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家門口:關閉煤礦改造提升深山小村依靠旅遊重新煥發生機

由 潘鴿說故事 發表于 舞蹈2023-01-30
簡介”付玉靜很喜歡給遠道而來的客人做這種簡單的飯菜,她說,這種食物,用起來很簡單,但卻是黃山店村自幼就能品嚐到的美味

自駕遊帶什麼燃料最安全

有句話說的好,爬上坡峰嶺,可以看到天空,在這個秋天的10月,很多人聚集在坡峰嶺,欣賞著漫山遍野的紅色樹葉。在道路旁邊的一個小村莊,正在以嶄新的姿態歡迎著所有的訪客。這裡是房山區周口店鎮黃山店村,在北京政府提出的“關閉小煤窯和小礦山,大力發展環保工業”的方針下,進行了一次改造,把坡峰嶺建成了一個休閒度假勝地。

黃山店村在過去十多年裡,分階段分專案實施了坡峰嶺旅遊專案,佔地2000多公頃,上下山環形步道6000多公里,黃山店村利用現有的閒置房屋,改造出50多個特色民宿庭院,讓群眾在自己的地頭上找到了工作。黃山店村的鄉村有了新的生機。

付玉靜也是其中之一。以前,他們的主要經濟來源是上山採石,拉石灰,她的工作就是把卡車運到水泥工廠。之後,隨著村裡的工業改造,付玉靜一家人也從泥土中解脫出來。2016年,她成為村裡一間精緻的客棧的女主人,她說:“這就是我的快樂人生。”

峽谷縱橫交錯,依靠大山為生的人

黃山店村地處房山腹地,地勢狹窄,土地貧瘠,二十多年以前,這片土地貧瘠,到處都是溝壑,人均純收入不足一千塊。黃山店村的每一個人,都是依山傍水,在他們的兒時,都有一種淒涼的峽谷之風。

黃山店村,一個小山村。北京日報王巍

“我年輕的時候,這片區域都是光禿禿的,根本沒有辦法掙錢。”付玉靜從小就在石子路上長大,她說,以後的日子裡,村裡不會有什麼人留下來,所有的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村裡的老人和孩子都在,沒有疾病和自然災害的情況下,我們的生活還能繼續。”

付玉靜說,她在這裡生活了三四十年。“我家門前有一顆大槐樹,是我從小生長的地方。”付玉靜住的那棟房子,就在路邊,路過的車子,都會帶著灰塵,把村子裡的人都給蓋上一層灰塵。

2001年,黃山店村成立了新的村委,張進在工作上有了一定的成就,回到了農村,被推舉為第一書記兼村長。在新政府上臺後,為了拯救這個村子做出了很多努力,包括養豬場和雞場,但是由於成效不佳而被擱置。之後,在“工業興村”的帶動下,張進剛率領黃山店村,藉助周圍的石灰岩,引入了大量的資金,興建了石灰岩採場和水泥廠,為村民們提供了一條生財之路。

這是一個村莊的一個新的開始,付玉靜一家人開始靠著搬運石塊為生。“村子裡正在建設一家水泥工廠,我們每天都要起來。一次掙的不多,連兩個小孩的學費都不夠。”付玉靜和自己的老公從小一起長大,住在一個房子裡,雖然住在另一個房子裡,但她還是像以前一樣,過著髒兮兮的日子。

轉變與提升,以籮筐為核心的新班子

現在的黃山店村,是白手起家,一步步走上了這條路。黃山店村在2009,下定決心要轉變為發展生態旅遊業,把開採出來的錢充分利用起來,把村子和周圍的山地都變成了綠色。

“當時,我們村裡正在組織村民們修建公路和山坡,坡峰嶺是第一個動工的,原本破敗不堪的村莊,現在已經煥然一新,有了更多的遊人,讓這個村莊重新煥發生機。”付玉靜說道。以坡峰嶺為先導,張進剛剛率領新的工作人員在這裡建設了一條步行小徑,把這裡打造成了一個休閒度假勝地,每天要有八千多人次的遊人。

隨著村子的改變,付玉靜一家也停止了搬運石頭,而付玉靜的老公則在坡峰嶺旅遊度假區工作。“後來,村裡人重新修好了道路,張書記一聲令下,我們的村莊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好。”

家門口:關閉煤礦改造提升深山小村依靠旅遊重新煥發生機

黃山店村供銷部的王硯香,在50、60歲時,為了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提供便利,她率領工人們扛著籃子,在大山裡穿行,不斷地運送貨物和購買農產品,她的故事被廣泛地傳播開來,凝聚在她身後的“背籃”精神,也感染了幾代黃山店村的人們。張進剛是黃山店村的“紅色籃子”精神的第三代傳人,他秉承了先輩艱苦奮鬥、為民謀發展的優良傳統,為其指明瞭發展的道路。

店村村的風景,黃山。北京日報王巍

“過去,老百姓的快樂都是用籮筐裡的勞動成果,而今天,我們的快樂都是由村委會和鄉親們用自己的鮮血和鮮血換來的。”十年以前,一次大洪澇災害發生後,黃山店村在災後重建了35幢房屋,並使村民全部進入了住宅。付玉靜一家,也從原來的房子,搬到了新的房子裡,“新房子裝修的很好,跟城市裡的房子差不多,裡面也有很多的公用裝置。”

家門口:關閉煤礦改造提升深山小村依靠旅遊重新煥發生機

新房子建得很高,住在山上的人也能在大雨中安穩的睡覺。付玉靜一家曾經住過的老房子,現在被劃入了集體財產,她說:“這老屋子,留著也沒什麼用,要往前走。”

白手起家,探索旅遊新模式

順著付玉靜的家,就是坡峰嶺,這裡是國慶節假期最熱鬧的地方,很多遊客都會去爬山,賞紅葉,欣賞秋色。這二十多年來,張進帶領村民們在坡峰嶺上種樹、修路,一步一步走下去,終於建成了一片佔地兩千多平方公里的坡峰嶺觀光區,上面有一條六千多公里的環狀步行通道。

一開始,這些人都是反對的。付玉靜道:“一開始,村子裡也有一些人不同意,後來張書記做了,做了一些事情,得到了很多人的擁護。”坡峰嶺的建築,都是從黃山店村挖來的砂石,砂礫和混凝土,都是人工運來的。“逢年過節的時候,村裡的人都很多,以前村裡可從來沒有人來這裡,現在風景好了,張秘書說,這個村莊一定會更好,我們的居住條件也會更好。”

家門口:關閉煤礦改造提升深山小村依靠旅遊重新煥發生機

村裡有一座石頭橋樑。北京日報王巍

張進剛曾經說過:“要談發展,也要讓所有人都能看到、能看到。我只能盡力而為。”在完成了村莊的生態改造之後,他又帶著村委會充分利用了村莊和周圍山地的優勢,開始修建公路,修建堤壩,修建了一片奇異的石林,一片童話森林。

現在,順著坡峰嶺的山坡,可以看到柿子樹、核桃樹、山杏、野梨等樹,順著山坡向上,黃櫨、楊樹、欒樹密密麻麻地生長在山間,天然氧吧給人一種獨特的感覺。付玉靜道:“我們村裡的環境很好,空氣也很好,經常會去坡峰嶺,不只是在秋天,在這個季節,到處都很漂亮,很漂亮。”

春天可以踏青,夏天可以享受夏天的涼爽,秋天可以欣賞滿山遍野的紅色樹葉,冬天可以看到雪景,坡峰嶺是黃山店村的一個轉型發展為一個度假山莊的基本設施。付玉靜道:“現在所有人都不在外面工作了,要工作的人,回到村裡就能找到工作,有收入。”

碧水藍天,精緻的客棧林立

2015年,京郊地區的休閒旅遊業迅速發展,而黃山店村卻因其接待能力的匱乏而成為一個突出的問題。張進剛在村裡的領導下,利用閒置的土地開發了一些產業,發展了一批特色的農家院落。

村子裡建起了一座農家小院。北京日報王巍

付玉靜就是其中之一。“既然要去度假,那就必須要有個落腳的地方,我們村裡最好的辦法,就是將這裡的房子都重新裝修了一遍,讓這裡看起來更美更高階。”

在過去的五年裡,黃山店村引進了大量的資金,對村裡的廢棄房屋進行了改造,建成了五十多個庭院,年接待了四十萬多名遊人,年實現了收入突破了兩千萬元。黃山店村的鄉村振興,最大的特點就是保持原有的民宅風貌,張進剛說,這些看起來平淡無奇的鄉村風貌,往往會對外地的旅遊者產生極大的誘惑。

黃山店村的農家院落頗具鄉村氣息。北京日報王巍

經過改建的村莊院落,掩映在幽巷之中,舊屋的磚瓦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末,在古樸的山間與古樸的現代房屋相映成趣,讓人有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每個院落都設有一至兩位家庭主婦,為客人烹煮菜餚,品嚐鄉村風味。

家門口:關閉煤礦改造提升深山小村依靠旅遊重新煥發生機

爬上坡峰嶺,可以看到天空,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可以看到龍骨山的北京人遺蹟,瞭解歷史,然後在一家有特色的客棧裡休息,享受著夕陽的餘暉。黃山店村在村民們的共同努力下,從一個小小的村落,變成了國家重點發展的鄉村旅遊勝地,讓綠色的大山變成了金山銀山。

在自家門前,有了新的工作

付玉靜是一位住在精緻院子裡的管事,她說:“我五十多了,既有工作,又能照顧家人,我很滿足。”付玉靜上班的地方,離家也就二十多分鐘,她說自己很享受上班的感覺,不管是在朝陽下,在夜色中,都能感受到一種回家的感覺。

在村子裡面當個保姆,那是一種很新鮮的工作。“本來還覺得是個傭人,沒想到還是黃山店村的人。”付玉靜說,想要當住在這裡的保姆,必須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簡單訓練,然後再去找工作。每天八點鐘開始工作,五點鐘結束,這段時間裡,他要負責照顧院子裡的一切,為客人們提供一日三餐。

付玉靜,客棧的管事。北京日報王巍

“我們是一家以素菜為主的農家院落,我給顧客的飯菜都是素的。”付玉靜是一名小學廚師,她做的飯菜很好吃,用時令的食材做出來,“我們做給顧客做,如果有特別的需求,可以點菜。”付玉靜很喜歡給遠道而來的客人做這種簡單的飯菜,她說,這種食物,用起來很簡單,但卻是黃山店村自幼就能品嚐到的美味。

做了旅館的管事後,付玉靜認識了很多新的朋友,很多都是四面八方的旅客。付玉靜就是一個喜歡聽書的人,雖然是在農村生活,但她的視野更開闊。

對於國慶節的激情,付玉靜也好久沒有享受過一次休假了,忙碌而又充實的人生,讓她找到了人生的意義,也讓她再次感受到了農村的美好。她說:「黃山店村,更多的人來參觀,去領略美麗的田園風光。」付玉靜和幾位老鄰居在一棵老樹下閒聊著,從他們的對話中,聽出了很多當地的故事,他們汲取了農村的力量,將農村改造後的活力回饋到了農村,傍晚時分,炊煙升起,雞鳴狗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