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畢業季離別季,中國人從古至今,都是如何對待告別的?

由 東家APP 發表于 影視2021-10-29
簡介”祖餞飲酒王維千古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記錄的就是祖踐請酒送行的場面,古謂“餞飲”,是古代最為常見的一種送別方式,至今仍流行

何以離別久

每年的6月,可能是說再見最多的月份。一大群年輕人離開校園,走向社會,開始了人生的課程。而這第一課就是——

學會告別

畢業季離別季,中國人從古至今,都是如何對待告別的?

我國自古就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現代生活方式改變了人類的情感方式。我們已經很難理解古代人何以將送別看得如此重要,那種依依不捨,那種執手相看淚眼,那種行行復行行,那種長亭更短亭。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況下,這一別,可能經年不見,或許就是永訣。

畢業季離別季,中國人從古至今,都是如何對待告別的?

畢業在即,那些歡聚的日子一去不返。開心也好,不捨也罷,我們都不得不加入這場盛大的告別之中。

當一艘船沉入海底,當一個人成了謎。

如果後會無期,那我們要學會好好告別。

十里長亭

長亭

”在中國的古典文學裡已成為一個傳統的送別意象,這與古代送別習俗分不開。

長亭,詞典裡的解釋是古時設在路旁的亭舍,常用為餞別處;也指旅程遙遠。在李白的《菩薩蠻》詞中,就有這樣的記述:“

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畢業季離別季,中國人從古至今,都是如何對待告別的?

最早的字典《說文解字》上載:“

亭,人所安定也。

”又《風俗通》∶“

亭,留也,行旅宿會之所館也。

”同時,有的人也用來作為迎賓送客的場所。而近城的長亭經常是人們送別的地方。

這在古詩詞裡可略窺一二。如宋柳永的《雨霖鈴》:“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林逋在《點絳唇》中寫道:“

又是離歌,一闋長亭暮。

王孫去,萋萋無數,南北東西路。

畢業季離別季,中國人從古至今,都是如何對待告別的?

此外《西廂記》中崔鶯鶯在長亭送別張生,可以說將長亭分別和相思之情表達地淋漓盡致。弘一法師李叔同膾炙人口的“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更是表明長亭送別在中國文化中的獨特魅力。

渭陽南浦

渭陽

”最早出現在《詩經》。《秦風·渭陽》中寫道:“我送舅氏,曰至渭陽。”渭陽,即是渭水之南,這設定了水邊送別的場景,此後,渭陽,也就成了人們送別的地方。

明代王韋《柳條枝》中說:“

渭水西來萬里遙,行人歸去水迢迢。

”杜甫“

寒空巫缺曙,落日渭陽情

”,杜牧“

寒空金錫響,欲過渭陽津

”等,“渭陽”都取送別之意。

畢業季離別季,中國人從古至今,都是如何對待告別的?

另一個常見的水邊送別地點是南浦。

屈原《九歌·河伯》中有詩句雲:“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南浦與渭陽,異曲同工。

此後,許多送別都在水邊,詩人墨客借用“南浦”來指代離別。所以“南浦”在送別詩中很常見:唐白居易《南浦別》中曰:“南浦悽悽別,西風嫋嫋秋。”

江淹在《別賦》中寫道:“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顯而易見,南浦已成為古人水邊送別的場所。

折柳祈福

古代還有折下柳枝贈予遠行人,表達祝福的習俗。

柳,“留”也。

柳枝柔軟,隨風飄拂,有一種依依不捨的眷戀之態,與離別的心態恰相吻合。

關於這個習俗的由來,相傳是取自於《詩經》中的《采薇》:“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柳”與“留”諧音,藉此表達依依不捨之情。

畢業季離別季,中國人從古至今,都是如何對待告別的?

“折柳送別”流行於漢代,記錄漢代都城長安和畿輔地區地理狀況的古籍《三輔黃圖》記載:“灞橋在長安城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因為當時送人一般送至灞橋分手,其情其景往往令人肝腸寸斷。

南北朝時期,“折楊柳”之俗已風行各地,南方與北方都出現了以“折楊柳”為題目的詩文。如南朝,梁簡文帝蕭綱有《折楊柳》:“楊柳亂成絲, 攀折上春時……”在北朝,則有《折楊柳歌》(其一):“遙看孟津河,楊柳鬱婆娑……”

畢業季離別季,中國人從古至今,都是如何對待告別的?

隋唐時期,“

折柳相送

”已成為古代中國文人贈別的普遍現象。其中有一首作者不詳的《送別詩》這樣寫道:“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因為折柳相送盛行,在當年送別最集中的灞橋,附近的柳樹條都被隨手摺光了。因為無法折到長柳枝,唐詩人孟郊《橫吹曲辭·折楊柳》詩中只好解釋道:“

莫言短枝條,中有長相思。

同時,折柳贈別是對旅人行途安全的祝吉。古人視柳樹為可以辟邪卻鬼的“鬼怖木”,行人帶上它,可使鬼魅望而生畏,遠遠躲開,確保旅程的平安。

攀花送行

所謂“

攀花

”,就是採折花草。攀花送別之俗起源於何時?準確時代一時也難以說清,至少在唐朝已頗為流行。

李白《江夏送張丞》稱:“

藉草依流水,攀花贈遠人。

”攀花送行在唐朝為何能流行開來?與其時花卉消費習慣的形成有極大的關係。

在唐朝,賣花與買花都很平常。

白居易便寫有《買花》詩:“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當時的花價也不貴,往往是隨行就市。

在古代,攀花送別與折柳相贈同時流行,並不矛盾,沒有柳時就送花。唐戴叔倫《送呂少府》詩稱:“

共醉流芳獨歸去,故園高士日相親。

深山古路無楊柳,折取桐花寄遠人。

”從詩中看,當時由於路邊沒有柳樹,戴叔倫便隨手摺了桐花送給遠行的友人。

畢業季離別季,中國人從古至今,都是如何對待告別的?

那麼古人都送什麼花呢?除了上面的桐花(梧桐樹花)之外,梅花、牡丹、山茶花,桃花、杏花,櫻桃花甚至不知名的野花只要隨手可摘,都可以送。

如唐代“

折花狂人

”元稹曾用櫻桃花送別,其《折枝花贈行》詩寫道:“櫻桃花下送君時,一寸春心逐折枝”;元稹還曾折牡丹花送別,其《贈李十二牡丹花片,因以餞行》詩稱:“鶯澀餘聲絮墮風,牡丹花盡葉成叢。”

祖餞飲酒

王維千古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記錄的就是祖踐請酒送行的場面,古謂“

餞飲

”,是古代最為常見的一種送別方式,至今仍流行。

這種送別方式一般在遠行者上路前舉行,最早源於先秦時已流行的一種叫“祖”的風俗。

“祖”,原本是出行時祭祀路神的行為,目的是祈求旅途平安,唐司馬貞《史記索隱》稱:

“祖者,行神,送行之祭,故曰‘祖’也。

”後來乾脆將送行喝酒稱為“祖”,東漢學者鄭玄即稱:

“將行而飲酒,曰‘祖’。

畢業季離別季,中國人從古至今,都是如何對待告別的?

“祖”,又稱“祖行”,在先秦時屬“七祀”(或“五禮”)之一,為“行祀禮”,時人出行必不可缺。

“祖行”頗為講究,有一套成熟的程式,多在驛館內或路邊設帳,擺上酒筵,稱為“祖帳”,也稱“祖餞”、“祖席”、“祖筵”等。這種送別方式在唐朝的文人中間特別盛行。

而飲酒餞別的風俗更加久遠,最初成於西周。

《詩經·邶風·泉水》“出宿於泲,飲餞於禰”就反映了周代的餞別習俗。漢代以後,餞別的活動越來越多。

餞別之時,酒是不可缺少之物。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中就記載,東漢鄭玄應詔前往袁紹帳下做官之前,親朋好友前來送行,“餞之城東”,到場者三百餘人,“皆離席奉觴,自旦及暮”,鄭玄飲酒300餘杯方才成行。

現代世界由於科技高度發展,時空的概念與古代大不相同,天涯變成咫尺,因此人們對於離別已經沒有那麼深刻的感受。

即使親人遠在地球的另一端,也可以隨時影片通話,宛在眼前;如果實在思念難遏,坐飛機十幾個小時即可團聚。

但在如此方便快捷的當下,相見真的變得更加容易了嗎?

我們忙碌於各自的生活之中,缺少了對於感情的珍重,缺少了相見的理由,有時一個轉身就是此生不復相見了。

畢業季離別季,中國人從古至今,都是如何對待告別的?

人們喜歡用“

離別是為了更好地相遇

”安慰自己。那些假裝瀟灑的轉身和稀鬆平常的道別裡,藏著對重逢的渴望——別搞得那麼傷感啦,反正我們很快還會再見面的。

但現實往往沒這麼友好。真正的離別來得猝不及防。你不知道你對他說的哪句話,會成為最後一句話,你也不知道你望向她的哪一眼,會是最後一眼。

其實真正的送別沒有長亭古道,沒有勸君更盡一杯酒,就是在一個和平時一樣的清晨,有的人留在昨天了。

願我們都能學會好好告別。

撰 文 | 東家

圖 片丨 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