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美食首頁美食

雖然廚師們天天炸食材,但大多的廚師都弄不清炸食物的6種區別!

由 阿昱美食家常菜 發表于 美食2022-12-28
簡介每個溫度階段,油呈現出不同的特點:溫油三、四成熱85℃-130℃:油麵平靜,無煙和聲響,原料入鍋後,有少量氣泡,伴有沙沙聲熱油五、六成熱140℃-180℃:油麵波動,有青煙,原料下鍋後,氣泡較多,伴曄譁聲高熱油七、八成熱190℃-240℃:

油炸雞頭之前需要煮熟嗎

炸是將經刀工處理成形或整形的原料,放入大量熱油中加熱制熟,使成品達到或焦脆、或軟嫩、或酥香等不同質感的烹調方法。炸的使用範圍很廣,它既可以單獨成菜,又能配合熘、燒、蒸等其他烹法共同成菜。

雖然廚師們天天炸食材,但大多的廚師都弄不清炸食物的6種區別!

分類

1。按菜品質感分,有:幹炸、軟炸、酥炸、松炸、脆炸。

2。按主料著衣分,有:清炸、拍糠炸、包卷炸、紙包炸、吉利炸等。

3。按加熱方式分,有:過油炸、油淋炸、潑炸、浸炸等。

4。按油溫劃分,有:高溫油炸(熱油炸)、中溫油炸(溫油炸)、低溫油炸(冷油炸)。

技術要點

1。火力掌握。炸菜的烹調技法與火候運用密切關聯。中火最適宜用於炸制菜,凡是外面掛糊的原料,多使用中火下鍋,逐漸加油的方法。因為炸制菜餚時如果用旺火,原料會立即變焦,造成外焦裡生。如果用小火,原料下鍋後會出現脫糊現象。

2。糊的使用。我們常用的糊有十幾種,比如脆皮糊、蛋泡糊、蛋黃糊。不同的菜餚或食材使用的糊是有差異的,因此選對糊很重要。比如水果,常用的糊是蛋泡糊和全蛋糊;如果是蔬菜,常用的糊為天婦羅糊、脆皮糊或者全蛋糊。如果是炸海鮮,比較建議大家使用脆皮糊或者蛋泡糊;如果是肉類原料,多建議大家使用脆皮糊或者全蛋糊。

3。油溫控制。食材不同,油炸的溫度是有差異的。一般來說,我們把油溫劃分為三階段:三、四成熱(溫油鍋),五、六成熱(熱油鍋)和七、八成熱(旺油鍋)。每個溫度階段,油呈現出不同的特點:

溫油

三、四成熱85℃-130℃:油麵平靜,無煙和聲響,原料入鍋後,有少量氣泡,伴有沙沙聲

熱油

五、六成熱140℃-180℃:油麵波動,有青煙,原料下鍋後,氣泡較多,伴曄譁聲

高熱油

七、八成熱190℃-240℃:油麵平靜,有青煙,菜勺攪動時有聲響,原料下鍋後,有大量氣泡,並伴有噼啪的爆破聲

旺油

九、十成熱250℃:油麵平靜,油煙密而急,有灼人的熱氣,原料下鍋後,大泡騰伴有爆炸聲(因油

溫太高,不適合烹製菜餚)

幹炸

原料經過改刀處理後,加入調料醃製入味,吸附原料表面水分,拍蘸乾粉(以玉米澱粉為主)或掛糊(以全蛋糊為主)後再進行炸製成熟的一種烹調方法。

原料選擇

如果是動物性原料,宜選擇質地較為細嫩、鮮味充足的,如裡脊、魚肉、蝦仁等;如果是植物性原料,宜選擇香菇、地瓜、茄子、山藥等水分含量少的。

工藝流程

原料改刀→醃製入味→拍粉或掛糊→入油鍋中炸至基本成熟撈出→熱油溫復炸至外焦裡嫩→瀝油裝盤

技術要點

1。炸制菜餚的脆性和脆度,由所掛糊或拍粉的種類決定,幹炸菜餚的糊有水粉糊(以水和澱粉調成)、全蛋糊、拖蛋拍粉糊;有些含水分較多的原料,直接掛糊炸,放到油裡容易脫漿,可用乾毛巾吸取大部分水分後再掛糊炸制;也可以採用拍乾粉的辦法,將原料表面拍上一層幹澱粉,吸附原料水分,再掛糊炸制。

2。幹炸後的成品應具有外焦裡嫩的特點,所以油溫的掌握很關鍵。一般來說,初炸油溫控制在150℃-160℃,復炸溫度控制在190℃-200℃。溫度太低,成品口感會比較油膩。

雖然廚師們天天炸食材,但大多的廚師都弄不清炸食物的6種區別!

脆炸

將初加工後的食材改刀,醃味後裹勻脆皮糊,放入熱油中高溫浸炸,使成菜達到外皮鬆脆的烹調方法。脆炸菜的特點是外皮酥脆、色澤深黃、膨脹飽滿、內部軟嫩。

原料選擇

原料必須是鮮嫩無骨的,以動物原料為主,又以鮮味好,質感細嫩,異味少的魚肉、雞片、蝦仁、裡脊肉等使用較多;植物性原料要選用鮮香味較好的冬瓜、蘋果、香菇、筍尖、馬蹄、乳酪等。

工藝流程

原料改刀→醃製入味→掛脆皮糊→入油鍋中炸製成熟撈出→熱油溫復炸至外焦裡嫩→瀝油裝盤

技術要點

1。脆炸菜宜在三到四成熱油中炸制原料。油溫過低,脆漿中會含油,成品質地不脆;油溫過高,炸後的原料表面顏色加重,影響菜餚質量。

2。如果原料水分含量較高,加工時應先用乾毛巾將水分吸乾,再在表面拍上一層乾粉,而後掛脆皮漿,這樣油炸原料不易脫糊。

3。脆皮糊是製作脆炸菜的關鍵。糊的調製配方因人而異,但是調脆皮糊時,不可朝一個方向攪拌,以防脆皮糊起筋。除了選擇脆皮糊外,還可以選擇選用市場出售的天婦羅粉或脆炸粉,效果也很好。

4.天婦羅炸的五個技術:

一是製作天婦羅炸菜,比較推薦大家使用從市場上直接採購的天婦羅粉,應用時直接加水調成糊即可。當然根據選用食材的不同,也可以在天婦羅粉、水的基礎上,再加入少許蛋液,這樣炸出來的天婦羅菜顏色比較黃亮。二是食材掛糊後,放入燒至四成熱的色拉油中,以中火浸炸即可,浸炸溫度始終控制在150℃左右。三是調製天婦羅糊時,比較建議大家使用冷水。四是如果買不到天婦羅粉,也可以用低筋麵粉加入冰水(或冰水加蛋液)來調糊。五是在日本,油炸天婦羅菜使用的油脂品種是非常多樣性的,芝麻油、棉籽油、菜子油、紅花籽油是比較流行的品種,也有用山茶油、玉米油、大豆油的,但是在中餐廳,一般都是用調和油。如果在調和油的基礎上增加適量芝麻油,炸後的菜餚香味可能更濃郁。

酥炸

它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將加工入味的熟料拍粉(以麵粉為主)或掛糊(以全蛋糊為主)後,投入熱油中,採用一次炸或多次油炸成菜的方法;二是將一些易成熟食材直接掛酥糊,高油溫浸炸成菜的方法。其成菜特點是質地酥香。

原料選擇

常用的原料有排骨、帶魚、蝦,也可以是菌菇類食材。

工藝流程

原料醃味→蒸煮熟爛→掛糊(拍粉)→油炸→復炸→改刀→跟味碟裝盤

技術要點

1.多以細嫩新鮮的動物性原料為主,也可用經過蒸、滷等前期熱處理後製熟的動物性原料。

2。主料多改成條、片、塊,因用酥炸糊,主料本身具有漲性,所以主料掛糊要薄厚適當。掛糊過厚則主料擴張過大;掛糊過薄則不易起酥。

3。將原料蒸煮成熟,再下油鍋炸(一般掛糊的大都是拆骨原料,不掛糊的大都是不拆骨的原料)。操作時,在油沸後將原料下鍋,一直炸到外層深黃色發酥為止。

4。主料掛糊下油鍋炸時,須待糊定型後方可用手勺不停的推動、翻轉,以防止色澤不均勻。將主料炸透後可分次撈出,最後再入高溫油裡復炸一下。

5。經過蒸、滷製熟爛的主料,要用漏勺托起緩緩下鍋炸制,或用盤子託炸,就是先在盤子上放適量的酥炸糊,再把主料放在糊上,使主料底面均勻地粘上一層糊,然後用適量酥炸糊塗抹在主料上面,將主料徐徐推入油中,炸至色澤深黃撈出。

清炸

將經過改刀處理的原料用調料醃漬後,不需掛糊、拍粉、上漿等處理,直接下入油中炸製成熟的一種烹調方法。

原料選擇

以動物原料為主,比如羊肉、牛肉、雞翅、豬肉、蝦等。

工藝流程

原料改刀成形→醃製入味→入油炸製成熟(外表香脆)→瀝油撈出→跟味碟上桌

技術要點

1。原料一般要切成小塊、小片、絲、粒等形狀,如使用完整的原料,應選擇形體較小的、容易成熟的。

2。原料應醃製入味,確定口味達七成。

3。因為清炸的主料不掛糊、不拍粉、不上漿,所以原料外表沒有保護層,必須根據原料的質地老嫩和形態大小準確地掌握火候。

4。原料清炸時,油溫宜控制在五到六成熱(140℃-180℃)。

雖然廚師們天天炸食材,但大多的廚師都弄不清炸食物的6種區別!

軟炸

將加工好的主料掛軟炸糊,用油將其炸至軟嫩或軟酥質感的烹調方法。由於主料質地非常細嫩,加工的塊形又小,所以成菜有外鬆軟、內鮮嫩、色澤淺黃、形體豐滿的特點。

原料選擇

多選擇質地比較細嫩、易成熟的原料,如蝦仁、奶豆腐、奶皮子。

工藝流程

選料→切配→醃漬→掛糊→炸制→裝盤

技術要點

1。掛糊後原料一般先用四成熱的溫油進行初步炸制,使原料初步定型,再用六七成熱的高溫浸炸。

2。軟炸所用的糊料業內稱為“軟糊”。以前常用的糊就是全蛋軟炸糊、水粉軟炸糊、蛋清軟炸糊,現在多選用全蛋軟炸糊或者蛋泡糊。

3。軟炸菜餚時,一般入鍋的油溫控制在120℃。油炸過程中,油溫適中控制在150℃以下。

淋炸

將帶皮的原料先用沸水略燙後取出,使外皮收縮繃緊,並在表面抹上一層皮水,晾乾水分,放入油中澆、淋炸熟的烹調方法。

原料選擇

多選擇整隻雞、鴿、鵪鶉等個頭較小、肉質較嫩的原料。也有一些鴨子,在加熱成熟後會採用淋炸的方法讓表皮更加酥香。

工藝流程

原料初加工→焯水→塗抹糖漿或皮水→晾乾水分→淋炸→改刀→裝盤

技術要點

1。炸制前,一定要將原料充分醃入味。有一些食材,比如整雞,它的胸部和腿部的肌肉肉質比較厚實,不容易入味,醃製時可以用小竹籤在原料上插上幾個小眼。

2。原料焯水後一定要快速用乾毛巾擦乾水分,趁熱掛上皮水。然後,將原料放入通風處吊幹表面的水分。

3。根據食材的不同,淋炸的方法也有些差異。如果是做脆皮雞,首先要將3千克色拉油燒至70℃,把吊幹水分的雞放入油中,小火浸炸至肉質剛剛成熟,撈出雞控油。當色拉油加熱至120℃以上,手提雞頭,把油一勺勺舀起,淋在雞皮上,待雞皮呈金紅色,控油。如果是做脆皮乳鴿,正確的操作方法:用小鉤鉤住乳鴿的眼睛或下頜,將燒至160℃的熱油淋在乳鴿表皮上,淋油8-10次,再將乳鴿放入油溫為160℃的鍋中,小火浸炸約2分鐘,將乳鴿取出。

4。油淋炸制時,要先炸肉質較厚的部位,比如胸部,使原料均勻受熱,達到色澤與成熟度一致。整隻原料投入旺火熱油鍋內,要不斷地翻動,並將熱油灌入原料的腹腔內,待全身炸至淡黃色時,再將油鍋端離火口,讓原料在油內浸炸酥透再上火,待油溫上升時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