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都多”,可是孩子們改用醬油了

由 好心情平臺 發表于 舞蹈2023-02-01
簡介我對小姚的母親說:“小姚三年前曾因那次感情的結束而抑鬱,你們應該最瞭解自己的女兒,你們想一下,如果你們逼迫她此時把孩子流掉,和她男友分手,以她的心理承受能力,她會是怎樣的狀態

舞動治療師多少錢

你的父母是否經常為你規劃未來的道路?是否給你灌輸選男/女朋友的標準?父母嘴裡經常說“這都是為了讓你以後生活得更好”,可這真的對子女好嗎?從古至今這都是一個疑問。

“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都多”,可是孩子們改用醬油了

兩年前我曾做過一個個案:來訪者是位27歲的女孩,文中我給她化名為小姚,她的父母經親友推薦找到我,讓我給小姚做心理諮詢。

父母的目的是讓我勸勸小姚,因為三年前小姚談過一個男友,因性格不合適談了一年多後分手。臨近分手時小姚發現自己懷孕了,所以和男友協商後流產,倆人依舊分手了。三年前的這次感情變故,給小姚內心造成了一些創傷,兩年多的時間裡,她一直心灰意冷,也沒有再戀愛,一度想就這樣不結婚,一直陪在父母身邊(小姚還有一個妹妹,家裡沒有男孩)。

半年前小姚認識了現在的男朋友小剛,小剛沒有固定工作,但平時打零工也有收入。小姚和男友小剛都是農村出來在縣城工作,老家相聚不遠。但小姚父母得知女兒再次戀愛後,一番考察,堅決反對女兒和小剛在一起。尤其是小姚的母親,她認為小剛沒有固定工作,家庭條件不好,據說人品也有一些問題。她認為女兒之所以找了小剛,是因為三年前那場感情變故的影響,導致女兒自卑,覺得自己流產過,配不上更好的人了,所以才找了條件這麼差的小剛。聯絡我的時候,小姚的母親轉達了她的期望:希望諮詢師能勸勸女兒,讓她不要自卑,和小剛分手,她可以找個更好的戀愛物件。

按約定時間,小姚來到諮詢室,剛開始,小姚一語不發,只默默流淚。我看到她的防禦,她肯定認為我是她父母請來的“說客”,和她父母聯盟,來說服她的。我對小姚說:“別人的意見都不重要,只有你自己才有做決定的權利,因為這是你自己的人生,你能告訴我你內心真實的想法嗎?只有你告訴我,我才能看可否幫到你。”

“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都多”,可是孩子們改用醬油了

小姚的淚簌簌而下,她終於開口說:“我不想和男友分手,他對我很好,是我媽對他有偏見……”小姚說小剛雖然工作不穩定,但他一直在努力,知道小姚將來想離開縣城到市裡工作,小剛便賣了在縣城的房子(這本來是小剛父母給他提前準備的婚房)拿出自己的全部積蓄,又回家讓父母湊了些錢,打算從市裡買房。小剛對小姚說,你喜歡在哪買咱就在哪買,房子寫你的名。小姚說母親之所以對小剛有偏見,主要是嫌小剛家經濟條件不好,她說小剛人品有問題,是從小剛前女友的母親那打聽到的,難免不客觀。

“你不想和小剛分手,對嗎?”我問小姚。小姚抬起淚眼點點頭說:“是的,我想和小剛結婚,好好過日子,我懷孕了兩個月了……”我有些吃驚,問她:“你父母知道你懷孕了嗎?”小姚小聲說:“知道……”再回想一下當初小姚父母讓我勸勸小姚,並沒有提小姚懷孕的事……

我問小姚說:“你和父母怎麼溝通的?你有沒有說你自己的想法?”小姚卻說,母親一直很強勢,從小她就不太敢表達自己真實的需求。這次面對父母她也不敢堅持自己的想法,父母也沒非逼著她和小剛分手,只是說:你自己想好,你要嫁給這麼個人,將來日子會過成什麼樣,你自己決定!小姚能聽出父母的潛臺詞,卻也不敢反抗。

我對小姚說:“你自己才是自己人生的主宰者,你有權利說出你自己的想法、做出自己的決定,這是任何人都無權剝奪的,你需要一點勇氣去表達,也希望你肚子裡的孩子能給你增加一點勇氣和力量讓你去表達。你需要把你真實的意願說出來,這是你的權利,好嗎?”

“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都多”,可是孩子們改用醬油了

小姚點點頭,她哭著說:“三年前我流掉一個孩子,然後感覺自己抑鬱了,幹什麼都提不起精神,甚至想過這輩子都不再嫁人了,直到我遇見小剛,他對我真的很好……”我考慮到小姚父母的認知,可能這是他們唯一的一次諮詢了,於是我讓小姚離開諮詢室,通知小姚的父母進來談談。

一落座,小姚的母親就滔滔不絕地列數小剛怎麼怎麼不好,小姚怎麼怎麼被騙了,我抽了個間隙問她:“你很擔心女兒未來的生活對嗎?”她點點頭:“那當然,當父母的哪有不為孩子操心的?我們還不都是為她好嘛!”我也點點頭,說:“能看出來你為孩子的事很操心,但孩子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她的人生之路還是要她自己去走。我們再不情願,最終也是父母先比孩子離開人世,所以做父母的再能耐也安排不了孩子的一輩子,你說對嗎?”我觀察到小姚的母親有幾秒的愣神,能看出來,小姚的母親是一個控制慾很強的人。一個全能自戀的人,只有點醒她,讓她面對無法掌控一切這個事實,打破自戀,才有助於她接受、接納當下這個現實。

我對小姚的母親說:“小姚三年前曾因那次感情的結束而抑鬱,你們應該最瞭解自己的女兒,你們想一下,如果你們逼迫她此時把孩子流掉,和她男友分手,以她的心理承受能力,她會是怎樣的狀態?”一陣沉默後,小姚的父親開口了:“孩子的事,還是她自己做主吧……”說著,用徵詢的目光看了小姚的母親一眼。小姚的母親嘆口氣:“唉,我們這不都是為她好嗎?這個孩子老實又軟弱,我們怕她以後受委屈……”我說:“天下的父母沒有不是為孩子好的,但父母認為的為孩子好,是孩子真正需要願意接受的嗎?為孩子好的第一條首先是尊重孩子,允許她作為一個獨立的人,表達她自己的想法,行使她應有的權利。你們允許了嗎?”不等小姚的母親辯解,我接著說,“你們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結婚生子,她起碼能有一個正常的生活,大不了過得窮點,但如果你們干涉她逼迫她,她以後會怎樣,你們想過後果嗎?不是你想她怎樣她就能做到怎樣。孩子是一個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不是父母手中的泥巴,你想把她捏成什麼樣她就能成什麼樣。我接過很多抑鬱症的個案,很多患者高學歷、很優秀,從外表根本看不出來有什麼問題,但是她患有心理問題或疾病了,他們自己不想得病,相信他們的父母也不想他們得病,但這不是不想就能不得的。所以,孩子身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經濟條件好點差點,只是暫時的,不會一成不變,你們真想為女兒好,想一下,是不是應該尊重她自己的選擇,畢竟她都27歲了,早已成人,不是不懂事的孩子,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你們說呢?”

“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都多”,可是孩子們改用醬油了

小姚的父母一陣嘆氣後同意,回去和小姚好好談談,聽聽她真實的想法,尊重她自己的選擇。

做完諮詢天色已晚,我離開諮詢室驅車回家,路上車很少,一輪皓月當空,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突然感慨:也許不是我選擇了心理諮詢師這個職業,而是這個職業選擇了我。做一名心理諮詢師,真的有天賦使命在的。

也許小姚在聽了父母的話後,也能重新振作,找到一個經濟條件比小剛更好的男友,過上父母期望的更好的日子,但即使最終是這個假定的好結果,那過程就可以忽略嗎?小姚在這個被迫的過程中,要遭受多大的心理創傷呢?不被父母尊重、失去她在意的感情、再次失去自己的孩子……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即便小姚一一挺過了,那麼這個最終“好日子”的結局,真的能彌補小姚所有創傷嗎?即便小姚能那麼堅強,那她和父母的關係,又會是怎樣?這真的不得不打上一個問號。孩子成人後和父母斷絕聯絡的新聞層出不窮,正常的親子關係不該如此,又何至如此?

《戰國策》中有句話“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本來很智慧的一句話,卻被很多父母拿來作為控制孩子的藉口。父母本身沒有什麼遠見卓識,認知存在一定侷限性,還打著“為孩子好”的幌子要求孩子、塑造孩子,讓孩子按自己的期望去成長。他們往往忘了孩子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沒有給孩子一個正常的獨立成長的空間,有些孩子本來可以長成參天大樹,活生生被父母的控制扭曲成了盆景。不是父母故意這樣做,不盼孩子好,他們只是認知達不到,猶如拔苗助長的那位農夫,他也以為這樣做是為莊稼好。所以為人父母,即便你沒有太高的文化、深厚的學識,也不要緊,只要記住: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他的人生之路最終要靠他自己去走,放下控制,孩子才有展翅翱翔的機會。

“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都多”,可是孩子們改用醬油了

也許很多人會說,現在也有很多“熊孩子”的新聞,這難道不是父母欠缺對孩子管教的結果嗎?是的,孩子在不明事理的年齡,父母對孩子的管教是一定必要的,但“管教”,不是“控制”,“管教”是給孩子樹立規則,同時在孩子犯錯予以懲戒,懲戒的目的是引導孩子遵守法律法規,符合道德規範。我個人理解“管教”和“控制”最根本的區別是:孩子如果出現品行問題,如破壞公物、欺負同學、偷拿錢物、不尊敬長輩等等那你管他、懲戒他都是應該的,這是“管教”;如果孩子出現一些無傷大雅的你認為的“不良習慣”,比如握筆姿勢你覺得不對、房間太亂、褲腿總挽起一截等等,你看不慣,總糾正他,他沒及時改到你滿意的程度,你就憤怒了,用懲罰的手段強制孩子按你的要求去做,這就是“控制”。“不良習慣”並沒有傷害、妨礙到別人,你得給孩子成長修正的時間。(有些孩子小時候特別不愛洗澡,但到了青春期後,恨不得一天洗三遍澡。)有時一個孩子在家裡有四雙眼睛盯著糾正他——爺爺奶奶嫌他出門穿太少,吃飯吃太少,爸爸媽媽嫌孩子寫作業時姿勢不對,還總有小動作……試想一個孩子如果在這樣被監視的環境下成長,他做什麼總有大人給他挑出毛病來,長此以往,他的生命活力就會降低。“既然做什麼都是錯,那能不做就不做了”這樣控制的結果就是孩子或缺少主見、缺少獨立思考的能力、缺少探索和冒險精神,或者從青春期開始,變得特別叛逆,親子關係劍拔弩張。在父母控制下長大的孩子,都或多或少都欠缺一點為自己負責的能力。

不知道有多少父母看到控制的後果和真相後作何感想?

所謂“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我個人的理解是:為人父母者,應有長遠的目光和博大的格局,明白培養孩子的精神品格才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如獨立的人格、積極的人生態度、寬廣的胸襟、善良的心地等。給孩子經歷挫折的機會,也給予他重新振作的底氣。孩子“成人”比“成才”重要,身心健康比成績重要,良好的親子關係比一份工作重要。

與天下父母共勉!

作者簡介:

野子,原名李榮,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家二級心理督導師、沙盤遊戲寫作導師、舞動治療師、全國多家公益組織心理疏導志願者、歷任十餘年電臺心理夜話類節目主播。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出版《玫瑰生涯。女性幸福人生全攻略》、詩集《地脈》、《靜美之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