員,平日在家打理著一家鄉村民宿。自小看著老一輩跳儺長大的他,突然產生了緊迫的責任感與繼承的自覺。經過一年儺舞的培訓,2018年的大年初二,他終於戴上了丞相李斯的面具,挑起了表演的大梁。在訪談中,他告訴筆者,自戴上面具的那一刻,心存前所未有的敬畏,彷彿與神靈一體,手舞足蹈之間猶如神明在操控。

如今古老的儺文化已然打開了世界之窗,婺源儺舞乃至整個中華儺文化身處全球非遺保護的語境中,在積極探尋適合的保護與發展路徑,讓這朵千年延續的奇葩於世界舞臺綻放。

文·攝影|方雲,華東師範大學民俗學研究所博士生,研究方向為民俗博物館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本文刊載於《典藏·古美術》中國版2018年12月刊。

原標題:《咚咚儺鼓餞流年——記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婺源儺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