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在墳前搭帳篷、殺羊、燉羊肉、烤土豆,農曆七月十五我們這樣上墳

由 新銳散文 發表于 舞蹈2021-08-22
簡介現如今經濟條件越來越好了,人們有了更多的閒暇時間,許多人家都要在七月十五上墳時獻羊,這樣的方式一是表達後人對先人深切的思念之情,後輩們生活好了,也希望天上的先人們能感受到

祭祀菜品要炒熟嗎

在墳前搭帳篷、殺羊、燉羊肉、烤土豆,農曆七月十五我們這樣上墳

又是一年的農曆七月十五了。在家鄉,每年的清明和農曆七月十五是必須上墳的兩個節日,尤其是七月十五,上墳儀式尤為隆重。

現如今經濟條件越來越好了,人們有了更多的閒暇時間,許多人家都要在七月十五上墳時獻羊,這樣的方式一是表達後人對先人深切的思念之情,後輩們生活好了,也希望天上的先人們能感受到;二是透過這樣的方式,希望在天之靈的先人們放心,後輩們都生活的很好。

我們家族七月十五上墳一般總是定在七月十五前一週的週六或週日。這樣,上班的或者外地工作的後輩就都有機會來參加家族一年一度最重要的一次祭奠祖先的儀式了。

早早起床,和父母家人帶上祭品和燒紙先趕到鄉里父輩家,鄉里的親人們已準備好了獻羊所需的各種食材和用品,等各家各戶在定好的人家聚齊後,前前後後七八輛車,大大小小四五十口人便出發去墳地了。

半小時左右的車程,先到達“老墳”。“老墳”裡埋葬的是太爺爺的父輩們及更早的先人們。在這裡,獻上瓜果和“桃兒”等祭品,給先人們燒過紙後,所有來墳上的後人都要磕頭,磕頭後分成兩支,也就是兩個太爺爺的後代各一支,各自去各自的墳地,我們把後去的墳叫“新墳”,是相對於“老墳”而言的。

我們這一支“新墳”離老墳不太遠,可以坐車也可以步行。坐車當然又快又省力了,但步行卻有步行的樂趣。不用走車道,翻過幾道小山坡就可到達。山坡上這裡一叢那裡一簇的山野小花讓人忘記了跋涉的疲勞,山野裡清新的空氣和野花的芬芳不經意間盪滌著被城市的廢氣汙濁的五臟六腑,吐納間是難得的身輕氣爽。今年雨水多,上坡上野草鬱鬱蔥蔥,綠意盎然,多情的雨水為渴望的山坡披上了一件絲絨般的綠大衣,這一披便是綠意似海,情滿山野。

說話間小雨又飄了起來。雨水不僅柔綠了乾枯的山坡,那綠草下褐色的地達菜也歡欣鼓舞的膨脹著。吸飽了雨水的地達菜,溼漉漉的舒展著柔軟嬌嫩的身軀,就在等待一場場邂逅的撿拾。還有同樣是褐色的頭髮菜,也是一樣的喝足了雨水,柔弱無骨像袖珍的小蛇一樣盤曲在那裡等你的發現。

不知道學名叫什麼,我們一直叫做“羊胡花”的一種野菜的花也星星點點開落在山坡上。羊胡花的樣子和蔥的花極像,只是泛著淡淡的雪青色。採了羊胡花涼幹,用清油熗了,調在麵條飯裡,真是一種無法言說的美味,既是兒時的回憶又是家鄉的味道。

一路走一路撿拾採摘著地達菜頭髮菜羊胡花,和親人們說笑著,不覺就到達了新墳。

先到達的叔叔和兄弟們已在墳地邊緣平坦處搭好了簡易的帳篷和遮陽傘,煮肉的火爐和炒烤爐子也已架好了。

在墳前搭帳篷、殺羊、燉羊肉、烤土豆,農曆七月十五我們這樣上墳

拿出所有的供品、燒紙和紙鞋紙衣服,深深的跪下去,燒紙、祭奠、磕頭。已有兩年沒來給爺爺奶奶上墳了,陰陽兩隔,唯有在此時感覺離他們是那麼近那麼近。

爺爺離開我們已有三十年了,奶奶離開我們也有十年了。記得奶奶在世的時候很少見她流淚,也記得她好幾次給我們表達過這樣的意思:不要輕易的哭,哭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我想奶奶要讓我們明白的應該是活著要堅強樂觀理性。

二爹已開始殺羊了。快七十歲的二爹殺羊的技術依然很嫻熟,但畢竟年齡大了,需要力氣的時候還是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大家都跟二爹半開玩笑半當真說該培養個接班人了。

羊殺好,支起帶羊頭的整隻羊在墳上獻過後,就可以把羊分解開來,骨頭煮著吃,軟肉炒著吃。

山野的雨像個調皮的小孩子,一陣大了一陣小了。大大小小二十多口人,不能幹活的都在車裡避雨,能幹活的都擠在帳篷裡雨傘下,洗菜切菜的,剁肉切肉的,燒火燒水的,等等,各司其職,互相照應著各忙各的。長輩們聊著他們的故事,年輕人們說著年輕人的話題,孩子們在車裡呆不住,總要跑下車來在野地裡撒個歡兒,這樣的時候就夾雜了長輩們呼喚招呼孫子們的聲音,嚴厲但更多的卻是疼愛。

大塊帶骨頭的羊肉在鍋裡咕咕嘟嘟煮著,紅彤彤的火苗熱切的舔食著鍋底,周圍瀰漫著濃濃的木柴煙火的味道。炒肉的鐵板上是呲呲啦啦水遇到油爆裂的聲音,配上洋蔥青辣椒蒜以及各種調味料,不一會一鐵板炒羊肉就出爐了,那爆炒的香味早已鑽入了每個人的鼻孔,只待敞開胃腸,開懷大吃了。此時,車裡待著的孩子聞到香味也跑來了,指著鐵板上的肉就要吃。無論怎樣的垂涎欲滴,炒熟的第一鍋羊肉必須祭奠完先人後才能吃。有長輩盛上一碗,在墳前一一祭奠過後,大家便可以敞開胸懷享受美味了。

爆炒羊肉熟了一板又一板,每一次都被吃的精光。還有中間夾雜的烤土豆片,大家都搶著吃。不知是人多熱鬧的氣氛增加了羊肉的香味和人們的食慾,還是野外烹調的新鮮羊肉本就更加美味,大家都吃的不亦樂乎。如果泉下有靈,先人們看著後人們快樂的享受著美味和生活的美好,他們一定會感到欣慰高興,為後人們祝福的。

忙著炒肉吃肉,不知什麼時候雨停了,天依然陰著,但沒有那麼嚴實了,太陽的金光偶爾透過雲層照耀著墳地山坡。雨後,草葉兒綴著露珠,整個山野更加青翠欲滴清新如洗了,如果有時間,真想順著山坡向著南面的祁連山走過去,在這樣綠草遍地的曠野裡一直走一直走,與山相遇,山的盡頭除了山還有什麼呢?總以為一生善良的爺爺奶奶就在天上的某個地方看著人間看著我們,在山的盡頭,那裡會不會離爺爺奶奶更近一些呢?

吃完炒的羊肉,直徑有一米的大鍋裡煮著的羊肉也快要好了,煮羊肉清淡的香味隨著嫋嫋蒸氣盤旋飄蕩而去。此時,除了燒火已沒有再需要乾的活了,大人們都圍坐在爐火周圍,聊聊曾經的鄰居們的事,互相問問一些熟人的情況。

在墳前搭帳篷、殺羊、燉羊肉、烤土豆,農曆七月十五我們這樣上墳

揭開鍋蓋,煮羊肉的香味撲面而來,一大鍋煮羊肉又軟又爛的在鍋裡等待著我們被炒肉的油膩和濃重充斥著的胃。

還是和吃炒肉前一樣,先要盛上一碗祭奠先人。祭奠完先人,大家都準備好碗筷,一人幾塊肉,吃完肉再是羊肉湯泡饃饃,一碗調了香菜和蔥花的又鮮又濃的羊肉湯泡饃下肚,感覺整個人只能站著,不能彎腰了。

一大鍋羊肉最後只剩下鍋底的一些湯了,每個人都吃到再不想去盛。此時,上墳便接近了尾聲。

聊著說著休息著,時間已到了下午四五點,有長輩說走吧,大家便七手八腳開始收拾鍋灶用具、板凳帳篷,裝好車,就待返回了。

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上墳,我們又叫做大上墳。這一次上墳不僅是對先人的隆重祭奠,也是一次一年一度的家族大聚會。能參加的晚輩都會盡量來參加,給先人們燒紙磕頭,見見好久不見的長輩和兄弟姐妹,親人間的親情在這一年一度的上墳中加深了牢固了。

車子慢慢的駛離了墳地,微風吹過,墳地的野草好似更加茂密了。綠意盎然中,墳周結著金色穗子、有半米多高的糜子草在風中輕輕舞動著,簌簌而響,也許那是先人們在告訴我們家族要和和睦睦,團結友愛的走下去;也許那是爺爺奶奶對我們的叮嚀,要我們樂觀堅強的面對苦難,面對疾病,面對生活賦予的一切。

在墳前搭帳篷、殺羊、燉羊肉、烤土豆,農曆七月十五我們這樣上墳

在墳前搭帳篷、殺羊、燉羊肉、烤土豆,農曆七月十五我們這樣上墳

作者簡介:楊靜,70後,嘉峪關市作協會員,喜歡用文字抒寫心情和生活中的點滴。有作品在報刊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