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詩經之美無處不在,《采蘩》僅用16字,女子的動態美就躍然紙上

由 小話詩詞 發表于 舞蹈2022-12-11
簡介在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這樣一首描寫採摘白蒿的詩《采蘩》,原詩如下:於以采蘩

詩經被稱之為經是在什麼時候

白蒿是一種常見的植物,嫩苗可以食用,白蒿還具有藥用價值。民間對於白蒿有這樣一種說法:“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的蒿草當柴燒。”

這句話大意是說,在農曆三月裡採摘的白蒿,經過晾曬之後就可以入藥,它的中藥名稱叫茵陳,因為三月裡採摘的白蒿藥力最強,傳統中醫藥認為此時的白蒿具有護肝的作用,而且時令節氣對白蒿的採摘很重要。

農曆四月裡採摘的白蒿,經過蒸煮之後,可以食用,因為這時採摘的白蒿最為鮮嫩。同時,這時採摘的白蒿就失去了它的藥用價值,成為了人們餐桌上的一道是野菜。;要是到了農曆五月,白蒿就長成了野草,既不能藥用,也不能食用,人們就把白蒿收割,曬乾了之後當柴禾燒。

詩經之美無處不在,《采蘩》僅用16字,女子的動態美就躍然紙上

在久遠的詩經時代,白蒿還是一種特殊的用途——採摘來的新鮮的白蒿用於特定的祭祀場合。採摘白蒿是一項繁重、細碎的體力活,貴族婦女們是不用去做這些繁重的體力活的,祭祀所需的白蒿都是由農家女子來採摘、供給。

在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這樣一首描寫採摘白蒿的詩《采蘩》,原詩如下:

於以采蘩?於沼於沚。於以用之?公侯之事。

於以采蘩?於澗之中。於以用之?公侯之宮。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還歸。

詩經之美無處不在,《采蘩》僅用16字,女子的動態美就躍然紙上

如果將這首兩千多年前的詩歌翻譯成現代白話文的話,那麼《采蘩》的大致意思就是說:

在哪裡採的白蒿呀?沼澤邊、池塘邊的沙洲上。

採這麼多的白蒿幹什麼呀?公侯家裡養蠶用的。

在哪裡採的白蒿呀?在山間流淌的溪水旁邊。

採這麼多的白蒿幹什麼呀?公侯家裡祭祀用的。

婦女們梳著高高的髮髻,日夜在公侯家忙碌。

梳著髮髻的婦女們成群結隊,急匆匆地回家去。

詩經之美無處不在,《采蘩》僅用16字,女子的動態美就躍然紙上

歷代學者對《采蘩》的解讀

南宋學者朱熹曾對《詩經》做過全面的註解與分析,他將自己對《詩經》的認識彙編成《詩集傳》,該書中對《采蘩》一詩的解讀是:“

蘩,所以生蠶。蓋古者後夫人有親蠶之禮。此詩亦猶周南之有《葛覃》也。

這句話中的“

蘩,所以生蠶

”是什麼意思呢?按照朱熹的解釋,“蘩”是一種編織材料,而且用蘩草編織養蠶的工具箔,蠶卵在箔中孵化,養蠶的器具就叫“箔”,但主要是用竹篾編織而成的。朱熹由此認為,“采蘩”就是為了養蠶。

清代學者方玉潤《詩經原始》中說:“蓋蠶方興之始,三宮夫人、世婦皆入於室,其僕婦眾多,蠶婦尤甚,僮僮然朝夕往來以供蠶事,不辨其人,但見首飾之招搖往還而已。蠶事既卒而後,三宮夫人、世婦又皆各言還歸,其僕婦眾多,蠶婦亦盛,祁祁然舒容緩步,徐徐而歸。亦不辨其人,但見首飾之簇擁如雲而已。 此蠶事始終景象如是。”

方玉潤秉承了朱熹的說法,並且認為《采蘩》詩中就是說養蠶的事情,而詩中的疊詞“僮僮”與“祁祁”,指的是養蠶的女子們繁忙勞作的場景。

詩經之美無處不在,《采蘩》僅用16字,女子的動態美就躍然紙上

小話詩詞

小話詩詞認為,這是一首描寫普通勞動者辛苦勞作的詩。采蘩的目的並不是單純用於養蠶,因為從季節上判斷,采蘩應該是春末夏初的這個時候,那麼采蘩到底是要幹什麼呢?或者說“蘩”的用處是什麼呢?

《說文》中解釋:“ 蘩,白蒿也。從草,緐聲。”從古典文獻的解釋中不難看出,蘩就是白蒿。

小話詩詞家鄉(甘肅天水)的老人們把白蒿也叫做火繩草。為什麼將白蒿稱作火繩草呢?這是根據白蒿的另一種民間用法而命名的。原來,用割下來的白蒿的嫩莖搓成繩狀的長條,約四五米長的樣子,曬乾後點燃會冒出煙,這種煙沒有刺鼻的味道,反而有一股淡淡的白蒿味,可以用來燻蚊蟲。

所以小話詩詞推測,詩經時代的人們已經就有這種用白蒿草燻蚊蟲的經驗了。當然白蒿在詩經時代還是人們餐桌上的食物,嫩苗蒸熟後可以食用。

詩經之美無處不在,《采蘩》僅用16字,女子的動態美就躍然紙上

綜合白蒿的用途,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采蘩》詩所反映的是在農曆三、四月的節氣裡,家家戶戶的婦女們忙著採摘白蒿的場景。

他們採摘白蒿要編織養蠶的箔,還要用白蒿搓火繩,還要食用,還要藥用,而且採摘白蒿的過程要持續一兩個月的時間。

這個季節裡除了採摘白蒿之外,自己的家裡還有很多的農活需要做,還要給貴族階層供給生活所需的白蒿,所以這個時間段的婦女們是很忙碌的,她們沒有閒暇的時間,甚至行走在路上也是急匆匆的樣子。

她們與路上的行人見面打招呼也只是簡簡單單的三言兩語,更不會駐足停下來寒暄一番。所以,《采蘩》就是一首描寫勞動者採摘白蒿的詩篇。

詩經之美無處不在,《采蘩》僅用16字,女子的動態美就躍然紙上

采蘩者是何人?

解讀這首《采蘩》詩,判明詩中主人公的身份也是一個關鍵,主人公的身份明確了才能把握全詩所表達的感情

毛亨在《毛詩序》中說:“采蘩,夫人不失職也。夫人可以奉祭祀,則不失職矣。”《毛詩序》認為此詩是文王夫人的自詠之辭,說的是盡職“奉祭祀”的事情。這種解釋顯然太過於牽強附會了,於情於理都不合適。

朱熹《詩經集傳》中說:“南國被文王之化,諸侯夫人能盡誠敬以奉祭祀,而其家人敘其事以美之也。”朱熹認定采蘩者是諸侯夫人,是其家人寫詩以讚美夫人的勤勞。當然,這種解釋顯然要比《毛詩序》有所進步,但是也有刻意美化諸侯夫人的痕跡。

如果認為那辛勤“采蘩”“夙夜在公”的人是諸侯夫人的話,這種解釋對整體詩意的理解來說,還是有失偏頗的,仍然牽強一些,也是穿鑿附會之說。

詩經之美無處不在,《采蘩》僅用16字,女子的動態美就躍然紙上

據《周禮·春官宗伯》記載:“世婦,掌女宮之宿戒,及祭祀,比其具。”唐朝儒家學者、經學家、“三禮學”學者、《周禮義疏》的作者賈公彥對“女宮”的註釋是:乃指有罪“從坐”且“沒入縣官”而供“役使”之女,又稱“刑女”。

在詩經時代,凡貴族祭祀涉及的所有準備工作,均由“女宮”擔任。而《采蘩》中的主人公,既說自己的工作是“夙夜在公”,又說自己所忙碌的地方為“公侯之宮”,則其口吻顯示的身份,自然而然是供“役使”的“女宮”之類無疑。

因此,把這首詩定為一首描寫普通勞動者採摘的詩,這樣才是合情合理的,這也是一首反映普通勞動者生活場景的詩。

詩經之美無處不在,《采蘩》僅用16字,女子的動態美就躍然紙上

《采蘩》賞析

《詩經》善於運用重章疊句來表達思想感情,使詩歌在音律上和修辭上都收到了美的效果,增加了詩的音樂美,表達出細膩的情感。同時,重章疊句的形式也隨時提醒著讀者,這些詩原本是唱來聽的,而不僅僅是寫來看的。

《詩經》是中國文學光輝的源頭,它重章疊句、一唱三嘆的手法被眾多的詩篇所使用。《詩經》透過重章疊句、一唱三嘆的藝術手法,將詩意反覆遞進,層層深入,以此渲染意境,深化主題,加強抒情,並使詩歌充滿音樂的美感,達到了音樂感染力與文字表現力相得益彰的雙重藝術成就。

反觀《采蘩》一詩,全詩三章,每章四句,章節結構是一唱三嘆、迴環往復的復沓形式。這首詩章節結構最大的特色在於前兩章以一問一答,一問一答的這種詩歌形式,明顯地受了原始民歌的影響。末章寫採摘女子的儀容,而人物儀態神情躍然紙上。

詩經之美無處不在,《采蘩》僅用16字,女子的動態美就躍然紙上

先看第一章。第一章共四句,以問答方式,言簡意賅地表明採摘的地點和採摘的目的。

詩中採用的是短促的問答之語:在哪裡採的白蒿呀?水洲中、池塘邊。採這麼多的白蒿幹什麼呀?公侯家裡面用的。

這一問一答非常簡短,但是說得非常清楚,而且將問答的場景淋漓盡致地刻畫了出來:一群穿著樸素的家庭婦女們在池沼、山澗之間,採摘日常生活中所需的白蒿,就沿著山澗急急忙忙地返回家。

從問答者略顯倉促的對話中也能看出,採摘白蒿的女子們沒有閒暇時間也與問話者拉家常聊天,只是在回去的路途中,對詢問者的匆匆回答。

詩經之美無處不在,《采蘩》僅用16字,女子的動態美就躍然紙上

再看第二章。第二章前兩句是第一章前兩句的重章疊唱,詩歌用一唱三嘆的吟詠方式表明采蘩時人影綽綽的動人情景。

第二章的疊章重句,更加地顯示出採摘白蒿的婦女們的忙碌無暇,更加能感覺出採摘白蒿的婦女們的匆匆身影,忙碌的身影早已在山澗飄然而過。

當詢問者還準備問些什麼的時候,他們的身影已經遠去了,在水洲中、池塘邊人影綽綽採摘白蒿的忙碌身影,在問答中飄然而過。

詩經之美無處不在,《采蘩》僅用16字,女子的動態美就躍然紙上

最後是第三章。這一章主要是對採摘者忙碌的勞作場景的描寫。也可以說,這是一張對詩經時代採摘場面最為精彩的抓拍。因為在短短的16字中,采蘩女子動人的身影與妝容被淋漓盡致地刻畫了出來,一幅動態的、唯美的、樸素的勞作畫面躍然紙上

第三章明顯是一個過渡的章節,採白蒿的女子忙碌的身影從水洲中、池塘邊,過渡到了另一場忙碌的場景當中,也就是要在貴族家裡忙碌了。因為貴族的家裡要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了。

據《周禮》“世婦”註疏,在祭祀活動舉行的前三天,前來公侯家幹活的這些婦女們就要住宿在公侯家中,不能回家,因為要幹許多諸如洗滌祭器、蒸煮、粢盛等一系列繁複的準備工作。

這樣一種“夙夜在公”的勞作,她們是非常辛苦的,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要通宵達旦地熬夜加班。

詩經之美無處不在,《采蘩》僅用16字,女子的動態美就躍然紙上

在詩經時代,祭祀是一件非常莊重嚴肅的事情,所以婦女們就必須要注意自己的儀容,得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把頭髮紮起來,做成髮髻。這首詩還有一大特點,就是對采蘩女子儀容的描寫,詩中用“僮僮”“祁祁”這兩個疊詞寫采蘩女子的儀容,言語簡潔,完美的勾畫了女子的動態美,而人物的儀態神情也是躍然紙上。

詩中的巧妙之處在於對繁複的勞作沒有著墨過多,只從她們高高的髮髻“僮僮”和勞作婦女們人多“祁祁”的變化上著墨,便入木三分地刻畫出了婦女們人頭攢動的辛勤勞作的畫面。

《采蘩》在一聲問答中結束了全詩,給人一種首尾照應的感覺。

全篇詩中不管是急匆匆的答語,還是匆匆回家的身影,亦或是人頭攢動的勞碌身影,都自始至終地道出了這些普通勞動者的辛苦與忙碌。一句“薄言還歸”的答句,讓全詩在餘音未盡中讓人回味雋永。

詩經之美無處不在,《采蘩》僅用16字,女子的動態美就躍然紙上

小結

從以上分析看來,《毛詩序》對《采蘩》定義為諸侯夫人自詠,固屬牽強附會;《詩經集傳》認為是“家人”讚美夫人之作,也是穿鑿。

其實,貫穿於《采蘩》詩中的,自始至終都是這些普通勞動者的辛苦與忙碌的身影,這樣的身影就是一種美,是一種銘刻於詩經時代的美,是傳承幾千年的美。這種美是流動的,是流光溢彩的美,也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