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非遺時光|昌平花鈸大鼓 雷音迴響 鼓鈸不息

由 文旅北京 發表于 舞蹈2021-10-15
簡介花鈸大鼓以鼓、鈸、舞三位一體的獨特表演方式和悠久的傳承,在2008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鼓鈸怎麼讀

非遺時光|昌平花鈸大鼓 雷音迴響 鼓鈸不息

花鈸大鼓是一種以鼓、鈸為道具和伴奏樂器的傳統民間舞蹈。昌平區後牛坊村的“花鈸大鼓”由10面大鼓和12名舞鈸兒童組成,特點可歸納為“輕盈灑脫”,主要的表演套路有“老八架”“三鈸起鼓”“長行鼓”“龍通通”“上調不帶架”等。2008年,花鈸大鼓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扔腿接鈸、彈跳步對鈸、換跳步單對鈸、雙對鈸……在昌平區小湯山鎮後牛坊村,有一種名叫花鈸大鼓的傳統花會表演。這種銅鈸和大鼓兩種傳統樂器相結合,配合歡快的舞蹈動作的表演,不僅是昌平區赫赫有名的花會專案,更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後牛坊是一個很古老的村落,現有2500多口人。這裡原有“中幡”“開路”“高蹺”“花鈸大鼓”等八檔民間花會,可以稱得上是花會之鄉。可是,隨著老藝人的相繼故去,其他花會已經基本失傳,唯獨“花鈸大鼓”傳承了下來。後牛坊村“花鈸大鼓”俗稱“大鼓會”,也叫“雷音聖會·子弟花鈸”。這8個字點出了它的特點——鼓聲如雷,男孩子們起舞擊鈸。

從零開始 重振花會

非遺時光|昌平花鈸大鼓 雷音迴響 鼓鈸不息

花鈸大鼓的起源可上溯到清乾隆年間,具體時間沒有文字記載。花鈸大鼓以鼓、鈸、舞三位一體的獨特表演方式和悠久的傳承,在2008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郝維棟和高如常是花鈸大鼓的第五代傳承人。

花鈸大鼓最輝煌的時候,是上世紀50年代。1960年之後,由於歷史原因,花鈸大鼓逐漸退出了時代的舞臺。直到1973年,原昌平縣文化館準備讓後牛坊村的花鈸大鼓參加當年北京市舉辦的廟會。而當時的會首郝純芳已經80多歲,身體也不好,於是決定讓24歲的郝維棟接手,重振花鈸大鼓。郝維棟和高如常以及村裡的幾位老藝人一起,從挑選小演員到置辦鼓鈸、服裝,幾乎一切從零開始。對郝維棟來說,那是一段最困難、也最難忘的日子。

郝維棟回憶說:“記得當時只有四面舊鼓,其中兩個還有大窟窿。我給鎮政府寫一個申請,希望能得到些支援。政府給了5000塊錢,買了4面鼓。我花了半個月時間,找師兄重組了這個隊伍。我們三個人帶著24個孩子。大年三十那天下雪,孩子們又冷又餓,都凍哭了。我給孩子們買吃的,幫孩子們焐手。咱也心疼啊,天冷沒辦法!表演完回到村裡,晚上村民都在村口等著,我們不回去,全村都睡不了覺。”

郝維棟一邊做赤腳醫生,一邊教孩子們花鈸大鼓,幾十年如一日。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在鼓鈸聲中長大,他也在雷音迴響裡度過了大半生。

入選非遺 系統傳承

2005年,昌平區文化委決定為後牛坊村花鈸大鼓申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後牛坊村花鈸大鼓不僅入選了市級“非遺”,還在2008年成功躋身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郝維棟、高如常被確定為花鈸大鼓第五代傳承人。後牛坊村村民郝旭紅和高如常的大兒子高振鵬是第六代傳承人。

說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高如常強調必須原汁原味,堅持口傳心授。“鼓是靈魂,鼓師如天魂一樣要雄赳赳氣昂昂,要大氣。鈸得打得響,舞要節奏明快舒展大方飄逸。我太喜歡花鈸大鼓了,怕它失傳。”在這股熱愛和擔心之下,高如常用了半年多時間,記錄整理了花鈸大鼓的起源、古譜和動作隊形。如今他也一直在思考怎麼在原有套路上創出更新穎獨特的編排,讓花鈸大鼓更生動、更好看。

從沒有鼓譜、只靠口傳心授,到有了鼓譜和系統的套路編排,在花鈸大鼓藝術價值的發掘和傳承中,有兩個人做出了重要貢獻,一個是當時昌平文化館館長徐軍,是他發現了花鈸大鼓的藝術價值;還有一位是北京市群眾藝術館的張啟潤,她對“花鈸大鼓”進行了新的發掘和系統的整理,將分散的套路有機連線起來,讓人耳目一新,更具藝術魅力。

多方支援 走進校園

2010年起,在各方支援下,花鈸大鼓走進校園。郝維棟、高如常和郝旭紅、高振鵬等人開始在小湯山中心小學、小湯山中學裡教授花鈸大鼓。不過孩子們學業重,更新換代快,而後牛坊村也一直沒有自己的少年花鈸隊,只有一支由30多名隊員組成的表演隊。郝維棟告訴記者,他正打算建立一支後牛坊村花鈸大鼓少年隊。

採訪當天,正趕上學生們為參加昌平區中小學生運動會開幕式做演練。在小湯山中心小學操場,64名小學生和64名中學生,加上12名鼓手一起表演。郝維棟在現場指導著學生,高振鵬則站在12名鼓手的中間,帶領學生們打鼓。

鼓聲響起,孩子們再一次擊鈸起舞,對鈸、勺鈸、踢腿、扔腿、接腿,他們踩著鼓點兒變換陣形,在陽光下盡情地跳躍。郝維棟老人的臉上全是舒展的笑容,高振鵬的鼓也越打越激昂、歡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