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別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

由 憶續財經 發表于 舞蹈2022-12-02
簡介但很容易忽略:別人是一個跟我們完全不同的人,有完全不同的經歷和思維方式,面對同一個事物,不僅感受和想法可能不同,連理解也可能完全不同

我默認了是什麼意思

別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

在文章開頭,我想跟大家聊一個感觸:

新書上市半個月了。這半個月來,每天都在緊張地跟讀者答疑和交流。在答疑的過程中,我發現一件事:

由於我對這些內容已經非常熟悉,所以在寫作的時候,我總會無意識地、不自覺地略掉一些步驟,以為自己已經講清楚了。但這些地方往往都被細心的讀者找了出來,一針見血地問我:

這裡是不是有些模糊和歧義?

這裡的邏輯是不是有些跳躍?

這兩個相似的概念如何區分?

……

每每如此,令我非常汗顏,也讓我深切地理解到一點:

「知識的詛咒」真的十分強大

,即使我們明知它的存在,也已經做了預判和規避,仍然無法完全避免它的影響。

這裡「知識的詛咒」不是指背景知識,而是指腦海中的想法。舉個例子:比如「短期反饋」這個概念,我有時會拿它來指代「不勞而獲的刺激獎賞」,取被動的含義;有時會用來指代「把大目標拆分成小目標」,取主動的含義。

由於我腦海中有過這麼一段構思,寫的時候我可能就不會刻意去區分 —— 但讀者並不知道我腦海中的這些想法,那麼就很容易產生疑惑:同一個概念,為什麼有時是正面的,有時是負面的呢?

類似這樣的問題,其實只需要多加一句解釋,就可以講清楚。但鑑於我對自己的思考過程非常熟悉,我可能壓根就不會想到它需要解釋。而這在不知不覺之中,就增加了讀者的認知成本。

我們總是容易推己及人。

自己產生什麼樣的感受,就以為別人一定也有類似的感受;自己經歷過什麼樣的思考,就以為別人也有同樣的思考方式。但很容易忽略:別人是一個跟我們完全不同的人,有完全不同的經歷和思維方式,面對同一個事物,不僅感受和想法可能不同,連理解也可能完全不同。

上週的文章中提到一個相似的例子。生活中,當我們的朋友或伴侶心情不好,找我們傾訴時,我們是怎麼做的?

許多人可能是這樣:告訴對方這件事情沒什麼大不了,不需要沉浸在負面情緒裡面,這對問題毫無幫助,你應該走出來,我們一起想辦法,採取行動,把問題解決掉。

這種說法正確嗎?正確。有用嗎?沒有。

非常簡單的道理:對方難道不知道負面情緒沒有用、要行動起來才有用嗎?當然不可能。那對方為什麼不這樣做呢?因為

情緒是需要被聆聽、確認,才能被消解和接納的

。這個時候,對方需要的不是建議,也不是方法,而是支援和肯定。

但生活中每次發生這種現象時,雙

方都會陷入一種奇怪的對立裡面

。傾訴的一方覺得,我現在非常難過,為什麼你要否定我的感受、無視我的感受?而提建議的一方則會覺得,停留在情緒裡面是毫無意義的,為什麼你不肯走出來,我們一起解決問題?

雙方互相不理解,就只能導向無意義的內耗。

這個問題背後的根源,依然是「推己及人」:我沒有經歷過你的事情,體驗不到你的焦慮、沮喪、壓力……因此我無法真正設身處地地「理解」你。這個時候,這種感受的差異就會在雙方之間豎起一道障壁。這時,你說什麼其實都是收效甚微的。

你要做的,是少說,多聽。放下心中的成見,透過聆聽和感受,慢慢消解這道障壁。這樣,你所說的話,你所提的建議,才能夠真正抵達對方的內心。

這些道理看似都很簡單,但為什麼我們總是特別容易「推己及人」,無法真正從內心去理解對方呢?原因同樣跟我們的「心智理論」功能相關。

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生存,需要跟別人交流,這一切基於一個前提,就是我們得首先知道「對方是可以交流的」。因此,我們的大腦天生預裝了一個「心智理論」功能,讓我們預設身邊的人跟我們一樣,是擁有自己的思想的,是可以交流的。

但是,為了節能,大腦不可能去詳細地儲存身邊每個人的喜好、習慣、思維方式……這樣一來,資料庫就太龐大了。因此,最簡單粗暴的做法,就是

把我們的心智「推廣」到其他人身上

,假定其他人跟我們擁有類似的感受和想法,讓我們能夠對待自己一樣對待別人。

這樣,就勢必導致一個結果:我們會越來越傾向於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理解世界、理解別人,會認為:我們所相信的信念,也是別人所相信的信念;我們的習慣、偏好和風格,也是別人的習慣、偏好和風格。

這就是「中心化」。

這個世界是沒有中心的,或者說,每個人都可以是這個世界的中心。但是在我們心中,我們會用我們自己的信念和規則去規範別人,把這些信念置於我們心智世界的中心,認為它們就是世界的真理,所有人都遵循著這些規則行事。

古希臘哲學有一句名言很有意思,叫做「人是萬物的尺度」,說的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在做的,其實就是用自己的心智世界為外部世界「立法」,用自己的信念去塑造和規範外部世界。

因此,古希臘又有一句箴言,叫做「認識你自己」。原因也在於此:我們永遠無法脫離開「自己」去認識外部世界。只有當我們認清楚了自己的心智世界,真正理解了我們正在用它去為外部世界立法,我們才有可能認識外部世界。

所以,為什麼我一直說「許多爭論是沒有意義的」?因為,當兩個高度「中心化」的人進行碰撞、爭論時,他們其實不是在探索真理,而是什麼呢?在他們的眼中,是對方出現了問題,對方的思考和行事方式偏離了「中心」,我要把他「扭轉」回去。

當兩個人都在執著於「扭轉」對方迴歸到自己的「中心」時,任何爭論都只會變成毫無意義的自我重複。

同樣,當我們用自己的中心去要求別人、規範別人時,我們其實離「真理」,也就越來越遠了。

所以,我經常說:世界的一個核心特徵就是多樣化。正是因為這個世界沒有一個「中心」,才能支撐起多樣化的存在。所有的立場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和依託,都有它的「中心」。

那麼,這些中心是什麼呢?具體到每個個體來講,就是

每個人腦海中過往經歷所形成的、獨一無二的圖式。

我們的大腦,每時每刻都在根據外部世界的輸入,不斷地微調著自身內部各個神經元連線之間的權重。這種微調是在毫秒的單位內,在數以億計的神經元之間產生。哪怕兩個完完全全一模一樣的人,一起經歷同樣的事情,他們所接收到的刺激也必然會有細微的區別。

我們知道,在一個複雜系統中,只要初始條件產生極微弱的變化,很快就會導向全然不同的結果。這就叫混沌理論,也叫作蝴蝶效應。由於它的存在,即使在上一刻,你複製出一個完全一模一樣的大腦,在下一刻,它很可能已經全然不同了。

因此,任意兩個大腦之間的差異都是巨大的。而這種差異,又會形成全然不同的預測框架,主宰我們對外部世界的觀點、看法和感受,使得這個世界呈現出極其多樣化的現實。

顯然,在這個前提下,如果兩個人對同一件事情 —— 或者說對很多件事情,都有完全一樣的看法,那才是一件極小機率的事情。

因此,一個更理性的做法是什麼呢?是

預設「別人的觀點一定跟我有所不同」。

我認為對的東西,別人不一定認為是對的;我認為好的東西,別人不一定認為是好的。

而這種「對」和「好」背後有沒有誰更正確呢?其實是沒有的。因為每個人的觀念都不是憑空生成的,背後都有一套獨屬於他的圖式在支撐。

一旦接受了這個設定,你就能夠讓內心變得更加開放,不容易侷限在「我是為你好」「為什麼你不領情」「為什麼你不理解我」……的怪圈裡面。

前幾天為了緩解疲憊,我重看了一部比較喜歡的小說,看得很感動。看完之後,隨手打開了豆瓣,映入眼簾的是一堆差評:平庸,無聊,浪費錢。

這些差評都有幾百個點贊,看得出來許多人有同感。

這件事情給了我很多感觸,果然人類的悲歡是並不相通的。一個人喜歡的事物,可能在另一個人看來只是矯情和幼稚;一個人所產生的感受和體驗,可能對另一個人毫無觸動和共鳴。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那麼,這種感受和喜歡有沒有優劣、高低之分呢?我覺得是沒有的。許多人覺得非常棒的東西,比如歌劇、音樂劇和芭蕾,我同樣欣賞不來。如前文所說,無非是背後支撐我們的圖式不同,導致能喚起的我們的共鳴和感受不同罷了。

許多人總愛用「高低」來評判別人的「審美」和「品味」,覺得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比別人更高雅、更陽春白雪。但其實存在一個通用的「品味」嗎?並沒有。

道理很簡單:你在某個領域積累的知識和經驗越多,你必然就越容易發現它的美和優秀之處。但這並不意味著你的「品味」比別人高。因為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別人必然也有某些浸淫許久的領域,比你有更強的「審美能力」。

因此,在某個具體物件或領域上,可能有高低之分;但從更廣的範圍來看,我更願意說審美是多元的,而不是線性的。

不要強求別人跟你喜歡一樣的東西,不要強求別人跟你有同樣的感受和想法。接受這個世界的參差多元,而不是用自己的標準去侷限它,一切會變得更好。

最後,聊聊在這個多樣化的世界上,我們所能遵循的幾條原則。

1. 關注客觀的標準。

如果說觀點、態度和審美都可以是主觀的、多元的,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交流和討論呢?一個很重要的方式,就是聚焦在客觀的標準上面。

舉個例子,兩部小說擺在面前,一部是網文,另一部是諾貝爾文學獎作家的作品,儘管前者的讀者可能比後者更多,但我們通常不會認為前者比後者更「優秀」。這裡後者的優秀體現在哪裡?可能就不僅僅是對大眾的吸引力了,而是對現實的反映,技法的複雜,形式或結構的探索和嘗試,對思考的啟發,等等。

同樣,兩部電影,一部是商業爆米花大片,一部是安靜的文藝片,哪一部更好?可能沒辦法得出一個結論。但是我們可以去關注那些我們有共識的客觀標準。比如演員的演技,鏡頭的運用,敘事的技巧,畫面的美感……

先找到一個能夠具備共識的標準,再基於共識去討論,這樣才有交流的可能性。

如果我們在思考問題和溝通的時候,都能夠把主觀的感受和客觀的標準區分開,不讓前者干涉我們對後者的判斷,這個世界也許會減少許多紛爭。

2. 多溝通而非臆測。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說要「換位思考」。實際上,許多研究發現:所謂的換位思考,不但無法提高我們對別人的理解程度,反而會成為一種阻礙,阻礙我們真正地去理解別人、對別人「感同身受」。

2018年,一篇綜述分析了25個實驗,得到一個結果:在所有的實驗中,換位思考(英文叫做 Perspective taking)的效果都非常差,甚至比「不換位思考」更差(Eyal等, 2018)。原因在於:經過了換位思考的人,會自以為更加了解對方,但其實並沒有。這種落差,就會使得他們對於對方感受和想法的揣測更加篤定,儘管這種揣測很可能是錯的。

如前文所說,所謂的換位思考,其實只不過是把自己的想法「推己及人」,強加於他人身上而已。更好的做法是什麼呢?是溝通感受(Perspective getting)。也就是直接詢問對方:你的感受是什麼?你的想法是什麼?你是怎樣看待這件事的?

放低自己的姿態,用「空杯心態」,去跟別人溝通,去接受別人的表達和傾訴。不要自以為是,不要越俎代庖,不要自作主張,而是聆聽,接受,包容。

你要先了解別人,你才有可能真正跟別人建立有效的聯絡。

3. 保持尊重和平等

世界上大多數的紛爭和衝突,都建立在一個基礎上:我們並不能真正的「相互理解」。

因此,接受這個世界的多樣化,也就是接受一個事實:永遠要允許「與我不同」的立場存在,不要去要求別人一定要跟你一致。

永遠不要用你自己的立場去替代別人的立場。理解別人的前提,是要明白一件事:別人不是你的客體,而是跟你平等的主體。

你要先給予別人對等的尊重和平等,你才有可能真正走進別人的內心。

跟大家共勉。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憶續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