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運城鹽池,中國大地上的一顆明珠,快來打卡!

由 雨哥說旅遊 發表于 影視2023-01-14
簡介山西產鹽的歷史十分悠久,馳名於世,清代的《山西通志》寫道:“山西食鹽三,曰土鹽,出於霍山以北諸府州,曰口鹽,行於沿邊濱河諸廳縣,皆聽民自煎,自販,無關於國計,獨河東池鹽,風水結成,不藉刮淋挹,兩池之天藏,佐三省之民食,歷代設官徵榷,利權常操

中國幾大鹽池

鹽在人類漫長的發展歷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受到人們的青睞,明代著名科學家應星稱鹽為“生命之源”,由於鹽對人類有特殊的作用,所以在進入階級社會和國家建立後,一直受到統治階級的重視,它是國家的重要財富來源,對社會、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關係到國計民生,因此,有識之士一直把鹽視為“國家的大寶”,中國的鹽種類繁多,有海鹽、池鹽、礦鹽、井鹽、土鹽、石膏鹽,各有特色。

運城鹽池,中國大地上的一顆明珠,快來打卡!

山西產鹽的歷史十分悠久,馳名於世,清代的《山西通志》寫道:“山西食鹽三,曰土鹽,出於霍山以北諸府州,曰口鹽,行於沿邊濱河諸廳縣,皆聽民自煎,自販,無關於國計,獨河東池鹽,風水結成,不藉刮淋挹,兩池之天藏,佐三省之民食,歷代設官徵榷,利權常操自上,”“食鹽三”,是就食鹽的來源而區分的,口鹽出產於張家口以北,在現今之內蒙古自治區內,而行銷于山西省內的一部分地區,就山西省內來說,鹽產僅有運城鹽池出產的路鹽和晉中、晉北一些縣區的土鹽,而尤以路鹽最為著名。,運城鹽池開發最早,在我國鹽的家族中,它是池鹽的代表,孕育了光彩奪目的池鹽文化,在我國傳統文化的形成中,發揮過不可忽視的歷史作用。

運城鹽池,中國大地上的一顆明珠,快來打卡!

在我國傳世的眾多的古代典籍中,《山海經》是一部具有獨特風格的奇書,它包含的內容十分廣泛,資料很是豐富,涉及我國古代地理、歷史、神話、民族、動物、植物、礦產、醫藥、宗教等方面,是研究上古社會的重要文獻,《山海經》的成書不是一人之功,但是,一般認為,它最早的作者是大禹、伯益這兩位富有神話色彩的傳奇人物,斯人寫斯書,自然是恢怪不經,難怪魯迅先生要稱它為“古之巫書,” 然而就是在這部古之怪書裡,運城鹽池卻被我們的先賢所青睞,給我們留下了珍貴的記載:“又南三百里,曰景山,南望鹽販之澤,”這可以說是關於鹽池最早的文字記載了,對於“鹽販之澤”,東晉著名的文學家、訓詁學家、祖籍河東聞喜的郭璞解釋說:“即鹽池也;今在河東猗氏縣,或無販字,”古猗氏縣在春秋時,因魯國窮士猗頓在這裡養牧五畜和經營鹽業致富而揚名,後與臨晉縣合併而成為現今臨猗縣,對於這個鹽池,唐代河東著名文學家柳宗元曾滿懷豪情地稱頌道:“猗氏之鹽,晉寶之大也,人之賴之與谷同,化若神造,非人力也。”

運城鹽池,中國大地上的一顆明珠,快來打卡!

運城鹽池確切的位置是在山西省南端的古河東地區,它南臨中條山,北濱峨嵋嶺,東據安邑、西依解州,東西長,南北狹,周圍高,中間低,形勢宛如一個天然的浴盆,又似一條潔白的玉帶,鹽池最早被稱為鹽(音古),後又被稱為河東鹽池、解池、運城鹽池,它出產的鹽曾名苦鹽、顆鹽、大鹽、解鹽、河東鹽,後又以潞村而得名為潞鹽,並沿用至今,運城鹽池是中國大地上一顆歷史悠久的、璀璨奪目的明珠,從遠古時期,以至到今天,她都閃爍著異常的光彩,以她豐富的鹽文化的積澱,在構造古老的河東文化和華夏文化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其地位是不可忽視的,是值得注意研究的。