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美食首頁美食

歷史文化與美食交融—咸陽特色美食攻略

由 聚愛美食 發表于 美食2023-01-10
簡介“老漢喜”他的興起是因為花店巷一高姓人家經過多次試驗,終於製作出了鬆軟、易消化的合頁餅,兩頁之間蒸制時塗上清油,用時極易分開,出售時合葉並夾入上好臘汁肉,老年人吃了喜笑顏開,遂稱“老漢喜”

御面為何被稱為淤面

咸陽,陝西省地級市,位於陝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亙北,山水俱陽,故稱咸陽。納悶在這座歷史與美食交融的城市裡,小編今天就帶著大家一起打卡一下咸陽的美食。

開場來先來道硬菜,這個絕對是咸陽排在第一的特色小吃,據說已經有了三百多年的歷史,明末清初的時間已經很盛行了。看著像不像西安的肉夾饃,但是鍋盔牙子的饃更小、更薄、更脆。選上等麥麵粉和死麵,揉壓成馬蹄狀,上碳火爐烘烤,至表皮酥黃,內裡熟透,橫面切開,夾入秘汁滷肉。其肉肥不膩,瘦不柴,夾入餅中,咬一口酥脆溢香,肉入口即化。吃起來的感覺就像一口咬在了松針上,隨即迸發出泡芙的感覺,唇齒留香,回味悠長。

歷史文化與美食交融—咸陽特色美食攻略

彬縣御面,又稱淤面、玉面,是陝西省咸陽市彬州地區的著名傳統特色小吃。御面是一種有別於涼皮的麵粉特製食品,是以麵粉為主要原料,經洗、煉、蒸、壓、切等工序製作而成。

歷史文化與美食交融—咸陽特色美食攻略

千層油酥餅被譽為“長安第一點”。相傳,唐玄奘法師取經回長安後,翻譯佛經達千卷時,唐高宗李治命宮中御廚專門用植物油炸成“千層烙餅”,賞賜給玄奘,以示慰勞和表彰。後經歷代廚師不斷改進,取名為千層油酥餅。千餘年來歷久不衰,一直流傳至今。

歷史文化與美食交融—咸陽特色美食攻略

秦人掛麵,特色在於真正“掛”出來。早上9時箸面出槽,上屋外木架,高懸。下拽。愈細,分交花,反覆數次,面長若兩人高時自然晾乾。晾乾的掛麵,切去兩頭,一段掛麵約220mm至350mm,每把掛麵約500mm至600mm。

歷史文化與美食交融—咸陽特色美食攻略

唐時金線油塔屬於蒸餅,亦稱“油塌”,為唐丞相段文昌家裡一位女廚所擅長,後流傳民間。經過廚師們精心改進的金線油塔在製作時,除加適量豬板油和調料外,更講究調面、切絲和盤形。製作精細,形如縷縷金絲盤繞,層層塔樓相疊。口感絲細多層,鬆軟綿潤,清爽利口。食用時,配上一碟泡菜和一碗豆漿,則更具風味。

歷史文化與美食交融—咸陽特色美食攻略

三原蓼花糖,在明、清年間就開始製作,距今已有四百年曆史。以香、脆、酥、甜為特點,長期被人們列為饋贈親友的精美食品。原料以芝麻、糯米、植物油、白糖為主,工藝技術複雜。

歷史文化與美食交融—咸陽特色美食攻略

biangbiang面是陝西關中民間傳統風味麵食,特指用關中麥子磨成的麵粉,再手工擀成長寬厚的麵條。陝西有一句老話叫做“油潑辣子biangbiang面”,即道出了麵食的香,又表現了當地人對其的喜愛。biangbiang面擀厚切寬像褲帶,吃時拌上油潑辣子和配料,即可口又耐飢。“關中八大怪”裡的“麵條像褲帶”就是指這種面。

歷史文化與美食交融—咸陽特色美食攻略

匯通面是咸陽的標誌性食品之一。主要配料一般有土豆、胡蘿蔔臊子和肉臊子。匯通面面條筋道,口味適中,油潑辣子香辣帶勁,肉臊子入口即化。可搭配蒜和啤酒食用,濃厚的老陝烙印在一碗噴香的麵條中彰顯的淋漓盡致。

歷史文化與美食交融—咸陽特色美食攻略

“老漢喜”他的興起是因為花店巷一高姓人家經過多次試驗,終於製作出了鬆軟、易消化的合頁餅,兩頁之間蒸制時塗上清油,用時極易分開,出售時合葉並夾入上好臘汁肉,老年人吃了喜笑顏開,遂稱“老漢喜”。

歷史文化與美食交融—咸陽特色美食攻略

普集燒雞為陝西省咸陽市久負盛名的漢族傳統名菜。始產於武功縣普集鎮。普集燒雞雞形完整、勻稱、飽滿,皮色新鮮,顏色醬紅,油光亮澤,肉嫩離骨,酥爛無渣,醇香可口。

歷史文化與美食交融—咸陽特色美食攻略

乾縣鍋盔是乾縣的地方名吃。相傳在為唐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修築合葬墓乾陵時,因工程浩大而徵用的數十萬民工,吃飯成了問題。工匠們因陋就簡用頭盔烙饃,因而得名“鍋盔”。千餘年來經乾縣人不斷改進,形成獨具風味的食品。乾縣鍋盔是直徑八寸、厚約六分的圓餅,呈菊花狀,表皮酥黃微鼓,剛出鍋的鍋盔面香撲鼻。

歷史文化與美食交融—咸陽特色美食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