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尊重並忠於自己的感受

由 未來博觀心理課堂 發表于 舞蹈2023-01-20
簡介不管是不是通常意義上無聊、無用的事,但只要她真正遵從自己感覺去投入到了這件事情,他所獲得的存在感也會更多,就像樹一點點長出更多的根系一般,從而更好地汲取世界給予的營養

我只忠於自己什麼意思

小的時候我特別喜歡氫氣球,其他小玩具我都不喜歡,就喜歡它,也許是因為我對於飛翔或者漂浮懷揣一種很獨特的情感。

但每次在我開口的時候,我的媽媽都會告訴我,這種氣球也就圖個新鮮,並沒有你想的那麼好玩,最多一個晚上就能癟掉大半。所以這樣沒有用處的東西,沒有必要買。

那會我算得上一個非常聽話的小孩子,所以在母親這樣說過之後,也就勉強用這樣“沒用的氫氣球”的“真理”反覆給自己洗腦,平息自己的渴望。

這種要求被拒絕的次數多了,我自己都以為自己不再需要了。直到有一天我的弟弟用撒潑打滾的方式為自己成功爭取到了一隻氫氣球,我才發覺自己還是很想要它的——不管有沒有用,是不是大人嘴裡沒有用處的東西,我還是很想要它。

所以在我擁有可以自由支配的生活費之後,我給自己買了一隻氫氣球,算是平復以前那個求而不得的小女孩的心願。

生活中哪怕非常開明的父母,有時也難免會這樣:當孩子提出來一個要求,就用自己的認知和理性強迫孩子去信服他們的想法,以為這樣就是為了對方好,為了對方少走彎路。

武志紅老師在《你就是答案》一書中提到的一句話:“存在感,是建立在當你做一件事的時候,你與這件事是否建立起了連線”。

不管是不是通常意義上無聊、無用的事,但只要她真正遵從自己感覺去投入到了這件事情,他所獲得的存在感也會更多,就像樹一點點長出更多的根系一般,從而更好地汲取世界給予的營養。

01

忠於自己的感受行事

尊重並忠於自己的感受

書中提到巴菲特的一句話,我認為是全書的精華所在:

尊重你自己的感受

而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也說:“感受就是你與事物建立關係那一剎那的產物。”

事實上,我們與事物的聯絡經常被那些生命中非常重要且愛我們的人切斷,然後被迫接受來自對方有用還是無用等觀念的灌輸。

自己內心的感受(也就是自己的立場)就像是樹的根系,而外界那些好壞的評價就像狂風。一個人如果忽略自己的立場,而去過度揣測別人的立場,就會失去對自己的認識,也失去和事物真正建立聯絡的機會——就像聽別人說經驗,遠不如自己體驗自己得到的感觸令你受益。

所以作者非常強調一件事,

問問你真正想要什麼,你的內心在當下感觸如何,才能明確自己的立場。

書中也提到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論點——

第一流的才能源自你內心用處的感受,而不是別處。

我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總是想著去哪裡尋找資源幫助自己完成。就好比寫作,想要尋找合適的論據論點佐證自己的想法並沒有問題,但如果想要寫出更好的、非常順暢的文章來,那一定是你已經知道的、紮根在你內心讓你舒適的東西,而不是臨時的資源。

而這樣的感受對於普通人而言,是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才會自然湧出的,是需要自己全情投入一件事情才能領悟的。

所以別把自己交給別人定義,忠於自己的感覺或許會獲得超乎想象的能力。

02

成長是最重要的

尊重並忠於自己的感受

這個部分道理似乎很淺顯,但又確實給了我當頭棒喝的感覺——

從整體的角度看人生,成長是最重要的。

我們的社會環境在很多時候都給了我們一種過於強烈的志向上的焦慮——高考也好、工作也罷,彷彿只要行差踏錯一步,都是萬劫不復的災難。所以就要求每個人每一步都要“正確”,你才會擁有幸福。

就像書中提到的蘋果樹的故事:一顆蘋果樹第一年結果

10

個被拿走

9

個只剩

1

個,於是它自斷經脈,拒絕成長;第二年結果

5

個,最後也只剩

1

個,但它心裡很高興,因為得到了

20%

比去年翻了一番。

對於外界而言,得到多少蘋果很重要,但對蘋果樹而言,得到蘋果重要嗎?果子對它其實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應該是不斷成長。

把評判自己快樂與否的意義交給外界,就會像這顆蘋果樹一樣,總是隨著外界起伏波動:高興了就結果,不高興了就拒絕成長。而外部因素我們無法控制,放任其影響的結果就是成長成為可望而不可即。

作者為此提出“我是為自己而玩”這一觀點。

而想要為自己而“玩”,我們就需要開始思考兩件事:一是有一個一以貫之的目標;二是從整體的角度看人生。

這樣一來我們看到自己生命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挫折的時候,就不會把它看成是一個災難,一定需要即刻化解否則就是自己無能。

而是在遇到之後,相信自己總有能做到的事情而不是完全無助,會容許自己有提升和成長的時間去面對,而非輕易否定自己。

03

自我實現的預言

尊重並忠於自己的感受

作者這部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

“但你的人生一定是你自己創造的。因而,改變人生的關鍵是發現自己如何創造了自己的人生。”

所以他緊接著提出來心理學上一個特別有價值的術語——

自我實現的預言。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我某個學期給自己定運動目標的時候,內心會覺得自己能夠完成大概

80%

左右,過程一定會有很多阻礙,但結果基本和自己的預料差不太多。

書中也舉例了作者朋友對於自己的“預言”——其他人覺得他可以上清華北大,他卻覺得能上南開就不錯了,接過確實只能上南開大學;後來他想去世界上最好的大學,結果如願去了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商學院。

當然這種自我實現的預言並不一定會靈驗到這種程度,想做到什麼就能做到,但它能夠提供給你一種捍衛自己願望

/

預言的需求。

比如你想每週進行

4

天的運動,那麼你就一定會注意自己的工作或者學習,並且根據天氣情況及時調整運動專案以達到目標。

而人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特點,叫做選擇性注意。你會注意到那些你想注意的、與自己預言想符合的東西,而忽視那些不符合的事物。在這個過程中,你會逐步積累越來越多的物質底蘊輔助你去完成預言。

與此同時,預言如果是消極的,那麼你也會注意到更多消極的事情。你越覺得你遇到的都不是好事,那就越可能會遇到不好的事物。

所以,努力轉換一下對自己的預言吧。

04

不需要叛逆

就能闖出一條路

尊重並忠於自己的感受

都說青春期被稱為第二個叛逆期,這個時候的孩子通常都有想和家長作對的行為。但真的是為了作對而作對,寧肯兩敗俱傷也要反抗家長嗎?我想人都是不會願意做無用功的,這樣的叛逆,總會有它存在的道理。

作者對此的理解為——

叛逆,是為了闖出一條路來,如果早就有了一條路,還叛逆個什麼勁。

家長和社會認為這個階段是叛逆,不過是因為不符合他們內心對孩子的期望和標準。

但青少年們為什麼叛逆,也正是因為他們想要逃離這種期望和標準,獲得對自己的掌控和獨立的權利。

書中針對父母和孩子都提出了改變這種情形的方法,但在此我想特別提一提孩子如何活出自己,擺脫對抗時的無差別攻擊的方式——因為就算是成年的我們,也沒能全然離開這種困境。

為什麼叛逆,是因為我們希望不按父母的意思而活,希望做自己。但通常我們只完成了前半句:反抗父母,好似反抗了父母就是做自己了。

但如同作者所言,從哲學上來講,

A

-A

根本上就是一回事,我們實際還是沒有擺脫他們設定的思考範圍。

所以真正做自己,就需要找到第三條路,看到自己真正的立場。

比如父母希望你好好學習,沒有自己真正立場的時候,可能就是想逃學、賴床來反抗他們獲得“獨立”。但如果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就能分辨出父母期望中好的一面加以利用,比如會好好學習,但也不會只學習,你會嘗試學習更多書本以外的東西,來豐富填充自己的生活。

還有一點就是,從小事中表達出你“不含敵意的堅決”。

我們想要獨立和攻擊父母並不是一回事,但大多數時候我們只會採取這樣的方式,因為我們也不知道怎麼能夠讓對方明白自己想要什麼、自己的態度是什麼,而這樣激烈的法子通常情緒素材強烈並且直觀。

但人就是這樣,越激烈越容易激起人的逆反情緒,從而一發不可收拾。

作者提出從身邊比較小的事情開始,逐步讓對方感覺到你傳達出來的情緒和意願。你只是堅持自己的想法,比如你覺得你吃飽了就不吃了,但並沒有對父母的敵對情緒——因為我討厭你對我的控制所以我不想吃飯——僅僅只是我吃不下了。

人在感受到壓力的時候,比如他們察覺到你的對抗,是一定會做出較量的準備的。

但就像作者所說:“但是,很少有人預料到,對方既不按照我的要求來,又對我不生氣,這時就無從下手,而你就可以更好地堅守住你的立場。”

05

寫在最後

書中還有很多很有意思的點,在這裡就不多做介紹,最好的當然是自己去看。

就像作者所傳遞的那樣:只有你和事物建立了聯絡,才能獲得屬於你自己的感受,獲得豐沛的資源。

當然我也希望大家能在閱讀完我的讀後感之後,能夠有所體悟,找到並且忠於自己的感受。

生命中最重要的是讓自己滿意,為自己“玩”,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